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0 10:35
单位名称 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从事榆林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评价和推广转化的公益性、专业性支撑服务。科技成果评价、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组织成果推广和技术交流。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人民西路182号
法定代表人 乔东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自筹
举办单位 榆林市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5万元 83.0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科技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科技工作“3365”发展战略、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服务措施,服务发展大局,圆满完成中心本职工作和市科技局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来我中心的履行职能职责情况汇报如下: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经成果评价工作人员广泛动员,上半年共征集到申报材料21项,经过前期材料审查,对符合要求的18项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下半年受疫情影响,成果评价中心业务未能正常开展。全年共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7家,达到国内先进10家,达到省内领先0家,达到省内先进1家。参与“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根据中、省有关举办科技活动周的文件精神,围绕“走进科技你我同行”活动主题,在全市范围内举办2022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三)参与举办西安科技大学成果对接会助推秦创原、开拓新契机,7月20日,在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举办西安科技大学高端煤化工科技成果对接会。来自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的专家教授分别围绕煤基石墨烯及硬碳材料制备技术、陕北兰炭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低成本绿色高级氧化技术等煤炭清洁低碳利用和高端材料加工制备等领域21项成果进行路演对接。(四)参与举办第二十九届杨凌农高会9月15日—19日以“创新·合作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二十九届杨凌农高会在杨凌举行。开幕式当天,陕西省长赵一德视察榆林展区,听取榆林市长张胜利介绍榆林旱作农业节水科技成果后,欣喜地对身边的人员说“我们给榆林鼓鼓掌”,现场当即响起热烈的掌声。本届农高会,我市围绕秦创原“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四大原则,外展各县市区围绕“两链”融合发展涌现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名优好产品,内展秦创原榆林创新平台、“科技五环”、高校、企业在“强化科技创新、实现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等。展区中央位置展示我市“榆林旱作农业节水科技”沙盘,重点体现“漫改滴、喷改滴、四位一体、人工降雨、种业改良”等元素,充分彰显农业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榆林魅力。首次举办了专家义诊、文艺助兴等活动。(五)助力秦创原5月27日,榆林市科技局在高科大厦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举办了榆林市“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企业家走进榆林“秦创原”。本次活动上,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军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秋禹共同为榆林绿色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5月21日,由榆林市科学技术局、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榆林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2022年榆林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走进‘高新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园’活动”在榆林高新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举行。仪式上,榆林高新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与四家入孵企业交换了签署的合作协议文本。(2)5月25日,市科技局采取线上线下形式,组织举办了“2022年榆林市科技活动周走进国能榆林化工暨’碳’索未来——开启国能榆林化工的CCUS时代”专题讲座。国能榆林化工、榆林高新区管委会和榆神管委会相关企业职工90多人参加。(3)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重点帮扶了12个县区,2022年选派的山地苹果、设施蔬菜、露地蔬菜、旱作农业节水、畜牧产业等13个产业服务团队对露地蔬菜、饲料饲草、小杂粮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19场次,培训指导7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余册。5月27日,榆林市科技局与高新区科创局联合举办了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政策培训会。(5)二十九届农高会会期,榆林展团积极寻找商机、主动对接客商,全力引进高新农业项目和成果落户落地榆林,共征集到签约项目29个,总金额154.9亿元。(6)举办西安科技大学成果对接会期间,为各领域21项成果进行路演对接。三、存在的问题在2022年的工作中,中心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完成局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在工作中,我们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改进:一是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未能积极深入企业挖掘好的项目;二是业务能力水平欠缺,未能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三是工作积极性有待加强。四、整改措施2023年评价中心将组织培训,加强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热情,要深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挖掘好的项目,积极对接相关业务单位,了解相关政策,做好宣讲。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在2023年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市科技局的工作安排,完成好本职工作,加强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举办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发投入费用统计等专题培训会,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做好各项科技政策宣讲,提高企业对省市科技政策的知晓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