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3-29 16:59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鉴定、修复、保管;文物展览;历史文物科学研究;管理县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及文物点。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东湖路中段文化路西侧
法定代表人 董海兵
开办资金 994.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5.11万元 763.52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本年度我单位无任何变更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文物征集、鉴定、修复、保管1.多次与省文物局、省文保院和市文物局对接汇报,就青铜器修复项目结项验收进行了探讨交流,正在商议解决方案。陶制文物修复项目能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准备开始编制修复方案。筹划包装了血池遗址安防项目、水沟遗址安防项目和水沟遗址古城墙抢救加固保护项目,将按时序上报,争取立项。2.文物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我馆组织人员完成三级文物档案资料230多份。完成了馆藏珍贵文物《藏品档案》1200余份;对《陕西省文物藏品管理系统》中我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维护,并及时增加了近年新增文物数据。拍摄210件待鉴定文物高清照片750张;完成了馆藏61件精品文物的数字化影像采集工作。3.文物征集工作持续进行。征集社会流散文物4件;接收区公安分局移交涉案文物13件。五是做好文物认定工作。配合市公安局凤翔分局先后对东关清真寺、城关镇双轮磨村出现的古墓葬盗洞、铁丰村古墓葬盗洞、大沙凹村某村民涉案文物完成了认定工作。(二)文物展览1.免费开放优质化。我馆能加强博物馆展厅和周家大院讲解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能落实国家免费开放政策,除周一闭馆外,其余时间正常开放,据统计,博物馆和周家大院2022年累计开放近300天,接待各类公众、游客10.8万人次。2.文物交流高频化。按照主管部门“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论述指示,我馆积极参与文物外展交流活动。我馆精选15件馆藏文物,参与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3月25日在日本举办的《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精选6件馆藏文物,参与2022年8月31日至12月25日在杭州临平博物馆举办的《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2022年5月18日—8月17日在青岛市阳城区博物馆举办了《盛世芳华—唐代文物精华展》,我馆6件精品文物参展。精选3件馆藏文物,参与2022年8月3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在郑州博物馆举办的《繁星盈天——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精选19件馆藏文物,参与2022年9月9日-2022年12月11日在青岛市博物馆举办的《溢彩奇珍——法门寺地宫的惊世宝藏》展。我馆与陕西博骏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达成文化产业合作项目,利用“元宇宙”制作数字藏品,宣传凤翔文物。(三)历史文物科学研究1.为了加强凤翔优秀文化的研究阐释,深度发掘文化精髓和精神特质,我馆专门成立了秦文化研究办公室,做好凤翔蒙元文化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基础工作,《凤翔蒙元历史文化辑考》一书正在整理编辑中。2.加强学习交流。7月6日上午,我馆与灵台县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大家共同参观了《天下九州·唯雍其昌---凤翔历代精品文物陈列》主题展、观看了《秦风万里遇见你》历史宣传片,灵台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了解了凤翔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从远古文明到秦都雍城,从汉唐盛景到西府文化的历史衍变,深刻感受了先秦故都、雍城故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后大家齐聚一堂,共话博物馆免费开放、社教宣传以及文物陈列展览、安全防护等工作。本次活动促进了双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共享,为我馆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3.宣传教育特色化。一是组织开展了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5月17日下午,向学校师生赠送精品图书,组织师生观看该馆最新录制的宣传片“秦风万里遇见你”,举办文博知识讲座,介绍馆藏珍贵文物,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开展了投壶竞技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向广大师生普及文物、历史知识,也让师生们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巨大活力,大家对参观博物馆充满期待。5月18日,我馆在区政府门前开展集中宣传,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版面、发放宣传彩页、设置咨询台和开展瓦当拓片制作等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凤翔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使广大群众对该馆的认识更为深入;当天下午,凤翔区委办40多名同志走进该馆,开展“探寻雍城历史感悟秦人精神”文化系列活动,通过“寻觅·感悟”“追溯·明志”“体验·传承”三个篇章,该馆为参加活动的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历史文化课。二是宣传片《秦风万里遇见你》持续增温。去年我馆聘请专业团队,录制宣传片《秦风万里遇见你》微视频。该宣传片全方位展现了雍秦文明、凤翔文物的厚重与辉煌。2022年4月份,该片先后在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腾讯、爱奇艺、优酷等网络官方平台以及西部决策网发布,5月份,我馆与电影公司开展合作,利用其影视播放平台进行推广宣传,5月18日,正式受邀参加中国·河南第七届金童象电影节。5月27日,宝鸡日报专版报道《秦风万里遇见你》,全面报道了该片的拍摄过程,让广大观众充分了解了拍摄的困难与艰辛。该书配套的宣传画册也于今年10月与官大读者见面。三是7月份举办“剪个文物带回家”特色研学活动,参加活动的青少年深入了解凤翔出土的珍品文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剪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手工作品。四是做好“西府小曲展演活动”。春节期间,邀请糜杆桥镇西白村小曲班子在周家大院举办小曲展演活动3场次,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五是坚持开展线上宣传。先后举办“小葭讲文物”二十期,节气文化宣传十一期,藏在周家大院的民俗、砖雕故事、石雕艺术、砖雕艺术、凤翔传统美食、节日习俗等21期,微课堂系列六期,浏览观众近万人。(四)管理县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和文物点1.加强馆藏文物管理。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管护机制,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制度;督促保安公司开展月检查和夜间寻根打点,全年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各4次,5月底对所有灭火器进行了换粉、检修,确保了馆藏文物的绝对安全。周家大院7月份更换地下水阀一处,更换地下消防栓一个。2.加强田野文物巡查。制定了群众文保员管理细则,召开了文保员培训会,目前已收到群众日常巡查照片600余张,接到电话报告20多次。同时,我馆人员能检查开展巡查检查,全年出动巡查人员上百次。3.配合局机关,协助做好了西区排污管道、凤翔大道、科创新城、西凤酒城、秦凤路提升改造等项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亮点频现,户外宣传等重点项目高效化实施。2.文物安全工作态势良好,顺利实现第38个馆藏文物安全年。3.免费开放再上新台阶,在疫情影响下全年接待游客10.8万人次。4.社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走进博物馆等社会教育活动10余场次。5.对外宣传再上新台阶,开展线上公众号21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宣传方面效果显著。6.积极参与文物外展和馆际交流活动,全年参加文物外展活动5次,有力促进了凤翔的在外影响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专技人员业务培训有待加强。由于工作头绪多、业务杂,现有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亟待解决。2.受疫情影响,社会教育活动开展不够经常。(二)改进措施:1.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参加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不断通过专技人员业务能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文博工作队伍,提高整体素质;2.积极谋划并实施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坚持“走出去”,与学校、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文物工作精神,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埋头苦干,奋力争先,为我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继续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做好水沟遗址安防工程项目和血池遗址安防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继续推进青铜器文物修复项目、陶制文物修复项目和博物馆社教项目。二是抓好免费开放。按照上级要求,继续抓好博物馆和周家大院的免费开放工作。继续加大讲解员的培训力度,提升讲解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安全管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继续引进安保社会化服务。努力实现馆藏文物第39个安全年四是开展社教活动。加强馆校互动,开展基地教育研学活动,精心组织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社教活动。继续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通过博物馆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宣传凤翔精品文物和秦雍文化。五是抓好田野文物保护。抓好文保员队伍建设,做好文保员的培训工作。开展田野文物巡查,配合区公安局做好打击文物犯罪相关工作。继续开展文物征集工作。五是坚持文物外展。继续落实“让文物活起来”重要指示精神,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秦帝陵博物院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外展览。六是完成区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