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招商引资服务中心

吴起县招商引资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0 09:54
单位名称 吴起县招商引资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决策部署。策划包装招商项目,并对项目进行优选、论证和推介。做好招商项目库的储备、管理和服务。组织策划招商活动的服务,做好成果统计、汇总、上报。做好企业的洽谈、跟踪、协调和服务。改善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并全过程服务。
住所 吴起县农林水牧综合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刘岳录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商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招商中心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规未发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招商中心全体领导干部,立足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全县招商成果显著,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出台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奖励措施、工作考核方案,明确招商方向,细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向招商引资倾斜,着力完善工业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水、电、气、热、讯等要素保障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水资源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全力保障项目用水需求,盘活存量土地。牢固树立企业的困难就是我们的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增强“店小二”服务意识,将全周期服务理念落实到洽谈签约、落地建设、生产经营、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二)精心策划招商项目。重点围绕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先进制造和新经济等领域策划包装项目27个,总投资88.92亿元,并借助京津冀、丝博会、进博会、陕粤港澳等各类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围绕我县石油、天然气、新能源首位产业及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新经济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有助于吴起经济发展的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项目,充分借助新闻媒体,丝博会、跨采会、进博会陕粤港澳等平台对吴起区位优势、人文历史、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及重点项目进行广泛宣传推介,扩大我县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三)积极开展招商活动。通过精心筹划,县级领导先后带队赴湖南怀化、山东寿光、甘肃庆城等地进行招商考察。应用腾讯会议、华为会议等系统软件与浙江盈德、北京凌天、智库云、山东甲骨文、韩国亚罗科技、广东华硕、甘肃艾康等多家企业云上洽谈10余次。邀请河南明姑、西安中交天和、宁夏然尔特、山东淄博益发、甘肃青创、山东甲骨文、库珀新能源、山东鼎禹能源、国电投等企业客商80余人来吴考察交流。组织参加全市招商引资线上培训15次。(四)不断强化项目落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四个一”跟进对接及服务保障机制,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目前,新签约的34个合同项目,均开工建设。(五)腾笼换鸟有效盘活资源。受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负面冲击,我县工业园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厂房闲置。鉴于此,我们鼓励招商引资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先后招引青青河他达拉非片、天津库珀风机组件、西安莫贝克晶圆封测及半导体模组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园区,形成了制造业产业聚集,进一步优化了我县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二、社会效益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1个,其中续建项目7个,新引进招商项目34个,项目落地率100%,累计完成省际到位资金55.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7.8%。实际利用外资1308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0.8%。为全县税收和解决人员就业作出积极贡献。三、存在问题一是土地储备不足,承载大项目、好项目的要素保障能力不足。二是吴起地处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目前没有火车站和机场,交通条件没有优势。三是工业园区厂房建设相对落后,腾笼换鸟条件欠优。目前园区共有27家企业,各自建设的厂房等生产要素分割不集中,大的企业落地保障要素不明显。四是招商人才不足,商务局及下属单位招商中心共有编制13个,相对固定从事招商工作的人员3人,建议县委、县政府增加编制,调配或招录专业招商人员,打造一支专业化招商队伍。整改措施一是协调国土部门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加大储备力度。二是配合工业园区等相关部门强化水电气暖等要素保障。三是向县委建议,为商务局增加人员编制,壮大招商队伍,并加大培训力度,争取打造一支会谈判、高素质的招商团队。五、下一步打算(一)加强首位产业培育。一是按照“稳油、增气、扩电”的思路,积极招引一批石油深加工、天然气液化等高端能化项目,推动油气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加快构建以石油为主、天然气补充、新能源接续的工业产业体系。二是抢抓国家碳中和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重点加强与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合作,并推行以资源换投资、换项目、换产业的撬动政策,以大企业、大项目促进大合作、大发展。(二)高质量谋划产业项目。进一步夯实部门、镇街项目策划主体责任,重点围绕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先进制造和新经济等产业,高水平、高质量谋划一批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并借助各类投资促进平台、政府网站、微博公众号等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多频次宣传推介。(三)精准开展招商活动。精准开展叩门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线上招商等,积极组织参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丝博会等投促活动,并借机开展考察拜访活动,收集各类招商信息,并加强跟进对接。(四)强化生产要素保障。一是扩大工业园区辐射范围,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强化土地、林地和环境容量等空间规划要素统筹。二是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快推进园区“七通一平”建设,围绕产业链提升园区配套能力,切实提升亩均投资效益。三是创新工作思路,腾笼换鸟有效盘活闲置资源,通过租赁、购买等方式招引一批先进制造、高新科技项目落户园区,形成产业聚集,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五)扎实推进项目落地。严格落实“四个一”跟进对接和服务保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招商项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政策配套和服务保障。实施招商引资全流程全口径服务举措,落实重大项目专人代办,持续做好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运营的全流程服务。坚持每月实地核查项目落地进度,建立项目推进和资金预警机制,及时召开会议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六)加大招商考核力度。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并重奖招商功臣,建议县委、县政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招商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使用,充分调动全民招商的积极性,营造人人招商、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