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

汉阴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3-03-30 09:51
单位名称 汉阴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方针,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开展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多样化综合业务;新闻信息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转播,面向用户提供新闻信息、广播电视、社交传播等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汉阴县城南新区文化艺术广场12楼
法定代表人 吴学康
开办资金 80.4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汉阴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1.14万元 176.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中共汉阴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标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2022年以来,汉阴县融媒体中心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宣传抓导向、融合求创新、服务惠民生、播出保安全、经营谋发展、管理强队伍,唱响正面宣传主旋律,讲好汉阴好故事,发出汉阴好声音,做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革新求变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按下媒体融合发展“快进键”,跑出从“相加”到“相融”加速度,为锦绣汉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一)打造融媒“1231”汉阴路径,在发展思路上行稳致远。暨围绕一个中心:紧紧围绕新时代融媒体融合发展为中心。运行两个机制:运行“融媒体统筹、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的公益性机制和运行“体制化创新、企业化管理、绩效化考核”的经营性机制。打造三个平台:以新闻宣传为主线,打造舆论宣传平台;以服务群众为主线,打造信息服务平台;以自身发展为主线,打造经营运营平台。实现一个目标: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加快融合步伐,建立融合传播矩阵,借助移动传播,建成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汉阴融媒”。持续打造“汉阴融媒”品牌,从制度和发展路径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为融媒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二)坚守舆论阵地,在主责主业上提质增效。采取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开展宣传,推动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位,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稿件,一张张定格汉阴发展的精彩画面,见证了汉阴媒体人为时代鼓与呼的使命任务。外宣发稿量效双升。2022年1—12月,县融媒体中心在市级媒体发稿1767条(新媒体稿件1235条,传统稿件532条),省级媒体发稿289条(新媒体稿件205条,传统稿件84条)、央视发稿36条(新媒体稿件19条,传统稿件17条)、新华社发稿8条,人民日报1条。学习强国平台总上稿数461条,其中省平台上稿数152条,总平台上稿数6条。2022年县市区采稿总数均位于全市第一。其中《陕西安康:精准把握民生诉求解决“急难愁盼”事项》、《陕西汉阴:秦巴深处凤堰梯田春耕忙》在央视播出,特别是《30多只朱鹮河边觅食美成国画》8月16日同时被人民网、央视新闻网、光明网、新华网等40多家中、省、市媒体转发,形成短期宣传高潮,全网点击量过千万,推荐了汉阴良好生态。内宣发稿持续升温。汉阴融媒新媒体平台发稿总数21297余条,较2021年提升了2倍,月均发稿1700条,单条最高浏览量59万(爱汉阴APP);短视频平台发稿总数1911条(视频号1047条抖音864条),1-9万浏览量的有882条(包含视频号和抖音号),10-50万浏览量的有14条,100万浏览量1条。平台关注使用人数增长到11.2万。群发篇数与阅读量数据表明:汉阴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度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在关注度上,汉阴融媒各平台影响力在持续提升,反映出汉阴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三)出台通讯员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宣传队伍有活力。为全面加强汉阴县对外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同时打造一支懂宣传、会宣传、善宣传的通讯员队伍,县委宣传部和融媒体中心制定了《汉阴县特约通讯员管理暂行办法》、《汉阴县融媒体中心特约通讯员稿酬管理办法》(试行),把各镇各部门骨干通讯员纳入宣传人才统一管理,制定梯次培养计划,定目标、定任务、定考核,每年筹集经费10万元,用于融媒体中心特约通讯员稿酬支付,以激励广大通讯员撰写优质稿件,进一步提升汉阴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目前首批已选聘16名骨干通讯员围绕重大选题开展宣传工作。(四)成立融媒体公司,激活发展新动力。10月10日,汉阴三沈融媒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成立,这是汉阴县成立融媒体中心之后,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上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公司由县委宣传部主管,隶属于汉阴融媒体中心的国有独资企业,主要从事宣传党的决策部署、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汉阴政经资讯(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训等)等相关的文化产业经营活动。公司成立后,将依托县融媒体中心现有电视、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介平台,积极拓展产业经营空间,努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通过深度融合把融媒体中心真正打造成“统一舆论平台、统一信息枢纽、统一服务入口”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将原先由县委宣传部运营的“汉阴新闻网”微信公众号与汉阴融媒体中心运营的“汉阴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合并为“汉阴融媒”微信公众号,统一由汉阴融媒体中心运营,合并后用户增长到5万多人。将原县政府信息中心运营的“汉阴发布”微信工作号收归融媒体中心运营,实现了“一个声音说话”,目标定位更加明晰,内容投放更加精准,发布内容更加科学,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依托媒体矩阵,坚持以“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运行模式,从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以“爱汉阴”APP为重点,为基层干部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训等综合服务。“爱汉阴”APP用户数从1.6万增长到11万。持续打造有情、有趣、有用、有品、有颜、有料的新媒体作品,汉阴融媒微视和抖音号已成为传播汉阴正能量、发出汉阴好声音的第一窗口,平台人气持续升温。(二)经济效益:2022年在经营创收上除对原有专题片制作、宣传推广等经营业务进行稳固提升外,还积极开发创意策划、文化活动、直播推广、广告策划及制作等新型业务,目前,这些业务开展开局起步良好,年初制定的创收任务超额完成。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汉阴县融媒体中心作为县级官媒,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一些优秀人才难以稳定,流动性很大;二是虽然成立了汉阴三沈融媒有限责任公司,但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改进措施:一是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对招引的外地优秀人才,在住房、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补助;二是对融媒体中心开展采风采访等活动,进行经费奖补,直至融媒体中心经营收入能自给自足时停止;三是出台《汉阴县购买意识形态产品评审办法》,采取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下属公司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汉阴县融媒体中心将坚持“四创”方略,即在创内容、创流量、创收入、创产业上下功夫,做好党的建设、新闻宣传舆论、媒体融合深化改革、队伍建设管理、事业强基固本等多项工作。将以思想观念大更新、干部作风大转变、能力本领大提升“三项活动”为载体,继续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为推动全媒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中心原开办资金为80.46万元,2022年末净资产为176.06万元,净增了95.6万元,原因是:经营结余约95.6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证号:342707401),有效期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2.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证号:342707402),有效期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3.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证号:342707402),有效期2021年8月24日至2024年8月23日;4.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证号:3427074),有效期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