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业信息宣传培训服务。农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普及,农民科技教育培养。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南环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郭晓红 | |
开办资金 | 124.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0.88万元 | 35.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各项业务均取得了一定地成绩。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认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完成了450人(其中政府购买服务100人)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认定437人,认定率达到97%,云上智农线上评价率为94.6%。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为400人,共开设2专业13个班: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专业1个班50人,种养加能手专业12个班360人,按教学计划每班培训不少于200课时,截止目前,已完成7个班的开班工作,线上培训已基本完成,云上智农线上评价已完成80%以上,其余线上、线下、理论、实训培育有序进行。对往年认定的高素质农民做好继续教育,全年继续教育500人次。(二)继续做好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指导,全年开展服务指导2000场次;专题培训12场次,培训人数600人次。(三)继续做好“凤翔职业农民”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及信息发布工作,全年负责组织视频会议42场次。(四)对建成的1个县级标准化信息服务站、2个样板村级益农信息社,160个村级益农信息社运营进行指导、服务,目前,162个村级益农信息社运作均正常。今年又为益农信息社购置物联网设备等25套。(五)全年开展送教下乡20场次,编印《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智能手机用及直播带货》教材,印发农业实用技术宣传资料3万余份,户外LED电子屏全年发布各类农业技术宣传、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信息20条。(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齐驱并进,以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为团队,组建15名科技指导员队伍,对口指导30户高素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截止目前,上传农技推广农情信息68篇,上传主推技术2篇,上传文件材料13篇。(七)健全完善农民田间学校体系建设,今年选择13家基地组建教育培训班,以实训为主的种养加能手培训实行小班教学,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尊重农民学习特点和生产规律,以方便农民、实用管用为出发点,将教育培训办到农业生产一线,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八)全年完成国投资金161.85万元,完成率为161.9%,完成招商引资10076万,完成率为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126”模式受到各级认可今年4月26日,我中心“党委政府、涉农部门、农广校、乡镇四级联动”126培育实践案例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推选为高素质农民培育优秀案例;5月1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信息快报第143期发布《宝鸡市凤翔区构建四级联动“126”乡村人才培育模式》,蒿慧杰副省长做了批示,5月18日李武发副市长做了批示;5月23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网站刊登:陕西凤翔构建四级联动“126”模式培育乡村振兴人才;7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改革工作动态】第36期刊登宝鸡市凤翔区探索四级联动“126”乡村人才培育模式;9月,实践探索的“四级联动“126”模式育高素质农民”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农民科技培训》杂志刊登。全省“百日督帮”对“126”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进行了调研。(二)信息宣传全方位6月3日,【农民日报】以“大红樱桃成农户‘致富果’”报道我区高素质农民强青军事迹。6月下旬,农村工作通讯(第12期总第824期),刊登《陕西宝鸡市凤翔区为乡村注入人才“活水”》文章。7月29日,【人民日报】第十八版,以《人才聚乡村发展添活力》为标题,以“培训课堂连田间接‘云’端,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针对性”为小标题,报道了凤翔区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上创新培训方式、扩面增效的工作情况。9月28日,【人民日报】第六版以“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为题,以“鼓口袋更富脑袋增收后劲更强劲”为小标题报道凤翔区在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方面的典型做法。在各级网站及各类报刊杂志共发表各类信息52篇,其中在中国农村教程教育网站发表6篇通讯报道,在《农民科技培训》杂志发表1篇,在《农村工作通讯》杂志发表论文1篇,在凤翔先锋发表宣传报道3篇,真正做到了将培训贯穿到宣传中,将日常宣传普及到千家万户。2020、2021、2022连续三年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评为“信息宣传工作优秀集体”,3人荣获“2022年信息宣传工作优秀个人”。(三)基层农技推广业务培训常态化今年利用2下午时间,请李向阳、李昊琼分别从手机视频拍摄注意点和技巧、摄影与农村应运文写作等方面对干部职工进行了培训,让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更精、知识常新。(四)高素质农民荣誉不断1月,我区李晓宁(卢三嫂辣子酱)荣获“宝鸡十佳助农主播”,凤翔县久盛农业专业合作社、凤翔县恒丰昌农业耕播专业合作社荣获“最能带动农民增收十佳专业合作社;张凌云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称号;5月4日,凤翔两位高素质农民绿宝公司曹升,豆腐西施王婷应邀参加中央农广校主办的“乡村振兴有我(高素质农民)”;9月,汇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芝娟荣获“2022年度陕西省巾帼种粮能手”。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高素质农民培育有些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初级培育周期为一年,需要长期开展指导帮扶,每月都要进户服务还要围绕农业生产周期随时开展服务,在技术层面上不完善。2、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农宣工作需要为农民群众提供苹果,蔬菜,养殖,农机等各方面的信息宣传服务,网站微信平台的普及推广,职工的信息采编和计算机知识操作技术都要加强。(二)改进措施:1、狠抓师资力量建设,采用多元化的培育模式,加强宣传,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对职工队伍定期进行农业新技术、新科技培训,满足多样化需求。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农宣中心(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三农政策宣传重要窗口、农村农民服务有效渠道”职能作用,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和知农爱农实用人才队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新贡献。(二)做好农民田间学校体系建设。对已认定的农民田间学校、农民实训基地、示范教学点服好务。坚持以用为主,依托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资源,选好用好农民田间学校,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农业产业链上合理布局农民田间学校,促进农民田间学校数量、质量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三)继续完善提升模式。农宣中心(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还存在教育培训基础条件有待完善、组织服务能力有待强化、教育培训质量效果有待提升等短板,必须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继续完善提升四级联动“126”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扭住农民教育培训这个“牛鼻子”留住人、增能人、育新人,面向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培养人,打造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1年度区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2、2021年度全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工作先进单位3、2022年度全国信息宣传工作优秀集体4、2021年度全区事业单位考核等次为优秀5、四级联动“126”乡村人才培育模式荣获终身学习品牌项目。6、“党委政府、涉农部门、农广校、乡镇四级联动”培育实践案例被评为全国高素质农民推荐案例7、区农广校荣获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百佳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