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城乡居民低保审批及资金发放,特困供养人员审批及资金发放,临时救助审批及资金发放。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南环路11号市民中心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刚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3万元 | 6.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中心在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在市低保处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聚焦防返贫监测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切实履行民政部门在乡村振兴中承担的兜底保障职责,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开展集中排查纳入。二是开展常态化排查纳入。三是建立三级预警机制。(二)抓住关键环节,精准落实城乡低保政策。规范推行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和告知承诺制,简化优化城乡低保经办程序,指导镇街用足用好刚性支出和必要就业成本扣减政策,加大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力度,全面落实渐退帮扶政策,实现应保尽保。(三)严格依规认定,精准落实特困供养政策。严格按照新颁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紧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政策规定全面开展特困供养人员年度核查,(四)提高救助时效,精准落实临时救助政策。聚焦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等重点人群,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因灾因疫返贫致贫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立足于不断提高临时救助及时性和有效性的目标,积极推行居住地、急难发生地直接救助等措施,用好乡镇(街道)储备金、先行救助等制度,简化申办程序、压缩审核时限,坚决避免各种人为因素耽误困难群众及时受助。(五)坚持守正创新,破解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护难题。积极探索特困供养对象中精神病患者、暴力倾向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管护难题,着力推行专业救治机构代养方式,对有代养意愿的特殊困难群体实施集中养护,从根本上解决“一人困难、拖累全家”的问题,达到“解救一人、解脱一家、和谐一村”的效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积极落实民政系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扎实推进因灾因疫救助,城乡低保、特困年审,兜底保障成果巩固提升行动等兜底保障重点工作,全区社会救助质量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民政力量。1—11月份,共核查上传预警信息10707条;累计审核确认城市低保480户754人,发放低保金555.13万元。审核确认农村低保户5687户13202人,发放低保金6815.85万元;累计审核确认特困供养人员720户750人,发放供养金534.82万元,发放护理补贴206.50万元;累计实施临时救助707户人252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38.26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利用虚假申请资料申请低保问题。2、城乡低保民主评议不规范问题。3、低保审批资料不规范问题。(二)改进措施1、一是加大信息核查工作力度。组织各镇(街)对全区4月底在册城乡低保户申请材料进行集中审查。二是加大入户核查工作力度。复核符合城乡低保政策的,按程序纳入低保,不符合政策的,书面告知申请人。三是建立黑名单制度。要求在册城乡低保户对其提供的申请资料真实性做出书面承诺,如在信息核对、入户调查中发现其申请资料与承诺不一致,一律取消其城乡低保资格,并建立征信黑名单,一年内申请各类社会救助不再受理。2、一是规范评议小组人员构成。严格执行宝陈民发〔2020〕80号文件精神,指导村(居)委会成立民主评议小组。二是规范民主评议会流程。指导村(居)委会严格按照宣讲政策、介绍情况、现场评议、作出结论、签字确认的程序,对申请人声明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情况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民主评议。三是规范民主评议会记录。指导规范记录城乡低保民主评议结果,集中解“投票定低保”“村干部定低保问题”。3、一是规范审批资料。各镇街在城乡低保审批、入户调查、收入核算时必须使用全市统一印制的表册,不得私自篡改表册内容。二是规范填写审批资料。区民政局指导各镇街规范填写各类审批资料,不得出现错项、漏项。三是规范审批资料报送程序。各镇街新增、变动、取消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申请临时救助必须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正式文件上报区民政局,无申请报告的暂缓审批。四、2023年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扛起兜底保障基本民生的政治责任,主动对标先进、查漏补缺,落实落细社会救助各项政策,努力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城乡低保审核确认流程,全面落实必要就业成本和其他刚性支出扣减、家庭财产适当豁免、分类施保、渐退帮扶等政策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或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应保尽保。(二)是确保各类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对照社会救助领域审计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逐户逐人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台账,明确责任,认真整改,确保所有问题整改清零。(三)是不断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完善临时救助工作流程,综合考虑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实际情况,开展“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四)是进一步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走访探视和照料服务。督促照料护理人员认真履行好委托照料服务责任,照顾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日常生活。积极稳妥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精神病患者集中托养工作,配合做好城乡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生活质量提升改造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