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体育运动中心

定边县体育运动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9 17:06
单位名称 定边县体育运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指导管理全县体育工作,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业务范围: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群众性体育,实施国家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体育场馆、体育运动器械的管理和统筹使用,举办综合性运动会,组织参加省市运动会。
住所 定边县西环路二小区
法定代表人 高治翔
开办资金 1430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991.24万元 9701.71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体育运动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及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中心紧紧围绕“12365”发展思路,以打造“两区一中心”和建设“五个定边”为行动指南,以建设“体育强县”为目标,全体党员干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战略,群众体育焕发新面貌(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1.群体活动丰富多彩。4月份举办了“郡宝杯”定边县2022年毽球比赛,共有18支代表队参加,通过比赛让更多人热爱毽球,参与毽球,扩大了毽球的影响力;5月份举办了“郡宝杯”定边县2022年羽毛球比赛,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15支代表队的120余名羽毛球爱好者参加比赛,本次比赛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全县广大羽毛球爱好者参与全面健身运动的积极性;6月份,定边县“喜迎二十大、助力十七运、端午健步行、全民齐抗疫”健步走活动活力开“走”,500余名群众在全县7个广场集中进行健步走活动;“郡宝杯”定边县2022年钓鱼比赛开“钓”,有80多名钓鱼爱好者参加比赛;“郡宝杯”定边县2022年太极拳(剑、扇)展演活动开“演”,共有来自5个站点,200多名太极拳、剑、扇爱好者参加展演活动;“郡宝杯”定边县2022年跆拳道比赛开“赛”,共有来自全县各跆拳道培训机构的260名学员参加比赛;7月份,举办了定边县第二届教体系统职工运动会,共有19支代表队、1000余名教职员工参加篮球、拔河、疯狂转盘等三个大项的比赛;10月份,2022年定边县少儿速度轮滑公开赛在新体育场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各协会、俱乐部56名运动员参赛。这些赛事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加速推动我县群众体育运动高质量发展。2.市级比赛喜获佳绩。一是5月份参加了全民迎省运系列活动“交通银行杯”五人制足球比赛。本次比赛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经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二是8月份参加了榆林市首届老年人健身大会。其中钓鱼项目获得第一名,门球项目获得第二名,乒乓球项目获得第六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我县全民健身运动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二)制定出台指导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对我县全民健身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健康定边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我中心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革故鼎新,制定了《定边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定边县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在全县范围内正式颁布实施。(三)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10月份,举办了定边县羽毛球裁判员等级培训,来自全县各部门单位51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本次培训;11月中旬,举办了2022年体育爱好者技能培训(跆拳道项目),全县共有80名体育爱好者参加培训。(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不断满足全县人民健身需求,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体育发展平台。我中心在发挥好已建成的体育场地设施作用的同时,2022年成功申报并完成建设村级(社区)农民健身工程10个。(五)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0%;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达90%,我县健身设施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平方米,建成农民健身工程的乡镇15个,行政村121个,体育组织方面,体育协会12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91个,接受体质测试人数为1536人以上;体育活动方面,组织保障方面,全民健身发展均已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为1.5元。二、扎实推进体教融合,竞技体育呈现新气象(一)校园足球联赛成功举办。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乘着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举办的东风,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6月份,在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定边县第八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全县七个赛点,五个赛区全部开赛。本次联赛参与人数多,覆盖范围广,群众关注高,社会影响大,为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和体教融合做出卓越贡献,联赛共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个组别;设城区、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五个赛区,共29个赛点;有46所学校,77支球队,1174名运动员参加;近万人观看了比赛。(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绩突出。8月份,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我市成功举办。我中心输送的陈金鑫、赵臣卉、刘世林、何建辉、齐永强、胡娜、王宁宁、陈姝宇、杨鑫鑫等84名青少年运动员在男子赛艇、柔道、拳击、古典跤、跆拳道、女子摔跤、皮划艇、竞走、举重、空手道、越野滑雪、中国跤等比赛项目中成绩优异,共荣获金牌21枚,银牌19枚,铜牌14枚,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三、圆满完成省十七运火炬传递定边站任务,展示定边新形象2022年,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举办,这是榆林体育的一大盛事。为了让社会各界知晓省运,关注省运,支持省运,我中心根据市筹委会和县执委会的部署要求,统筹协调,高效推进,圆满完成了省十七运火炬传递定边站工作任务。四、统筹谋划未来发展,2023开启新征程一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1.组织好举办好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钓鱼、跆拳道、摔跤、轮滑等群众体育活动;2.举办好门球、太极拳、广场舞等老年人体育活动;3.举办好“一县一品”精品赛事(环千年盐湖山地自行车越野赛);4.举办好全县干部职工运动会;4.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群众性赛事活动。二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1.举办好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积极参加省市组织各类青少年赛事活动;3.举办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乒乓球联赛、羽毛球联赛,中学生篮球赛;4.推动幼儿围栏足球游戏;5.继续完善教练员、裁判员、体育后备人才库建设;6.发挥“奥体班”体育综合育人功能,深度推进体教融合发展。三是优化科学健身服务工作。1.做好社会体育爱好者、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等工作;2.继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高水平体育人才匮乏。目前我县体育老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特别是在体育专业领域里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专业人才更少,参加全省及全国性赛事并取得成绩的高水平运动员少之又少;基础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三级梯队建设不显著,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数量不足,这些因素制约我县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整改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条件保障。各乡镇、办事处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具体负责群众体育工作,提高体育队伍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加强体育干部的作风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并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二)公共体育设施不完善。近年来,我县体育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室内体育场馆太少,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城乡体育设施配备不均衡,农村体育设施与县城体育设施差距较大,导致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不均衡,制约我县全民健身运动的整体发展;国民体质测监测设备陈旧老化,不能给人民群提供更精确的健身指导服务。整改措施:健全投入机制。全民健身是终身体育,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办事处在每年年初制定计划时,列出全民健身工作专项资金,为本级所在地组织开展活动、进行培训、改善场地设施等提供财力支持。要加强成效评估和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支持和赞助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群众体育,着眼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让群众共享社会进步和体育发展成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