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清涧县> 清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清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0 09:22
单位名称 清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培养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业务范围:专业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住所 清涧县岔口新城区
法定代表人 赵雄鹰
开办资金 38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清涧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2万元 407万元
网上名称 清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立德树人学校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了《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依托红色革命基地优势,狠抓德育精细化管理,强化班风、学风建设,积极探索德育管理新模式,构建以培养社会责任、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生政治思想素养。2.教育教学学校本学期以来积极完善各专业学科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课程,组织开展多项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举办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园安全教育月活动,使学生在一个安全的、活跃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此项工作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对校园的安全、生活及学校的团体活动都非常满意。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家长告知书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安全巡查和应急演练活动,确保校园安全。3.就业质量2022年清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25人,就业人数为13人,就业率为52%,现将详尽情况解析如下:据统计,清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2年中职毕业生中,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率为12%,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比率为44%,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率为44%,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率持续走高。从事第一产业毕业生比率为4%,从事第二产业毕业生比率为30%,从事第三产业毕业生比率为66%。从就业地域来看,当地就业毕业生比率为68%,外地就业毕业生比率为32%,无境外就业毕业生。在城区就业毕业生比率为36%,在镇区就业毕业生比率为54%,在乡村就业毕业生比率为10%。整体来说,自主就业介绍占据主体地位,这部分毕业生比率为40%。4.创新创业学校把创新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立足于中职学生的职业需求,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高一年级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职业能力规划课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学校以项目参与为抓手,构建创新创业师生团队,通过考核和评价等方式来确保创新创业理念落到实处。5.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辅导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通过竞赛获得优异成绩,提高了学校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和兄弟县市交流了工作中的经验不足与困惑,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帮助。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2年,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2022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行了6期,涉及培训项目有计算机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其中计算机实用技术培训1期,培训人数27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期,培训人数381人。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安排学校工会主席为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组织师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发挥学校专业技能优势,解决社区群众家电、电脑等维修不便问题。既服务了群众,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挑战1:生源质量非常差,招生形势较为严峻。一是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中职教育不如普高教育,宁愿自费去私立高中,不愿让孩子上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本身宣传力度相对不足,导致学生不愿意就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二是部分家长急功近利,技术务工观念淡薄,不重视职业技术培训,认为是浪费时间,急于让孩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挑战2: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专业教师总量不足。学校现有专业教师总计只有18人,仅占教师比例的51%,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仅为36%,而且大多数是依靠进修获得的“双师型”资格,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事实上并未达到“双师”要求。二是合格教师补充难,尤其是高学历的优秀教师引进难,市场前景看好的专业学科教师严重缺乏,新开专业急需的对口专业教师因没有编制留不下。三是教师培训滞后,导致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专业技能的增强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到严重影响,不能适应发展现代职业技术的要求。挑战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困难,很难真正落地。一是学校经费不足,难以承担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投入经费。二是县域经济落后,企业规模小,能接受的学生人数少。三是校企合作经验缺乏,实现共赢的期望低。四:整改措施1、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2023年,我们将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优化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用心传播职业教育好声音,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美誉度,对推进职业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报道,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到2023年,专任教师总量满足学校教育需要,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准入更加规范,师资培训质量明显提升,教师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教师队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加强学生思政工作按照教育部部署,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和青少年读书行动,上好思政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与质量提升力度。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文化课+专业课”以主,抓好学生升学、就业和专业技能实训,突出技能导向,建立“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听、评课研讨为抓手,以课堂有效教学为重点,以教学反思为动力,全面研究实施集体备课、学案导学、提倡开放性的、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3、继续完善“双达标”验收工作,把“双达标”验收工作作为本学期重点工作之一,学校成立“双达村”工作任务小组,认真研究,全力以赴,按期完成各项资料整理,保证顺利通过验收。4、加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保证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短期培训任务。有效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人、帮扶一户”的目标。5、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整合办学模式。进一步与市县优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探讨,探索新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发展新格局,不断推进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确保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满足受教育者需要以及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6、强化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继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培训,加强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增强教育发展的后劲与活力。7、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安全。积极开展“清廉学校”、“绿色学校”“健康学校”“文明学校”创建工作,扎实做好教学管理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学校安全工作要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学校的校舍、财产和师生生命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8、规范后勤管理,切实发挥后勤保障作用。继续完善后勤工作岗位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完善“校财局管校用”的财务管理体制。严格控制各种非教学项目的开支,努力构建“节约型校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