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重大项目策划推进中心

榆林市重大项目策划推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0 10:36
单位名称 榆林市重大项目策划推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研究全市重大规划、重大政策。谋划策划重大项目,超前开展前期工作。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维护管理全市重大项目储备库和项目监测调度信息平台。开展重大项目的服务、统计、分析和技术指导工作。配合市发改委做好重大项目建设调度推进相关工作。参与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论证会的筹备等事务性工作。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同心楼
法定代表人 周文军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重大项目策划推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发改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学习开展情况2022年,按照委党组、机关党委的工作安排,我中心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制度,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等。根据工作需求,重点学习了项目审批及推进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政策法规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全年集体学习10次,观看专题教育片3次,完成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心得体会、调研材料不少于4篇。(二)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项目中心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1、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年度计划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抓前期、促开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破解瓶颈制约,2022年,全市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40个,总投资55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2亿元。1-12月,24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92亿元,投资完成率10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持续开展攻坚行动。围绕2022年计划实施的重大项目,印发240个在建项目的3532项审批任务清单,建立抓项目的“要素保障、项目责任、时间节点”三张清单,抽调8个联审联批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双周召开联审联批会,3月份每周召开联审联批调度推进会,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承诺办理”等机制,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集中力量破解项目前期滞后、储备不足等问题。3、全力破解要素制约。积极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地见效,会同资源规划、林草、生态环境等要素保障部门,召开土地、林地要素保障专题会,对重点项目用地规划指标、“三区三线”划定、国家备用林地定额项目、需支持做好环评审批服务的重点项目等事项进行协调对接,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4、建立领导专抓机制。一是实行重大项目市政府专班推进模式,针对10个重大能化项目,由部门副职和业务科长为成员组建项目推进小专班,每周召开调度推进会,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关键项目按计划推进。二是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按月召开现场会,推进神木神信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二期、佰嘉瑞120万吨精细化工等11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全市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推项目,以大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8个,完成投资73.45亿元。三是印发了《关于建立委内干部包抓重点项目的通知》,选取30个重点项目由委内年轻干部负责一对一推进,并将推进结果纳入委内目标责任考核加分项。5、积极营造抓项目热潮。强化重大活动牵引,检验重点项目建设成效,营造“以项目论英雄”的工作氛围。一是按季度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全年共举行省、市集中开工仪式5次,集中开工项目950个。二是精心筹备省、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3次。6、强化督导考评激励。按季度组织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行点评考核,并报市委考核办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筹备召开了3次季度考核点评大会,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行通报,排名末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表态发言,倒逼项目推进责任单位严格落实“一把手”抓项目机制,切实增强抓项目、上项目的紧迫感。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建成了延长50万吨乙醇、国能5万吨PGA、陕煤180万吨乙二醇、兖州煤业榆林年产50万吨DMMn、凌霄广场、榆能杨伙盘电厂、陕西金泰氯碱60万吨高性能树脂及配套装置环保创新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杨伙盘供水工程、府谷县城市更新提升工程、靖边县年生产30万吨车用液化天然气项目、米脂县小米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佳县中草药(甜叶菊)种植提取项目等60个重大项目,预计新增产值255亿元,可增加就业人数5000余人。(二)积极推进项目开工。推动了佰嘉瑞120万吨甲醛及其下游一期项目、榆能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可可盖煤矿、榆林学院科创新城校区、榆阳马铃薯深加工项目、榆阳区汽车产业标准化厂房(三期)、黄蒿界煤矿、神木通用机场通航服务中心及助航设施项目、西湾露天煤矿2022年采矿剥离工程、相变调温材料毛蛋白改性丙烯腈纤维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项目、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募投、G337神木黄土庙至桑树渠公路改建工程、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神木支线项目等139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了郭家滩煤矿、海则滩煤矿等一大批项目获得中省批复。(三)精准策划前期项目。分两批次下达了2022年前期费投资计划,共安排资金2000万元,涉及项目31个。主要支持了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编制、策划包装、招商引资等前期工作和争取中省资金项目完善前期工作,促成了一批债劵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的落实落地,切实发挥市级重大项目前期费资金的撬动作用。(四)审批事项办理成效显著。今年共分三批次筛选纳入大气达标规划项目18个,正式提交市生态环境局、市审批服务局予以重点保障。240个在建项目的3532项审批任务清单已取得各项批复3137项,办结率89%;还需办理393项(涉及中省层面173项、市级层面100项、县级层面120项),其中绥德、米脂、佳县、吴堡、子洲、市水务集团审批事项已全部清零。(五)招商引资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共洽谈引进2个项目,香港创时代5G智能终端制造业、稀土铝合金电缆新材料目前都已签约,总投资8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3亿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主动学习意识还不够强。平日工作中,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意识不足,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也不够紧密,面对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大项目谋划的能力明显不足。(二)创新或创造性工作不多。工作上过于满足现状,按步就班的工作多,创造性工作相对较少,缺乏创新意识。(三)平时工作量太大。项目中心要应对省发改委、市委市政府所下达的任务,且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由于工作人手不够,导致要经常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时间,也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四、整改措施(一)加强学习,提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提升能力,能力提升的方式是学习实践,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国际国内新形势,系统学习能耗双控、项目审批及推进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新政策法规和相关的业务知识,主动在新形势、新要求中运筹谋划,拓展出一条项目推进发展的新路子。(二)强化举措,创新工作。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方法,综合考虑手续办理、要素指标需求落实、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冬季攻坚行动,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三)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每位干部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还要了解其他业务,形成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把学习成效、工作成效、创新成效、量化任务等纳入考核。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项目中心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我委重点工作,坚持“项目为王”,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一)扎实开展项目冬季攻坚行动。围绕2023年计划实施的重大项目,市县两级同步梳理审批事项清单,建立“审批任务、项目责任、时间节点”三张任务台账,抽调发改、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住建、水利、林草、审批等联审联批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双周召开联审联批会,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承诺办理”等机制,充分利用冬春休工期,集中力量办理前期手续,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和项目成熟度,确保项目开春即开工。(二)着力保障重大项目要素资源。一是全面摸排2023年重点项目要素需求,会同市高端能化指挥部、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草局等部门,梳理编制重大产业项目要素保障计划,优先保障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的要素配置。二是严格落实《榆林市重大产业项目要素保障暂行办法》,探索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的长效机制,在土地、林地、用水等方面启动要素动态调整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县市区和市直园区,定期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对因主观原因未达到预期推进效果的项目,按承诺约定退出保障计划。(三)不断完善项目推进体制机制。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问题收集、实地调研、协调推进、督查考核的项目推进机制,助推项目精准施策。一是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收集项目进展信息,线上依托项目库平台,重要专抓事项建立工作群,每周更新手续、每月报送项目进展,线下每月开展实地调研,及时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推进难点。二是实行重大项目市政府专班推进模式,针对重大项目,由部门副职和业务科长为成员组建项目推进小专班,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关键项目按计划推进。三是建立领导专抓机制,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现场推进会,狠抓项目前期。四是强化督导考核,定期组织督导检查,按季度召开考核点评大会,通报项目建设和台账审批事项办理考核排名,排名末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表态发言,考核结果综合运用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不断激发全市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积极筹备组织项目建设重大活动。持续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点评活动,形成全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氛围。一是按季度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云观摩县市区项目开工情况,确保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在4月底前全面复工、9月份全面开工。二是按季度组织全市项目建设观摩暨推进会,适时组织全省项目观摩,以看促干,倒逼项目推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