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1、组织参加县上舞蹈队、秦腔自乐班培训三次以上;2、组织舞蹈队、锣鼓队、秦腔自乐班、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排练广场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秦腔自乐班演出、南院曲子等节目参加了镇庆祝“七一”建党节等大型活动3次以上;3、举办健身运动篮球活动、健身舞等比赛3次以上;4、加强各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发挥村志愿者队伍作用,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及文化娱乐活动;5、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先后组织了讲革命故事、革命烈士人物演讲比赛,开展送学上门等专题活动;6、活跃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电影进村演出110场次以上:7、为各村安装11处文化数字墙,方便群众扫码登录省市县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在线开展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8、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了六家村《南院曲》,并挖掘太白山传说、药王文化传说。加快文化建设,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9、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三项内容,扩大覆活动。丰富文化下乡盖面,进一步深入偏远村组,不断提升活动实践,我镇始终把服务农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为落脚点,全镇每年召开多次文化演出,走出去学习等,进一步丰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收到了群众的赞扬。10、全面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政策。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图书室书籍种类齐全,周内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阅览室为群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每周不少于50小时。11、积极打造培育鹦鸽街村秦腔自乐班,树立了农民艺术团体的典型。培养各村艳阳舞蹈队等8支广场舞队伍,聘请县舞蹈老师对舞蹈队进行表演、节目编撰等方面的指导培训,有效提高了文艺表演的专业性、艺术性。12、做大做强特色文化活动。随着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创建,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依托传统节日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和优势,如义写春联、广场舞大赛、朗诵比赛等活动。(二)切实提高镇图书分馆服务。以“文化示范区”标准来深入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认清图书馆建设的功能和在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乡镇图书分馆的设立,有效缩短公共图书服务与基层民众的空间距离,有效提升了图书馆服务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开拓针对性特色服务项目,充分满足基层读者的文化需求,在镇村形成根深叶茂的文化阵地和知识信息展台。(三)力促公共文化补短板强弱项。1、文化站现有房屋9间300平方米,内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科技培训室、文娱活动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及文化广场,配备有图书2960册、微机10台、投影机1部、电视机1台、桌凳等器材,戏楼一座,以及11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2、全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个,农家书屋11个,鹦鸽镇文化站、流沙崖村、瓦窑坡村2020年建成文化总分馆、图书总分馆,并年底高质量通过省市县验收。3、自乐班3个,各村共计文艺演出队33个,共有各类艺术人才350余人,镇综合文化站各项功能趋于完善,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为文化活动开展打下坚实基础。4、2022年共为读者办理借书证15个,借书560册,借阅314人;瓦窑坡农家书屋共为读者办理借书证10个,借书280多册,借阅150人左右;流沙崖农家书屋共为读者办理借书证11个,借书340多册,借阅184人,(四)完善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建立镇政府统一领导、镇村文化站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开放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鹦鸽镇着力创造更加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2022年,通过开展形势多样的文化活动,不但营造了我镇向善向上的朴实民风,而且极大的丰富了镇域群众的文化生活;镇村综合文化站各项功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全面有效提升,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提升图书分馆服务,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了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水平,把书香村镇推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能满足群众需求。镇村缺乏合理的室内活动场地,雨天及冬季文化活动受限,今年受疫情影响开展活动人数上受限。2、村文化干部力量不足,且才艺技能缺乏。干部大部分为兼职,不能真正投入文化工作,在文化活动组织上借鉴的多自发创作的少,使活动无创新。3、自愿者文艺团体经费无保障。镇现有自乐班4个,每年都自发免费为各村开展演出,镇上从文化器材上给予支持,并从镇文化经费给予少量扶持,但不能保障其长期健康发展。(二)改进措施。1、完善室内基础设施,在鹦鸽街文化室配备图书、电脑、桌椅、活动器材等,满足群众活动需求。2、对我镇11个村配备专职管理员,加强业务培训,使其更好的胜任此项工作,确保镇级文化活动正常开展。3、我镇主要领导向县级部门申请文化活动经费5万元,确保文化活动有保障。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参加摄影、演讲、征文、文艺汇演等各项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文化进村活动工作,助力乡风文明建设。2、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管理,持续做好免费定时开放图书馆和农家书屋,为广大群众提供阅读图书服务。(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1、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入手,大力挖掘太白山文化,三国文化、药王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依托马耳山“农业学大寨”文化传承精神,做大做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2、利用特殊节日、文化科技三下乡、戏曲进乡村等品牌活动,采取县镇联动的形式,把文化活动办到群众身边,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拓展了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传承文化振兴,聚力打造文化名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