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榆林市榆阳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发布时间: 2023-03-30 09:5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供销系统各企业实行指导、监督、协调服务;全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农副产品的购销工作,为农村、农业、农民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大道166号(区政府401室)
法定代表人 李成浪
开办资金 4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8万元 11.8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榆阳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区供销紧密围绕服务“三农”中心工作,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转变工作作风,全力保障农资供应,努力把供销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和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助力榆阳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主要业务完成情况(一)巩固阵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社一策、有序推进”原则,采取项目支持、企业自筹、区社扶持等多种方式,全年累计整合“新网工程”建设资金188万元,新建大河塔、可可盖、冯家峁3个农资储备库,维修岔河则、小壕兔、冯家峁3处办公经营场所,初步构建形成了以榆阳供销集团为核心,惠农生产资料公司、榆林大才电子商务公司为骨干,基层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区乡村三级供销网络服务体系。(二)强化农资保障,壮大综合实力。始终坚持把提升和保障农资供应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严格执行补贴化肥实名制登记和化肥销售“五项承诺”制度,圆满完成市、区政府6.1万吨补贴化肥供应工作,保障农资供应不误农时、农事。二是借助农资经营连锁超市实现全覆盖优势,采取统购竞价方式,配送农资至全区18个基层社和108个农资销售网点,农户种植成本大幅降低,农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三是狠抓基层经营主业,大幅拓展经营范围,大力推动农资连锁超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成1个全国农药经营标准化管理服务门店。四是推动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与恒生集团进行合作,组建投资1360万元,占股20%的榆阳供销恒生超市,打造总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的的全市单体最大现代仓储超市和占地4千平方米的塞上特色伙盘街,项目运营后,将有效提高市区“菜篮子”、“米袋子”稳价保供和应急保障能力。(三)发展电商业务,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供销流通服务网络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提升榆林大才电子商务公司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水平,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原则,以全区80个已脱贫贫困村优质农特产为主营产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通过网络销售农特产品,今年累计销售农特产品810余万元。二是注重品牌培育,充分发挥“榆林京东馆”等网络销售平台作用,利用“陕北大大”商标打造“香谷小米”“五谷粥道“等系列产品,全面提升本土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效益和附加值。三是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战略,积极组织榆阳特色农产品参加全国展销,全年共组织六家企业参加展销两次,促使农产品升值、农民增收,提升我区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围绕绿色发展,防治面源污染。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持续压减铵态氮类化肥使用量,大面积推广“有机+无机施肥”替代碳铵,今年减少碳铵供应5000吨,增加有机肥5000吨,有效降低土壤污染。二是全面启用区级测土配肥中心,实施免费测土配肥全覆盖工程,累计采样分析反馈4206份,实现全区乡镇全覆盖。采取有机+无机施肥方法,科学配肥,有效改良土壤,增加粮食产量。(五)拓展新型业务,持续深化改革。始终坚持改革中发展,发展中改革。一是持续稳步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建设工作,在巴拉素、补浪河、芹河3个乡镇供销社试点开展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工作,建成投用3个惠民综合服务中心,布放惠农通等金融设备,推进“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二是大力推进快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主动与市邮政局对接,坚持“统一标识、精准投递、用心服务”原则,借助快递飞速发展利好政策,充分发挥农资配送流通网络优势,在岔河则、牛家梁等供销社试点推动“快递下乡进村”工程,打通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六)挖掘潜力人才,提高薪资待遇。坚持唯才是举,根据系统实际,强化人才管理。一是统筹人才使用,年初调整7名基层人员岗位,新任命两名基层社主任,返聘3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退休职工,组建了相对稳健的基层队伍,为完成全年任务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健全考核机制,强化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全面提高基层工作人薪资待遇,统一为系统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确保人才招得来、留得住,打造勇于担当、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供销队伍。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全系统全年完成商品销售15亿元,实现利税236万元,销售化肥6.1万吨(市补2.2万吨,区补3.9万吨),销售油品1.1万吨。实施免费测土配肥全覆盖工程,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累计采样分析反馈4206份。全年减少碳铵供应5000吨,增加有机肥5000吨,有效降低土壤污染。三、存在问题(一)基层社收入来源单一,盈利能力差,创收能力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村级代销点多数年久失修,维修资金缺口巨大,发展后劲不足。(三)持续压减铵态氮类化肥使用量,降低耕地面源污染工作财政资金投入少,补贴力度小,“有机+无机施肥”替代碳铵推广进度缓慢。(四)农资经营连锁店缺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导致部分配送和服务功能不到位,难以充分发挥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作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加大与省市供销社衔接力度,大力争取省市“新网工程”项目等专项建设资金与区级配套奖补资金支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建设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持续恢复健全基层网点。(二)抓好农资化肥供应。一是根据农业生产变化情况,统筹协调部署,做好个人疫情防护措施,按时足额完成春耕前2万吨政府补贴各类化肥淡季储备工作,确保春耕化肥供应充足。二是深入各乡镇和涉农街道开展农用化肥使用知识宣传,促使农民了解农用化肥种类、施肥方法,转变农户传统施肥模式。(三)常态化开展测土配肥。一是持续压减铵态氮类化肥使用量,明年计划减少碳铵供应5000吨,增加有机肥5000吨,从源头防治面源污染,有效减少土壤污染。二是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选取土壤板结严重的自然村开展土壤数据测定,根据土壤测定结果及时向村级负责人提供化肥施用方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粮食产量。(四)持续加强基层网点建设。一是持续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计划2023年在马合、小壕兔等6个供销社新建6个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二是统筹整合“新网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计划对安崖供销社实施化肥棚改造升级、院落及经营场所硬化等工程,完善为农服务体系。三是拓宽基层网点经营范围,大力拓展经营种类,充分利用原有网点,在可可盖等供销社维修、改造农资连锁超市,提升农资连锁超市服务能力与辐射范围。(五)加快恒生供销超市建设。一是尽快完成室内装修,力争2023年10月1日运营。邀请歌手、网红等知名人士采取直播等多种方式进行引流宣传,扩大知晓范围。二是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引进榆林老字号、非遗类等知名特色美食品牌,打造榆林美食品牌的孵化营和打卡地。(六)实施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坚持“走出去”,组织多层次的培训与参观考察,结合实际制定基层社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效益驱动,激发基层社干事创业热情。坚持“引进来”,广泛吸纳种田大户、养殖大户、致富能手等乡村“能人”入社,整合社会资源,激发基层社发展活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榆林市供销社授予“全市供销社系统2022年度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