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太白县> 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发布时间: 2023-03-30 09:24
单位名称 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保障。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送检、仲裁检测、产地环境及农业投入品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三品一标”认证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住所 太白县世纪大道15号(米禾公司西侧)
法定代表人 陈晓华
开办资金 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太白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5万元 46.7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2年9月14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张建斌变更为陈晓华。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领导,走农安“先手棋”,提供有力组织保障。1、制定印发《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要点》、《太白县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明确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做到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思路、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落实,巩固增强了农检队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2、明确监管检测人员责任分工,修订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与各镇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及时为各监管站挂牌,进一步夯实了属地管理责任,强化了基层监管力度。3、与全县20家种植企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要求各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记录,严格执行农产品相关安全标准及农产品市场准出准入制度,加强了生产经营主体生产自律性,确保生产源头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二)强化全程管控,监督监管加力。1、春耕前,我站联合执法队出动执法人员41人次,对监管名录中28家园区、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检查,查看其农药库房,张贴禁限用农药名录,发放生产记录本、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本等相关资料,基本实现了全县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大经营主体产前监督全覆盖。2、农产品种植时节,对我县涉及“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中重点治理品种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重新梳理,着重对韭菜、芹菜、豇豆三种农残易超标产品种植规模、预计上市时间进行详细登记,做好上市前抽检筹划,保证了“风险菜”问题“零发生”。3、农产品上市前,对我县4个经济蔬菜产区镇级监管站及3个已配发农残速测仪的企业园区进行了仪器更新升级和一对一操作指导,严格了农产品检测流程,确保上市前检测环节科学、有效。(三)强化风险监测,抽样检测加码。1、对小农户抽检比例提高了20%,年度农产品抽检对象囊括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小农户在内的4类生产经营主体,对蔬菜、水果、食用菌各品种抽样覆盖率100%,有力保障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2、根据不同类型农产品上市时间,合理安排采样检测,采样共计159批次,较往年高出35%。其中省厅监督抽样15个,地理标志检测抽样5个,县级例行监测78个,包含8个县区交叉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100%,速测样品5148个,已超额完成年初监测任务要求,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无风险问题发生。做到了农产品上市前应检尽检、每批必检,有力降低了农产品出产上市的风险隐患。(四)强化基础建设,体系构建加速。1、年内投资40万元,多次邀请省市专家查看我县现有农产品实验室布局及仪器设备问题,完成了实验室提升改造、购置检测仪器、内审员培训等工作,预计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全部认证工作。实验室“双认证”通过后,农产品精准化检验检测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农产品产销将得到进一步保障。2、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安排,现已完成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初步工作。建成了以7个镇44个行政村58个网格员为基点的两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网格监管人员,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链条,小农户生产种植监管得到进一步强化。3、8月份,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已全面建成,纳入诚信生产经营主体28个,明确了生产主体诚信责任,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制定信用评价方案,开设并定期更新“红黑榜”专栏。通过一系列奖惩措施,有效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自律性。(五)强化产品认证,品牌建设加劲。1、发动太白县黄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甜玉米绿色食品认证,协助解决资料编撰、审核上报等难题,现正等待现场检查。动员秦绿公司开展有机蔬菜产品续证工作,已完成甘蓝、西葫芦、白菜等13个产品续证。2、申报的太白大白菜、太白生菜2个产品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评定,成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我县首次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名录的地方特色农产品。有力提高了我县农产品国内影响力,有效促进了我县绿色健康产业的有序发展。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通过全站工作人员一年不懈努力,增强了我县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意识,切实提高农产品从业者操作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年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宣传面不够广泛,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力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兽药使用等方面知识,导致个别企业园区生产的产品质量检测不达标部分群众和企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2、经费保障欠缺。每年经费划拨较少,由于日常下乡用车需求较大,现抽样检测、下乡宣传,镇级监管站指导等工作均需在公车管理平台上租车,租车费花费较大,除日常单位办公运转外,其他业务建设资金比较困难。3、农产品生产销售比较自由分散,检测工作量大面广,特别是大量蔬菜产品直接由经销商从生产基地批发出去,进入市场,给蔬菜产品量化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改进措施。1、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各种媒体,采用各种方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有关政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宣传力度,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2、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开展。3、加强监管力度,实施动态监管。定期进入园区查看生产记录和现场抽检,每次检查实行签字制度,督促种植基地合理使用农药,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生产记录和投入品使用档案等制度,使过程监管常态化。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加快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业生态保护效能。1、续接2022年实验室“双认证”前期工作,加快实验室检测人员培训,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率,完成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考核和实验室资质认定,提高检验检测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为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工作推进提供科学依据。2、持续加大我县农产品抽样检测力度,督促各镇、有能力进行农药残留速测的企业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以检测结果为基本依据,对本区域、本企业生产种植情况进行严格管控,确保高毒农药“零使用”,污染较高农业投入品“少使用”,提高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进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良好。(二)大力开展农安培训宣传,夯实国家农安县创建基础。1、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方法,逐镇、逐村宣传,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真正下沉,大力提升生产者、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2、组织各镇、各村监管人员学习贯彻新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属地责任,加强工作协同配合,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运行效能,保障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台阶。(三)狠抓县域农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强农助推农业发展。1、大力推广“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充分发动未开展认证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品牌认证,建立健全“两品一标”认证管理及奖惩制度,以公认品牌溢价效能,提高农业生产者经济收入,促进县域农业产业经济发展。2、充分利用我县规模较大农业生产企业品牌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广小型农业生产主体辐射面积,提高群众标准化生产积极性,增强品牌、县域影响力,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