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中共子长市委理论讲师团)

子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中共子长市委理论讲师团)

发布时间: 2023-03-30 09:26
单位名称 子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中共子长市委理论讲师团)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负责全市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专职队伍培训和管理,为全市提供志愿服务资源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成市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中山街文化艺术大厦五楼503室
法定代表人 吴瑞
开办资金 0.6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12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服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初制定起草了《2022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安排意见》(子办发〔2022〕85号)、《2022年子长市党委(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工作计划》(子宣发〔2022〕2号)文件,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集体宣讲学习,推行“一月一题”“一题一议”“一人一文”和轮流发言制度,做到了“六有”,即有学习计划、有讲义课件、有中心发言人、有研讨交流、有学习笔记、有会议记录。截至目前,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组织学习13次,各基层党委(党工委)中心组学习240次,邀请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旁听指导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组织市委理论讲师团巡听旁听各党委理论学习12次、党支部15次。实现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宣讲。为贯彻落实市委印发《子长市2022年--2025年党史工作规划》(子办发〔2022〕12号)文件要求,印发了《关于常态化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宣讲工作通知》(子宣发〔2022〕6号)《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工作方案》(子实践办发〔2022〕9号)《子长市“瓦窑堡文明服务团”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子宣发〔2022〕7号)、《深化“新时代·新民歌”和“文艺宣讲师”文明实践活动方案》(子实践办发〔2022〕8号),通过“三创三送”(三创:创作文学作品、创作文艺作品、创作电影作品;三送:“送文艺、送政策、送文明”)和“瓦窑堡文明服务团”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宣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用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文化文艺、政策理论、文明风尚送到基层群众中,为百姓美好生活添光赋彩。截止目前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各类主题宣讲150余次,受众人员达3.1万余人。(三)强化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全面启动建设工作。市委先后召开,专题研究建设相关事项。制定出具有子长市特色的“13579”工作法(一个指挥中心、三级组织机构、五大实践基地、七个服务平台、九支志愿服务大队),以“魅力子长·文明实践”为主题,成立三级组织机构,统一标准建设基地。以“八有”建设标准即:红白理事服务中心、互助幸福院、服务项目机制、志愿者服务室、瓦窑堡大喇叭、道德讲堂、文明实践广场、综合文化活动室,来统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中心,7个实践所,覆盖率达到63.6%;110个实践站,覆盖率达到62.8%;道德讲堂68所,红白理事服务中心38所,互助幸福院97所。我市在积极打造标准化阵地的同时,还在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强化资源整合、功能融合、统筹使用,围绕“讲、乐、行、需、帮、安、爱、美、法”实践形式,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的文明实践活动。(四)科学组建队伍。从纵向而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别在市镇村三级设立中心、站、所,市镇村三级要在确立中心主任、站长、所长为服务队长的前提下,组建志愿服务总队、分队和小队。从横向而言,要依据阵地平台,本着“人岗匹配”的原则,组建一支来源广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服务队伍。子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结合实际,围绕“讲、乐、行、需、帮、安、爱、美、法”(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文明交通、安全应急、农业科普、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环境保护、法治宣传)形式建立“9+N”支特色志愿服务大队。并结合子长实际还进一步组建了全市23个市直党委、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志愿服务大队组织。肺炎疫情爆发后,迅速组织全市各志愿服务大队深入村(社区)、广场、沿街店铺、核酸检测点,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劝导、社区防控信息登记、核酸检测点秩序维护、医疗物资配送、入户排查、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子长市共计下派800多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开展疫情防控,派50名专业医护人员志愿者前往宝塔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成效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志愿服务项目为主要形式,根据群众实际需要,创新开展“菜单式”服务模式,以文明实践中心“派单”,文明实践所、站“接单”、志愿者“送单”,群众“点单、评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年初各党委志愿服务大队根据单位实际提前谋划2022年1月-12月的志愿服务大队项目活动“菜单”,实践中心制定出全年每月大型主题性志愿服务项目,34个志愿服务大队每月上报两次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在志愿云平台进行活动项目申报,为志愿者增加志愿服务时长,并及时在“子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众号进行宣传报道。截至目前,各镇(街道)上报志愿服务项目120多次,上报延安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4项。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厅以设计布展完工,结合子长实际创新推出了“暖心六卡”“瓦窑堡文明服务团”“互助幸福院”,“红白理事服务中心”“文明助学工程”、“说书板凳会”“瓦窑堡大讲堂”七项互惠性志愿服务品牌特色项目。子长市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直面社会问题,从村养老的现状出发,分析形成原因,研究对策建议,探索出“党政主导,文明践行,邻里互助,社会参与”的互助养老模式,建成“互助幸福院”97个,实现进院养老575人,2022年子长市进一步扩大试点建设,采取政府投资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委筹集一点、老人子女拿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有效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文明助学工程”获得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延安市子长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女子形象岗”获得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子长市雷霆应急救援中心获得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瓦窑堡文明服务团”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中共陕西省委文明办表彰的“文明实践创新案例”三等奖,冯家屯社区荣获2022年度“四个最美(佳)”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三、存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志愿活动人员参与度不高,目前开展的各类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步增强。二是因普遍存在年轻人外出学习和务工的较多,常住人员主要以老年人居多,导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存在人员不足问题和结构不合理问题。三是志愿服务项目质量不高,志愿服务项目过于单一,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同时,项目编排缺乏创新性。四、整改措施年初结合单位实际工作,科学制定了2022年度工作计划要点,《子长市“瓦窑堡文明服务团”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子宣发〔2022〕7号)、《深化“新时代·新民歌”和“文艺宣讲师”文明实践活动方案》(子实践办发〔2022〕8号)、《关于常态化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通知》(子文明办发〔2022〕7号)、《关于“9+N”支特色志愿服务大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子宣发〔2022〕15号),通过“三创三送”(三创:创作文学作品、创作文艺作品、创作电影作品;三送:“送文艺、送政策、送文明”)和“瓦窑堡文明服务团”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宣讲深入群众,通过组织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和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截止目前开展各级各类宣讲560余次,受众人员达1万多人,组织各党委志愿服务大队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充分发挥“三级组织机构”,在市域内,构建以市级志愿服务总队为中心,横向覆盖各行业系统、纵向贯通市镇村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横向为“市级总队和单位分队、社会分队”,纵向为“市级总队、乡镇(区、办)支队和村街(社区)级大队”。积极探索完善“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各党委志愿服务大队要制定出全年每月主题性志愿服务项目,要求每月上报两次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在志愿云平台进行活动项目申报,为志愿者增加志愿服务时长。根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五项“工作内容”(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把握围绕“讲、乐、行、需、帮、安、爱、美、法”(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文明交通、安全应急、农业科普、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环境保护、法治宣传)的九条实践路径,做好主题性、共需性、差异性和特殊性九大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对照2022年子长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任务分工,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分工实施方案》(子实践办发〔2022〕8号)文件,并对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三项指标进行逐一梳理,落实专人,紧盯时间节点,积极上报。及时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同时对各镇(街道)实践所(站)建设情况进行督查。下一步打算进行总结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当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宣讲+文艺+电影”的模式,真正让二十大精神走进老百姓的心田里。二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群众急需愁盼,精心策划包装如“瓦窑堡文明服务团”等一系列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真正把志愿服务活动搞实搞好。三是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慰问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等活动。四是积极探索新农村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有效样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