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相公镇中心卫生院

长武县相公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3-03-30 08:41
单位名称 长武县相公镇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管理与监督。
住所 长武县相公镇街道
法定代表人 剡小锋
开办资金 7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0万元 755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相公中心卫生院.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院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依法执业,切实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隔离制度》,依照《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和各种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工作职责严格管理医务人员,按照绩、效、能、勤、德全面对医务人员进行量化考核,极大地促进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在长武县卫生健康局和镇党委、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了疫情防空、核酸采样、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省级中医馆创建验收、医疗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项工作,围绕“防-治-保-创-提”核心任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有效保障了全镇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一年来的特色亮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医疗开展情况2022年我院业务量及业务收入较平稳,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正常,接门诊病人6101人次,住院病人129人次,门诊业务收入315717.64元,住院收入247282.7元,全年门诊次均费用为47.2元,住院次均费用1914元,今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卫生院内涵建设,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完善质控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健全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加大医疗便民惠民措施的推广力度,改进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就医。进一步规范了门诊、病房的管理,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同时,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挖掘医务人员改革的潜力和动力,发挥好医务人员在医改中的主力军作用。(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我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以公共卫生促进医疗发展”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行公共卫生“3+1”服务新模式,实现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同步发展,为群众提供可及的、全方位的健康指导及精细化服务,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医院在全镇范围内组建“3+1”公共卫生服务团队8个,每个团队由一名医生、一名护理人员、一名公共卫生人员、一名乡医,对农村居民实施团队、签约式精细化服务。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全镇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1314份,其中高血压管理档案945份;糖尿病管理档案92份;儿童保健管理档案459份;孕产妇管理档案52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档案46份;老年人管理档案1801份。截止目前,健康档案(纸质版)建档率达到95%。2、健康教育:我镇共举办各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2场,共1000余人参加,利用我院投影仪在门诊大厅及学校、人口聚集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12次,共500人参加,在“3+1”团队下乡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20次,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全镇共办健康教育专栏12期。3、计划免疫:为适龄儿童应建立预防接种证52人次,建立预防接种证52人次,免费接种乙肝疫苗140针次、脊灰疫苗145针次、百白破疫苗128针次、麻疹类疫苗(麻风、麻腮风)57针次、甲肝疫苗32针次、流脑疫苗158针次、乙脑疫苗65、白破二联66针次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共接种884人1014针次。在接种过程中,未出现过异常反应,对辖区内计划免疫疫苗预防疾病进行主动监测。4、儿童保健管理与健康情况:6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情况:2022年1-12月份我镇0—6岁儿童459人,保健管理448人,体检450人次,保健管理率97.6%.对查出的所有疾病进行了治疗,无体弱儿。以下儿童死亡情况:2022年我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0例,婴儿死亡0例;新生儿死亡0例,无死胎死产的发生。5、孕产妇管理与健康情况:年我镇共新增孕产妇52人,管理数52人,管理率100%。2022年我镇活产数52人,产妇52人;产妇建册52人,建册率100%;6、老年人保健:本年度总计管理1801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生活自理能力评估。6月份免费为1801位老年人进行体检,体检人数1279,体检率71%。此次体检除一般体格检查外,还积极开展血常规、肝功能、空腹血糖B超、心电图、生化等辅助检查。对查出的高血压、糖尿病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对查出的结石、占位等异常情况转诊到上级医疗单位进行确诊、治疗。7、慢性病管理: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提供随机血糖监测,并针对辖区慢性病人群开展连续科学的健康评估、干预措施等,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我辖区共管理高血压患者945例、糖尿病患者92例,并按照规范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随访,高血压随访945人次、随访率为100%;糖尿病随访92人次、随访率为100%,控制率为85%。8、重性精神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日常摸排,并对辖区内确诊的4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辖区居民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一年来发现传染病7例,网报率100%,网报及时率100%,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10、卫生监督协管:已建全基本资料,认真按要求开展巡查工作和信息上报工作11、结核病患者管理做好辖区结核病患者的督导服药工作,做好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尽最大可能的完成可疑病人的推荐指标,推介完成率达到100%,认真填写好推荐转诊单,留好资料。12、中医药服务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及3岁以下儿童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各相关单位中医药服务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展体质辨识及用中医药方法对居民生活进行干预,推广运用中医药方法进行日常诊疗。住院率明显下降。(三)、乡村振兴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我镇以“3+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助推健康扶贫,着力解决全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的签约服务问题,保障脱贫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成立了8个“3+1”签约团队,实施针对性帮扶,定期随访等工作,并为贫困人口开通了“绿色通道”,严格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家庭医生签约及履约情况:顺利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任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各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通报。利用多种形式对签约家庭进行健康教育、慢病随访和政策宣传。全年共签约8600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1729人,红色标识人群56人,黄色标识人群77人,绿色标识人群1596人,家庭医生履约执行率100%,完成率100%。、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深入贯彻省、市、县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防控工作要求,成立了新冠疫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制定了新冠救治以及危重症患者转诊计划和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从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检查点执勤工作到疫情放开后的的医疗救治、发热诊室设置、药品储备工作,我院都全力应对,做好防治工作。全年共计接种一针次7431人,二针次6959人,一针剂加强针5454人,二针剂加强针181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一针次2231人,二针次2126人,一针剂加强针1996人,二针剂加强针110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主要经济效益今年1-12月门诊人次为6480人,住院病人出院人数为129人次,门诊收入,315717.64元,住院收入247282.7元,今年1-12月门诊次均费用为47.2元,住院次均费用1914元。(二)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大力实施,辖区内糖尿病、高血压病、重型精神病控制率较前提高25%,糖尿病、高血压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达100%,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群众的防病意识明显增强,切实促进了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健康服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偏低。(二)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缺乏,特别是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工作开展困难。(三)低价药品供应时常断货,药品种类少,不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措施,优化医院医疗条件,狠抓医疗基础质量,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为辖区群众提供多元化健康服务,指导村卫生室开展卫生医疗服务工作,切实保障辖区群众身体健康。四、2023年工作计划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努力达到乡镇卫生院省级推荐水平,使医院发挥最大效益,做到功能突出、流程合理,优化就医环境。(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网底”作用,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进一步落实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工作。(三)党建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积极开展医德医风考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与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会议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四)全面统筹抓好其他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避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抓好信访、维稳和上级交给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610428001333有效期2025年4月26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