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城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三农”服务,引领合作组织发展,指导协调农资产购销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城固县西环一路北段8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小刚 | |
开办资金 | 4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城固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3.59万元 | 887.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人民政府和汉中市供销合作社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重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完成招商引资1.31亿元,占全年任务101%,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18亿元。策划包装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谋划项目3个,其中1000—5000万元项目2个,5000万元—1亿元项目1个。截至目前,2022年苏陕协作项目已全面完工,验收合格。重点职能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今年以来,供销系统商品总购进8668万元,占全年任务101%,商品销售总额11030万元,占全年任务109%。新发展村级供销社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1个,新增基层社社员2620人,正在培育省级基层社标杆社1个、三星级以上村级综合服务社1个。新建连锁网点3个,发展村镇电子商务网点2个。建立完善农产品企业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机制,在“832”平台入驻供应商44家,上架产品274个。同时,积极开展省内外各类农产品推介活动3次,向商超、农批市场、企业推荐我县农产品50多种,销售额达9000多万。(三)工作亮点一是建成了一个运营中心,实施“数字供销”工程。与县移动公司对接合作,开发了“城固供销数字平台”,集成生产服务、供销服务、流通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横向联结农业科研、农技推广、气象、农资和农机供给等实体,纵向贯通镇、村、基层供销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目前服务功能模块已经通过调试,其它模块正在研发中,现已有2500多个生产流通型企业、社员进行了数据录入注册。二是搭建了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平台,推进数字供销纵深发展。与县电商办、经贸局积极对接,组建了一支“5G+特色农产品”营销团队,打造城固供销社网络直播带货平台,开通快手、抖音网红带货直播。三是利用开放办社,激发为农服务中心活力。基层供销社职工年龄老化,资产闲置,而且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克服“守摊子、收租子、混日子”的消极思想,通过开放办社,有效解决基层社历史包袱491万元,利用加盟企业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保障综合为农服务中心持续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2022年是城固供销社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通过与长兴医院达成租赁借款协议,成功化解多年信访稳定矛盾、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甩掉经济包袱,使企业能够迈开步伐、轻装上阵,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全系统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招商引资超额完成,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有序开展,流通网络体系更加健全。开放办社力度逐步增强,截至2022年年底,5个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均已基本建成,文川、龙头为农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上,彰显了供销社的作为与担当,桥梁纽带作用日益突显。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主责主业职能发挥不到位,领导班子带头示范引领还不够。在推进基层社为农中心建设、网络商贸流通工作上作用发挥得还不够,个别班子成员在经营管理、供销业务实践中,知识储备少、经验不足、方法不多,造成工作质量提不上去;二是资金压力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传统的骨干业务受到市场冲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困难,自有资金只能维持日常运转,没有多余资金和精力进行优化创新;三是资产利用率偏低。企业现在的土地以及场所主要是以出租或承包等方式经营,部分企业主要靠租金或承包金维持,自主经营少;四是干部队伍老龄化。由于近年未招录公务员和分配干部,系统党员干部整体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思维、新事物较慢,工作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年轻干部储备和使用难以满足目前工作需要。2、改进措施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利用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平台,不断拓展供销业务领域、提升供销业务能力。二是盘活现有资产,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通过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发展供销新业态。三是加大人才招引,通过省考招录、企业自聘等方式,吸引年轻力量加入供销事业发展,为供销社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快推进“数字供销”工程,推动供销社升级转型。深入供销社与移动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在2023年,全面完成“数字供销”市场化运营体系打造工程,彻底打破供销合作社系统上下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做实数字化服务,切实提升供销合作社系统现代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运用“数字”给供销社的强大赋能,在优化农产品流通及完善供应链上做文章,运用数字服务,探索建立上联各省农批农产品信息网,下联供销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网络体系,架起农产品流通的“高速路”。二是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按照上级深化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供销社职能定位、完善体制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力争在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创新联合社治理结构、理顺社企关系、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大胆尝试,广泛吸收和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事业,敞开大门,把社会各种可利用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资源,吸纳整合到供销合作社事业中来,壮大供销合作社队伍,增强供销合作社的实力,使基层供销社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三是打造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平台,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在镇村搭建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平台,重新打造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提升供销社的经营活力和服务能力,吸引一批懂农业、爱农村、为农民的职业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证,使其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供销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创新为农服务综合合作,助力基层社提质增效。大力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服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依托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开展综合为农服务,在高质量的服务中求生存、求发展,在服务中找准着力点,挖掘新业态,壮大自身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服务资源、集成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农产品产销融合,真正实现供销社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五是大力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加快综合改革进程。围绕“服务三农”中心工作,通过吸纳、加盟等多种形式,在“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社会各企业广泛合作,引领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企业共同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双招双引”,重点引进社有企业急需的中高端专业人才,为供销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2022年度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县级工作合作社;荣获2022年度全市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