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林草工作站

定边县林草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3-03-29 16:31
单位名称 定边县林草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森林资源保护;集体林区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集体林区护林员管理;林业科学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林木多种经营技术服务。
住所 定边县长城南街
法定代表人 陈文红
开办资金 1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3.24万元 205.2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2020年项目情况1、2020年白泥井镇金伊湾村网框林建设工程,主要栽植樟子松、新疆杨树种,总投资170600元。2、2020年乡村振兴(村庄绿化美化)项目,分为8个标段实施,总投资11885281.65元。3、2020年城郊防护林拓宽及森林公园连接线绿化工程分为7各标段实施,主要栽植垂柳、国槐、樟子松、侧柏、油松、臭柏、紫穗槐等树种。4、2020年生态廊道(通村公路)建设绿化工程分为四个标段,分别在红柳沟镇、白泥井镇、郝滩镇、油房庄乡、杨井镇、白湾子镇、樊学镇、张崾先镇实施,主要栽植新疆杨、国槐、垂柳等树种,总投资5317155元.5、2020年定边县林站林业综合体试验项目,在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栽植,主要栽植榆叶梅、海棠、盆栽经济林等苗木,总投资528500元。(二)2021年项目情况1、2021年乡村振兴(村庄绿化)工程分为四个标段,分别在新安边镇、郝滩镇、白湾子镇、张崾先镇、砖井镇、白泥井镇、杨井镇、石洞沟镇、堆子梁镇、安边镇、姬塬镇、盐场堡镇实施,总投资5283635.56元,主要栽植国槐、垂柳、香花槐、旱柳、樟子松等树种。2、2021年生态廊道建设(乡村道路)绿化工程分为五个标段,分别在盐场堡镇、冯地坑镇、白泥井镇、贺圈镇、姬塬镇实施,主要栽植垂柳、国槐、新疆杨、旱柳等树种,总投资7451716.45元。3、2021年红松推广实验项目在周南湾推广示范,总投资1711936元,主要推广红松、彰式松、班克松、白皮松、油松等树种的嫁接推广示范。2022年项目情况1.2022年风沙草滩区生态治理(网框林)绿化工程,在白泥井镇金伊湾村、衣食梁村实施,主要栽植国槐、香花槐树种9790株,总投资2554414.4元2.2022年砖井镇黄湾村示范工程正在实施中,主要栽植树种有油松、西梅、旱柳、山桃、山杏、侧柏、新疆杨等;冯地坑镇任塬村生态示范村工程对主要栽植白蜡、酸枣、山桃、山杏、仁用杏等3.2022年白泥井镇团结村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分为幸福院和2016户农户入户绿化工作,主要栽植丁香、连翘、红王子锦带、红瑞木、太阳李、爬山虎等苗木。4.2022年盐场堡镇森林抚育项目在二楼村实施,主要对枯死苗木进行清理后进行补植樟子松苗木。5.2022年郝滩镇大沙湾村灌木平茬工程主要对多年来枯萎灌木进行平茬更新抚育,亩投资100元。6.2022年新安边镇云杉造林项目,主要栽植云杉、山桃、山杏苗木16800株,总投资819208元,项目正在实施中。7.2022年廊道建设(乡村道路)绿化正在实施中8.2022乡村振兴(村庄绿化)、校园绿化正在实施中。9.完成了2015-2020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功臣的检查验收及兑现工作。二、工作的亮点(一)完成了2020年1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并顺利完成了落地上图入库工作,得到省市的肯定,效果明显。(二)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有3为同志在局务会上受到表扬,很是鼓舞士气。三、开展业务取得社会效益林业工程不仅仅是林业建设的一项生态工程,同时也是与“三农”精密相连的民生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既有利于政府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民众至上的执政意识,形成政府部门与农民的互动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精准扶贫、生态移民提供保障。森林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提供生态安全、就业机会、农村产业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通过退化林修复项目的建设的组织实施,增强群众保护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特别是植被的恢复、林分质量的提高,人居环境的改善,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生物多样性效益及景观效益。该工程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体系,满足人们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林产品和生态功能日益增长的要求。自然景观的形成,可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作之余,去欣赏大自然,陶冶情操,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获得大自然美的精神享受。当然,森林的社会效益还远远不止这些,其实际效益是难以估价的。