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依法开展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资市场整治;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工作监督管理;农业机械维修工作监督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南环路东段农机大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路周翼 | |
开办资金 | 30.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43万元 | 36.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区农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搞好宣传培训,强化行业自律为进一步整顿我区农资市场秩序,提升农业主体经营人员守法意识和农民群众识假辩假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春节、元旦”两节、“放心农资下乡周活动”期间开展了普法宣传活动,在执法检查工作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宣传《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共印制和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共4种5000余份。2、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农业农村部及省、市农资打假文件精神,制定了我区农资打假实施方案,落实责任、细化措施,严厉查处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五个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违规的案件,作为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共抽查农药标签300多个;检查60多个品种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子标签;检查化肥标签230多个。查处违法行为35起,其中立案11起(适应简易程序的当场处罚6起)。3、落实备案登记制度,严把农资准入关根据相关法律和上级文件要求,在种子、兽药、高毒农药三个方面开展经营资质审查和经营品种备案制度。我们教育引导农业主体经营户严把进货关,要求他们进货前对农资信息通过电脑核查﹑筛选,把不合格农资消灭在萌芽之中,凡不合格农资逐一清理出市场,凡合格农资需提供相应的合法手续。今年,我们协助区行政审批局办理农药兽药经营许可业务6件。4、强力监管,加大案件查处力度2022年,我大队查处违法行为35起,批评教育24起,立案11起,结案11起,结案率100%。选送的《某某销售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的小麦种子案》被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市级优秀执法案卷。5、抓好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农业行政执法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一年来,我们坚持以高的标准,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姿态做好各项工作。先后邀请市农业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懿斌及业务科室负责人分别就《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资市场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业务知识进行了讲解培训3次,执法为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6、加强种养基地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上级安排,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市业务部门指导和区农业农村局要求,我大队和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建立检打联动机制,对全区种养基地的农业投入品开展监督检查。我大队还和区农机监理站联合开展了打击“黑车非驾”活动,和区水产工作站联合开展水产养殖安全检查活动,和区农业农村局畜牧股、区畜牧兽医中心联合开展生猪屠宰企业整顿等活动。7、全面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平台规范化建设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对全区190多个农业主体经营场所(企业)的审核登记、资料采集、整理、量化打分、信用等级评估等已完成。进一步完善农业主体经营单位建立电子经营台帐、自主维护经营管理数据,全面提升农资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可追溯。8、积极争取项目,提升执法能力2022年,经积极申请和争取,我大队被省市农业农村局、列入2022年度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单位,项目资金5万元,为全面改善我大队执法装备,提升执法能力和市场监管水平提供了保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我大队查处违法行为35起,批评教育24起,立案11起,结案11起,结案率100%。全年我队接访种子、农药等方面的投诉、纠纷16起,其中涉及农药9起、种子5起、肥料2起。三、存在的问题1、农资市场、经营户比较分散,市场监管难度大。2、部分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只图“便宜”,不图质量,维权意识淡薄,增加了执法难度。3、执法经费欠缺,执法人员不足,执法装备。四、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改进措施: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加强重点检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五、2023年工作计划1、通过采取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宣传展台、现场咨询讲座等方式向广大农民全方位宣传《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的农业法律法规。2023年计划印发各种宣传资料5000份。2、规范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和省市执法培训机会,全方位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素质,提高执法大队的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3、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源头治理。做好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做到村村到、店店到,强化监管不留死角。4、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加大对流通环节的执法检查,坚持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相结合、常规抽检和重点产品抽检相结合,检查和重点区域检查相结合确保区域无死角,产品无遗漏。5、严厉打击农资虚假宣传、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重点打击无证照、无正规经营场所、农资补贴等为幌子的坑农害农虚假宣传。6、积极争取项目,提升执法装备和改善办公环境。2023年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以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