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滨区农村公路养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建养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编制区域农村公路建养规划;负责区域农村公路建养技术服务指导和农村公路建养工程质量鉴定事务性服务工作;抓好养护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总结推广农村公路建养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 |
住所 | 汉滨区巴山西路16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安业 | |
开办资金 | 24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滨区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7.87万元 | 231.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公路养护质量稳步提升。克服路多线长、路况基础差、养护经费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精心组织安排,着力提升养护质效。一是强化巡查指导,有效推进日常养护。成立了4个养护巡查小组,常态化巡查指导,按月按季予以检查通报,以夯实日常养护责任。积极探索创新,督促指导镇村加强村道养护公益岗管理,全面推行“规定保底工作日、上路作业签到打卡、定期开展村道集中养护日活动”等好做法、好经验,保证了村道日常养护持续不间断。指导各养护公司分片分路建立养护工区,进行班组作业,网格化管理,促使县乡道护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良好”的要求。二是紧抓完善工程,着力改善路况基础。顺利完成了2021年水毁道路修复工程审计、验收等后期工作;多方筹措资金持续用于预防性和修复性养护投入,千方百计改善路况基础,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三是始终警钟长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公路病害隐患大排查,规范建立台账,实行公路病害隐患处治销号管理。全年未因道路问题而出现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四是全力防汛抢险,加快水毁道路修复。及时制定启动农村公路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始终把保障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通道畅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实行“防、抢、查、修”同步推进,全力开展农村公路防汛应急抢险。(二)全员参战疫情防控。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按照区交通局党委统一安排,采取统筹兼顾、轮班倒换等措施,圆满完成驻火车站、服务区、交通卡口一线防控值班,以及防控督查指导、防疫物资配送、全员核酸检测执勤等任务。(三)驻村帮扶成效明显。一是结合村情实际,及时制定了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确定了“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帮扶工作思路。及时按要求派驻帮扶工作组,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实行“双向”管理,要求驻村工作队认真履行“四项职责”,坚持吃住在村,严落实“五天四夜”、请休假“双向报备”等工作要求。二是坚持抓好日常工作,在“监测”中主动作为,精准分类制定监测户帮扶计划,通过靠前服务,及时落实了相关兜底保障政策。三是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村上完善基础实施建设。(四)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一是注重干部职工日常教育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人,单位内部齐抓共管的氛围良好,全年未出现干部职工违规违纪情况;二是组织专人对单位管理固定资产进行了详细摸底清查,建立了物账相符的管理台账,按规定处置了相应报废资产,挤出资金对关帝庙、沙坝、谭坝等道班房进行了排危加固。三是狠抓支部党建工作,顺利完成支部换届。四是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通过学习和自查自纠,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五是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在加强学习宣传,建设文明机关的同时,派员定期深入新城办枣园村、水景湾小区开展创文志愿服务。二、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列养的4条210.44公里省道(规划未移交的);11条290.73公里县道县道;33条595.759公里乡道;1889条3455.22公里村道,没有出现失养、漏养现象,辖区优良路率总体达到75%以上,实现预期目标。投入资金538.5万元,实施道路应急养护工程和预防性养护工程,累计修建挡墙5298立方米,增设波形护栏2298米,修复破损面板5202平方米,新修涵洞2道,桥梁安防提升3座。安镇线、安渔线、宁旬线、库迁路、张青等20余条县乡道路路况进一步改善,安全通行能力大大提高,沿线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按照“先保通、后保畅”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124.3万元,调用装载机、自卸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590余台次,清理公路水毁塌方5.3万余立方米,将一度中断通行的36条县乡道第一时间抢通,辖区道路全面保通目标基本实现。投入资金253万元,在选聘专业检测单位对县乡道上的140座公路桥梁进行安全评估后,就及时更换完善桥梁信息、限载标识320块;补充完善警示标志231个、限速标志268个、爆闪灯294个、振荡标线1246㎡,辖区公路沿线178所学校(幼儿园)附近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标识统一规整到位;洪牛路、迎吉路、朝牛路等出现的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消除;30条县乡主干道两端统一安装了含线路名称简介、路长职责任务的“路长制”公示牌,路长制得以贯彻落实。全年未因道路问题而出现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深入新城办枣园村、水景湾小区开展创文志愿服务30余次,协调资金5万余元对单位原静宁小区、苗圃巷家属楼进行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效果明显,总体上完成了上级下的创文阶段性任务。支持村上完善基础实施建设,先后扶持资金5万余元,为产业大户硬化入户路400米,打通了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修建挡墙120立方米,2条村级公路最危险路段得到修复治理,解决了群众安全出行问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年来,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问题,亟需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是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加强对农村公路养管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的宣传还不够;对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跟进力度还不大、措施还不多,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不高;如何指导乡镇办加强村道养护公益岗管理、让其发挥作用,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二是部分道路路况基础还相对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汛期公路水毁严重,安全保畅任务仍十分艰巨,农村道路提等升级任务还很艰巨,仍需大量的项目扶持资金,仍需持续用力。三是农村公路两旁建房、乱堆乱占、超载超限等现象还较为严重,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源头治理难度大还需要统筹协调,协力奋进。四是镇(办)农村公路管理站和专业养护公司规范化建设基础还很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指导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在巩固完善现行养管模式的同时,将积极探索乡村道路养管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协调推进新举措,并进一步加大日常督促检查力度,保证养护巡查常态化、督办整改制度化。建立“路长”岗位管理及绩效考评制度,全力夯实路长责任,力促养护质量整体再提高。(二)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有序推进重点县乡道提等升级,着力改善路况基础;试点推行农村公路养护“投保”,确保汛期或突发自然灾害损毁公路的修复抢通及时有力。同时,定期对辖区现有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工作台账,争取专项资金,抓紧对积累未消除的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进行彻底处治。(三)持续用力,巩固提升交通脱贫攻坚成果,转战乡村振兴,进一步创新管护模式和督导检查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大乡村道路管护和路域环境整治力度;主动对接,全力做好省、市配套的养护工程,搞好在建农村公路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力争在规划、设计、辅助设施配套上一次性到位,避免重复建设,为建成后的养护打好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