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第八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定边县长城北街与二道东街交叉口处 | |
法定代表人 | 魏振东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万元 | 9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学校概况定边县第八中学成立于2022年7月,校址位于定边县二道东街(原第二中学)。现有教师32名,学生362人。我校以“立新守正笃实”为校训;在学生中开展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阳光体育一小时,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的爱好、特长、个性得以充分健康的张扬和发展。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积极构建和谐活力校园,逐步形成优良校风校纪。课程教学(一)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我校严格按照县教研室的要求开展常规教学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在疫情期间,学校组织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常规教学中,学校对上课、学生作业及批改、辅导、测试、反馈等环节提出严格要求,教务处实行课堂巡查制度,线上成立校级领导、教务主任、教务干事为主的三级督查体系,随时关注教师教学情况。学校对所有课程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并指导和反馈,形成考核机制,考核结果运用到教师绩效考核中。(二)推动课改实现有效课堂学校每学期逐步开展“教师六项技能大练兵”活动,落实“结对帮扶”计划以及“青蓝工程”,大力培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完善教师梯队建设。以示范课、见面课、过关课等为途径,通过观摩、教研、实践、讨论、总结,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模式,教学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逐渐走出了“表演、作秀”的误区,教师的教学水平总体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学校通过考核确定优秀教师“过关”,“过关”后的老师指导1名未“过关”教师教学工作,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推荐过关课教师参加共同体和县级的“教学能手”、“教师六项技能大练兵”比赛。(三)强化校本研修管理学校把校本研修作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专门制定了《教师校本研修手册》,把理论学习、外出培训、校本培训、专题培训、自主学习、网络培训、外出教师返校再培训都作为教师研修内容。学校按规定将培训经费列入学校预算,落实每位教师每年不少于72学时的培训要求。如在本学期我校安排付世明、陈刚、马福霞、李晓娟、杨林、张媛、赵博娜、崔荣等教师先后参加了117人次培训,学校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本学期组织了课堂常规、部编教材培训、课标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榆林“全员培训”等校本培训,通过培训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发挥校本研修基础作用。三、教师发展(一)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管理学校融合“新样态学校建设”管理理念,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科学高效的管理网络。通过召开教代会、班子会,修订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章程》、《第八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办法》、《教职工请销假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和《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等各项学校规章制度,宏观调控学校管理、及时调整办学方向、主动解决学校及教师困难,切实为学校今后发展沉谋研虑。(二)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综合素质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建立健全中层干部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干部规范意识、创新能力和落实之功;加强班主任的理论学习,增强班主任工作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推进有效教学管理中的促进作用,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着力打造一支品行优秀、能力较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子队伍。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办好学校之本,为此我校重视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投入大量资金,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充分借助“三通两平台”和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三)提高教师专业成长1.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加强学习,阅读经典,提高修养。学校通过自学、培训、教研组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2022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校本研修,特别是每学期开展的“听、说、评、做”全员赛课活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为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年度我校在抓好课改和常规工作的同时,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发现并解决一例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本年度,我校共计划申报了4个市级课题。四、学校管理1.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学校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成立领导小组,夯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监管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食品饮水安全、设施安全和活动安全;借助各级部门力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配合各级部门对学校安全状况进行研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所有学生均参加校方责任保险、医疗保险;积极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活动,坚决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不法分子入侵、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重点区域悬挂疏散示意图,消防、安全疏散设备定期检查,确保正常使用。2.提升依法科学管理能力学校依法、依规制定学校章程,依据学校章程出台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汇编,装订成册,并根据教育发展变化及时补充修订相关内容,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探索形成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现代学校制度;每学期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积极开展“法制学习月”、法制主题班团队及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活动等,增强法治观念,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能力;认真落实《中小学财务制度》,严把财物的采买、登记、入库、领取等手续,规范财经行为,实行财务公开,帐务做到日清月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审工作制度,档案健全完整。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充分发挥德育阵地作用,深入贯彻1155德育模式,积极开展“五个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搞好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读书征文比赛、“12.9诵读”演讲比赛等特色活动;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委会,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将学生品德发展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期末记入综合素质评价手册。2.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我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教师工作热情饱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积极推进课堂改革,学生能熟练运用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等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3.开展实践活动,拓展视野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教体局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中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六、改善办学条件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继续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了学校公共卫生间楼顶的维修;围墙、体育设施、办公楼卫生间、综合楼卫生间等一系列维修维护及改造工作,做到保质保量、精打细算。努力加强了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的配备,为教学教育服务。进行了合理的校园布局调整,创建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不断加大了绿化、美化、净化的力度。七、取得的效益一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素质教育发展思路开展一系列活动,教育教学质量和全校师生素质明显提高,效果显著,得到了学生家长及上级部门的好评。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冷静地进行反思:如在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师德师风的建设等方面,还需我们去不断反思、不断提升。九、今后努力方向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按要求充实短缺设备,积极改善学校条件。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建设,开展系列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大力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走教科研兴校之路,不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接受捐赠自助及使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