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陈仓区> 宝鸡市陈仓区中心敬老院

宝鸡市陈仓区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3-03-30 10:30
单位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川塬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提升川塬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对川塬地区“五保”对象实施保吃、保住、保衣、保葬、保教。
住所 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太公庙村
法定代表人 赵峰瑞
开办资金 1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陈仓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3.72万元 383.78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中心敬老院·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院积极履行服务和管理两大职能,全面落实吃、穿、住、医、葬五项保障政策,努力为农村特困供养老人打造温馨和谐家园,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2022年,我院被命名为区级文明单位,被市民政局评定为三星级养老机构。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坚持为老服务,落实“五项保障”。我院始终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政策,为特困老人提供吃、穿、住、医、葬等五项服务。成立了院灶务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制定每月食谱,听取老人对伙食的意见和建议,精心安排老人一日三餐,重大节日改善伙食。坚持每月为老人理发1次,半个月清洗床单1次,每周组织老人洗澡1次。坚持查每天早中晚三次查安全、查人数、查疾病,为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照护吃药、送餐送水。上办年,为老人发放春装、秋装、冬装各160套,发放单鞋棉鞋各162双、帽子162顶,剃须刀162个,发放日常生活用品640余份,发放节日礼品480余份,发放零花钱12万元。每月为老人测量血压1次,老人体检160人次,给老人发放防暑降温药品320份,送患病老人就医130余人次,实现了老人在院吃的安心、住的舒心、生活的开心。2、突出重点工作,抓好“两件大事”。一是抓好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作为全院的头等大事,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做好日常排查和教育培训,着力强化责任,堵塞监管漏洞,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制定了消防、食品、防汛等安全管理预案,实行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细化明晰“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履职清单。实行老人外出照护员陪同和回家请假、登记、签订安全责任书、监护人接送和责任照护员回访制度。工作人员每天院内安全巡查,晚上8点、11点值班人员安全检查2次,每周集中对消防、燃气、电器、电力线路、防汛等安全隐患分组室排查1次,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会代训,逢会必讲,上半年组织工作人员和老人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5场次,开展消防演练2次,更换烟感器电池170个,新安装烟感器50个,拓宽改造院内消防通道2处,新建逃生窗8个。二是抓好疫情防控。按照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院内实际,制定了院内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我们紧紧围绕实现“零感染”总体目标,把好了大门和挡墙“两个关口”,严格管理“职工、外来人员、老人”三类重点人群,落实了日常防护、核酸检测、封闭式管理和疫苗接种“四项措施”,做到禁止工作人员和老人参加聚集性活动、禁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禁止与中高风险地区来宝返宝人员密切接触、禁止非必要人员和物资入院、禁止入院探视探访“五个禁止”。工作人员、返院老人以及外来人员入院前都必须测温、扫码、登记信息、佩戴口罩、告知身份。所有快递包裹禁止入院,并对外包装消毒、登记信息。采购的日常生活用品要摸清货源渠道,外包装消毒并造册登记。院内每天测量体温2次,每天消毒2次,老人分两批错峰用餐。工作人员和老人按照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坚持核酸检测,加大了疫情筛查力度,工作人员疫苗接种率达到100%,老人接种率达到了95%,做到了“能接尽接”实现了院内“零感染”。3、强化院内管理,做到“七个坚持”。一是坚持制度管事。修订完善了卫生管理、食品安全、门卫管理、老人零花钱管理、老人日常用品发放、周例会等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每天检查卫生1次,每周集中学习1次,每周卫生评比1次,每月召开院民大会1次。每周分组召开老人周例会1次,老人宣传党的政策和院内管理制度,学习健康养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表扬好人好事,共同教育帮助违反纪律老人,激发了老人参与院内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坚持民主管理。不定期召集各班组长共同讨论研究院内工作,不定期召开老人代表会,征求老人对院内和我个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定期召开院委会,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三是坚持谈心活动。院长带头,工作人员全部参与,深入老人当中,开展谈心活动,倾听老人心声和需求,帮助老人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做好谈心记录,院领导不定期检查。对新入院的老人重点关注,拉家常,给他们讲制度、讲安全、讲团结,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安心在院生活。对院内管理制度不理解,不支持的老人,个别谈话,听取他们的不同意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违反纪律的老人,多交流、多引导、多鼓励。对性格孤僻的老人,主动谈心,使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谈心,老人与工作人人员的心贴的更近了,也更加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了,既增进了团结,又促进了工作。四是坚持文体养老。每天组织老人做健身操1次,并实行积分奖励制度。每月开展娱乐活动1次,开展了“喜迎二十大,红色电影展映”活动,邀请区电影公司为老人放映红色电影10场次。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期间,组织老人开展了锣鼓表演、猜灯谜、游花灯、趣味游戏等活动。按照老人各自不同爱好,日常开展打扑克、象棋、跳棋、羽毛球等文体活动。端午节,组织老人制作了香包、花绳等,并进行了展览,还组织老人开展了迎端午趣味游戏活动。五是坚持产业兴院。合理利用院内2亩耕地,组织工作人员和老人参与劳动,适时轮作,种植了玉米、黄豆、豆角、茄子、辣椒、韭菜等农作物和蔬菜,年收获蔬菜1万余斤。维修改造原有圈舍养鸡50只,养鹅5只,基本可以满足老人对鸡蛋的需求。六是坚持素质提升。坚持周例会制度,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养老工作的政策法规等,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护理技能培训,派遣2名护理员参加了全市组织的护理员技能竞赛。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了“解思想找差距、改革创新破难题、再接再厉提效能”、纪律作风集中教育、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干部职工都撰了写心得体会,办学习专栏3期,做了20000字的学习笔记。在老人中开展了防养老诈骗宣传活动,悬挂横幅1条,制作专题宣传栏1个,张贴防诈骗告示10份,录制音频1个,向老人发放宣传彩页100余份、发放《老年人防诈骗知识宣传册》30余册,向老人宣传防范诈骗知识。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老人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运用通俗的语言向老人讲解防养老诈骗知识,提高了防诈骗的意识,增强了识别养老诈骗的能力。七是坚持设施提升。实施了院内提升改造项目,完成了公寓楼屋面防水900多平米,安装室内防护板1500根、墙面粉刷1000平方米,采购护理床124张,制氧机75台。拓宽改造院内消防通道2处,新建逃生窗8个。新建不锈钢围墙和大门1处。新建垃圾分类亭1个。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我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行业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局党组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护理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护理方法和技能。二是院内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管理方法单一,人性化程度不高。三是消防设施、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理论学习还不够扎实2、工作还不够细致改进措施1、坚持学习党纪党规,严守行为底线,完善了院内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制度,把权力始终关在制度的笼子里.2、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经常性的进行提醒警示,对廉政风险点时时管控,筑牢了拒腐防变的防线。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全面落实五项保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老人的吃穿住医葬等基本保障,关注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多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院内工作人员考勤、绩效考核、工作实绩评定等管理制度和老人日常管理积分、优秀院民评定、文体活动开展等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推动为了服务质量上台阶。三是全力抓好两件大事。加强安全教育,开展消防演练2次,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和老人的安全意识和防火灭火能力。完善院内消防设施,加强消防培训和演练,提高防火救火逃生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部署要求和上级民政部门关于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外来人员和物资的防控,按照规定频次做好干部职工和老人核酸检测,落实院内日常防控措施,确保院内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民政厅授予三星级敬老院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