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民族宗教事务和侨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有关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参与民族宗教团体日常社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收集、整理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资料,做好全县民族宗教界人士联系培养及侨属台属的联系工作。 | |
住所 | 定边县二道街北关路1号县委大院 | |
法定代表人 | 李瑞雪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定边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万元 | 1.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统战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民族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实施“三大行动”,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夯实。致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学习强基”行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党员干部“双报到”等活动,广泛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认同。实施“宣传铸魂”行动,借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这一平台,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三边回汉支队那段光辉的战斗历程,培养各族群众血脉相通、同心共济的民族情感,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施“教育树人”行动,在西关民族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工作,通过将民族团结知识融入课堂、开展“五个一”、“民族团结帮扶”、评选“民族团结之星”等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二是跟进“两项举措”,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强引领,抓示范。在统战部主要领导带头下,中心(定边县民族宗教事务和侨务服务中心)全体干部下沉社区排民忧、解民难。2022年以来,共召开西关民族社区党建联席会议2次,组织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有效推动了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落实。紧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按照市民宗局安排,指导西关民族小学完成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申报工作,于2023年2月被市民宗局命名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大力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优服务,保安全。在西关民族社区建立少数民族服务站,并设立党员模范岗,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定期到服务站负责协调民族工作,推动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办事咨询,“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复杂事只跑一趟”,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聚焦少数民族群众“堵心”事,组织机关干部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协助开展调处邻里纠纷、积雪积冰清除、宣传防疫政策等活动。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30余件,疫情防控摸排登记500余户,1736人,累计动员3000余人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化解少数民族邻里矛盾纠纷20余起。广泛开展少数民族高考本科上线学生勉励关怀行动,发放助学金共计9000元,勉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学成本领,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关怀帮助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前夕开展集中慰问活动,为少数民族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和关怀。定期开展清真食品安全检查,推动全县清真餐饮门店规范化运营,确保清真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切实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营造和合共融的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指导陕西三边牛业公司办理清真食品生产登记证,帮助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就业问题。(二)宗教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强宗教“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建设,加强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建设,建立宗教活动场所镇村两级责任人公示机制、统战干部包抓宗教场所工作机制,定期举办统战、宗教干部及村级宗教联络员培训班,提升县、乡、村三级统战、宗教干部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高质量完成宗教工作情况调研,完整准确掌握了我县宗教基本情况。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帮助落实县级宗教团体年度工作经费100000元/团体。二是创新开展“五进场所、争创十星”和“宗教+生态”义务植绿活动,通过开展五进,促进县内各宗教场所按照十星标准提升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引导宗教界用实际行动践行宗教中国化方向。三是高度重视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定期组织宗教界人士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化宗教界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扎实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宣传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以广大群众乐于接受、听得明白的形式广泛传播党的宗教理论政策、《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等。中心(定边县民族宗教事务和侨务服务中心)主要领导及分管负责的同志深入宗教领域,集中开展了高质量、多层次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四是强化风险防控,推进宗教领域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逐一进行疫情防控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宗教领域消防安全工作,精心组织队伍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团体进行为期2个月的双轮次消防安全大核查,针对发现问题如消防预案不健全、消防设施逾期未检测、线路裸露、电源开关老旧、消防设施数量不足等问题进行整改。联合县消防大队对宗教团体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及现场消防演练培训。从严从实从细开展了宗教场所既有建筑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保障了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深入开展整治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渗透蔓延工作,对宗教领域不稳定因素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切实筑牢了全县宗教领域场所安全防线,维护了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三)侨务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挖掘侨务资源、摸清侨情底数,及时更新全县归侨、侨眷基本数据,掌握侨情动态。完成为侨服务工作情况的调研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努力下,我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帮助解决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二是帮助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就业问题。三是定期协调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持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我国宗教中国化逐步深入,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民族宗教干部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个别乡镇、部门对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主动开展民族宗教政策理论培训相对较少,基层民族宗教干部存在对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不透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地落实落细。二是县级机构改革将民族宗教事务局并入统战部,相应职责一并划入统战部职责范围,但由于民族宗教工作经常面临行政执法问题,统战部门作为党委工作部门,在民族宗教工作中行政执法困难较大,无法开展及时有效的执法工作。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基层民族、宗教干部政策理论培训,提升基层干部民族宗教工作理论水平,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夯实宗教工作责任。二是定期联合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执法行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县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民族宗教工作主线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组织乡镇统战分管领导和业务专干、村级宗教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掌握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和其他应知应会内容,提升基层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二是在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邀请讲师在西关小学进行一场专题讲座。三是持续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督促宗教活动场所做好安全各项工作。四是定期开展少数民族人口普查工作,精准掌握县域内少数民族人口现状,更新完善数据库。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相关台账。五是加强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建设,推动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办事咨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营造和合共融的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六是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智慧化安防建设,在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安装安防系统,逐步推进运用科技化、信息化手段,筑牢全县宗教领域场所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的“安全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2022年度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两年目标责任考核优秀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