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太白县> 太白县咀头镇公用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太白县咀头镇公用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发布时间: 2023-03-30 09:11
单位名称 太白县咀头镇公用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辖区内公用事业提供服务保障。辖区内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和文物的宣传保护,新农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指导,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公共场所的保洁和垃圾清运的监督管理,供水、供气、排污等公用设施建设、改造、维修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监管。
住所 太白县咀头镇方才关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邓灵侠
开办资金 2.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太白县咀头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9万元 1.9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村级文化网络建设,促进文艺团体服务水平。1、全镇13个村2个社区分别建有农家书屋和文化室,配置图书1600—1800册,每村(社区)配备1名专职文化管理员,开展图书借阅、指导村上开展文体活动等工作。2、全年对各村文化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3场(次)并制定文艺团体演出和管理制度,聘请专业人员对文艺团队负责人进行培训5次,为文化活动的有效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文化站(室)对外免费开放,文化惠民成效突显。1、为了充分发挥文化站(室)在镇村文化事业中的桥头堡垒作用,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开放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开放工作,实行天天开放工作制,完善设备登记与外借制度,年内线上接待读者289人(次),线下接待读者4000余人(次)。2、镇村开展以“拥抱生命.阳光生活”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60次。3、开展蔬菜种植、中药材、烹饪等培训12期,开展书画展览、民间工艺展示4次,让广大干部群众走进文化站(室)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特别是方才关村村使馆设于站内,农家书屋与图书阅览室三位一体,有效提升了文化站的群众参与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总分馆”建设初见成效。1、按照陕西省总分馆制标准要求,聘请1名山区人才、镇文化专干、县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咀头镇分馆的图书进行前期加工(贴防盗条、条形码、盖章、编码),然后进行了编目、上架,同时对李家沟和拐里两个基层服务点图书也完善了此项工作。2、根据总分馆制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对图书管理员进行了计算机办证、借书、还书业务培训,总分馆图书通借通还模式已初步形成。3、全年咀头镇分馆及两个基层服务点图书借阅线上接待读者380人次,平均每日一本。4、成功举办四次艺术培训(花棍、空竹龙、刺绣、面花)充分发挥了山区人才的专业艺术优势。5、按照总馆“下派上挂”的工作方针,在山区人才中聘用了五名担任文体协管员,负责管理图书,并开展本镇本村的业务培训及文化培训工作。6、在“为迎接二十大召开,红色传承活动中”,我分馆图书管理员将红色书籍的目录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到空间及朋友圈,并及时分享读者的读后感,激励读书爱好者多读书,读好书,总分馆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四)丰富城乡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1、元宵节,组织镇域内文艺队在县城街心广场举办“红歌大家唱”活动3天,参演人员达300余人;并组织各村开展较具规模的挂红灯、扭秧歌、贴窗花、拔河等小型活动14场(次)。2、3月7日—8日,组织夕阳红文艺队、百合花健身队等4支文艺队年举办了“道德模范表彰、法制宣传、庆三八文艺汇演”等活动,汇演节目13个。3、5月份,组织咀头街、方才关、凉峪村锣鼓爱好者200余人在米河公司院内开展锣鼓大赛演练1周,并在岐山参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4、6月17日,白云村开展了“游白云.感党恩.促振兴”文化活动。支部书记苟小红同志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为党龄50年的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鼓励年轻党员向老党员学习,传承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唱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演出文艺节目24个。5、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镇党委、政府分别在拐里、塘口、梅湾等村举办了“志愿者服务演出”文艺汇演3场,内容有诗朗诵、红色经典诵读、秦腔、舞蹈等形式多样、深受群众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五)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文化市场管理有序。1、与各村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13份,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2、印发文物宣传单页360份,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知识,提高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3、年内组织文物保护员对辖区田野文物进行检查12次,未出现文物不安全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我镇方才关村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的促成、3000册图书和150件器材的配置,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将文化阵地真正延伸到了最基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拐里村被授予“国家文明村”荣誉称号,李家沟村等6个村获得全县“美丽乡村”荣誉。(二)组织“镇志愿者小分队宣讲党的二十大”走进拐里、塘口、梅湾进行文艺汇演,提振了广大干部团结凝神共谋发展的精气神,全面展示了镇域文化的发展成果,镇机关文艺队演出的舞蹈《信天游、咏唱中国梦》获得一等奖,镇政府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三)通过在全镇13个村开展读书主题活动,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了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水平,把书香村镇推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我镇李家沟村获得了陕西省“书香村镇”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文化活动内容单一,群众参与面不广泛。2、基层专业艺术人才匮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少。(二)改进措施:1、针对文化活动内容单一,群众参与面不广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群众广泛参与。2、针对基层专业艺术人才匮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少问题,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对基层干部进行专业艺术培训并积极参加省市县专业艺术类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才艺素质。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做好“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的组织开展。分别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节期间举办文艺团队展演、红歌大家唱、广场舞示范展示、文化“七进”(进村镇、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万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二)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确保辖区内文物保护工作安全无事故。(三)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拔河、登山、越野赛等活动。(四)做好辖区内民间工艺品的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传承上报等工作。(五)重点做好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全年实行无闭馆开放,每周不少于56小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