项目的实施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爱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定边”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显著。四、存在主要问题(一)干部队伍老龄化我站干部职工年龄结构:30岁以下2人,30-39岁18人,40-49岁34人,50-56岁13人。近几年没有新的工作人员进入,大部分在岗人员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外出指导我县营林生产工作感到力不从心。(二)专业知识更新缓慢随着现代林业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技术干部具备电脑专业操作技能,由于我站人员年龄偏大,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技术人员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缓慢五、整改措施(一)强化干部队伍管理1、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开展以来,根据县纪委、林业局整顿方案,对照我站实际,审核起草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方案、学习计划、量化考核表等内容。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措施台账。组织全体干部领会精神,将自己与“四不责、一任性”对照摆进去,围绕“四比四争当”查找不足,有责改之、无则加勉,做到立改力行。2、在工作和生活中教育干部职工坚持做到利益面前,贫不起贪心、以常人之心,清心正行,善始善终,按照廉政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不办违背原则的事。严格按照原则办事,不徇私情,不看颜面,一视同仁,从严要求,谨遵“正人先正己”的古训,时刻提醒自己“打铁还需自生硬”的道理约束自己。3、业务上不断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林业方面的各种条例、规定、标准等,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工作,积极参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认真调查区域绿化的规划、设计等工作。(二)增强专业学习培训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提高建设“五个定边”奋斗目标,结合我站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要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让技术人员接受新的知识,开阔眼界,掌握超前的适用技术本领,更好的为大美定边贡献力量。。七、2023年计划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储备林项目入库有关政策,按照榆林市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方案及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有关要求,为扎实推进我县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乡镇上报储备林中、省、市林业项目入库的通知,结合市级要求,拟完成2023年以下工程项目。市级项目1、生态廊道定边县2023年乡村道路绿化工程,总长度73924米,总投资4706780元。2、重点区域绿化(1)白于山区综合配套高质量造林示范项目,建设地点在杨井镇杨井村、短涧子村,主要在南部白于山区通过反坡梯田、大鱼鳞坑整地,混交栽植刺槐、油松、山桃、文冠果、红梅杏、柠条、紫穗槐等山区适宜树种,配套建设防火通道、软体水窖、滴灌等基础设施,打造山区造林示范点。(2)校园绿化,主要对校园及校园周围绿化美化及景观提升改造,共涉及7所学校,总投资3118099元。3、“三林”提升改造(1)灌木平茬,实施地点主要放在近年来没有实施过得灌木林地内,对已经退化的柠条、沙柳等灌木平茬复壮。但平茬地块在“三调上”必须为灌木林地,且郁闭度在60%以上或保存株数达到初值密度的60%。根据乡镇上报入库前后及对实施地块写出承诺书的择优择重选择。(2)陕蒙边界防止二次沙化提质增效造林项目,建设地点在白泥井镇,主要在北部风沙滩区陕蒙边界通过退化林修复、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等措施,营造长度25千米,平均宽度2千米的防护林带,改善北部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4、美丽乡村建设砖井镇西关村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在砖井镇西关村,主要对砖井镇西关村及过境公路进行景观提升改造,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及景观。5、林业产业建设生态示范村,建设地点在张崾先镇贾塬村,通过营造经济林,增加农村产业收入,配套基础实施和景观提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二)中央预算内投资完成2万亩乔木造林,3万亩封育和5万亩低产林改造,共需投资5350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被榆林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2022年被定边县总工会评为先进集体。2022年被定边县妇女联合会评为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