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定边县委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心全意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服务。培养和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及党的理论骨干;培训、轮训党员干部、行政干部和党外干部及相关业务培训。 | |
住所 | 定边县邮电南巷1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志凌 | |
开办资金 | 14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定边县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64万元 | 18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定边县委党校.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工作举措、亮点及成效(一)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始终把握正确办学方向。一是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党校工作,每年专题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并给予最大财力支持,县委常委一班人带头到党校讲党课,指导党校工作,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开展。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全体教职工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的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阐释党的最新理论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坚决做到一切教学、科研和办学活动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认真开展县(区)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6月份,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评为“办学有特色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二)坚持用定边治沙精神铸魂育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一是打造具有定边特色的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定边治沙精神和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和中央党校在定办学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用党的宝贵财富和身边英雄的典型事迹研发新课题,创新优化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激情教学、体验教学,形成了独具定边特色的“一红一绿”教学体系。2022年,举办各类主体班23期,培训2853人次,其中科级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轮训班7期1640人次;“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色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党性实地研学锻炼活动2期92人次;“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色发展”驻村工作队员为民情怀实地研学锻炼活动3期175人次;“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色发展”两新组织开展迎“七一”实地研学活动1期48人次;定边县2022年发展对象示范培训4期267人次;基层干部“乡村振兴”集中轮训534人次;基层党建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班30人次;新录用公务员67人次。深入各乡镇、部门(单位)、企业、社区,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两会精神、陕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榆林治沙精神、新三风建设等内容,完成外出宣讲共47场(次),培训2350人次。通过开展集中轮训和送教上门,坚持精准培训,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全县农村“三委”班子全覆盖、全县基层党员干部全覆盖),全年累计5200人次。(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研咨政的力量显著增强。1.加强党校学科建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党校教学科研和定边县实际,布局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科研成果,并转化为教学案例。完成了陕西省党校系统第36次理论研讨征文任务,提交了8篇参评理论调研文章。其中高璇等两名同志撰写的《浅析新时代定边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边兵运工作及其历史意义》荣获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二等奖。完成全市党校系统第十一次理论研讨会征文工作,提交了8篇参评理论调研文章。申报完成2021年度榆林市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课题,经评选,获得了二等奖,完成了2022年的课题申报。组织专兼职教师就相关课题开展集中调研3次。2.深化科研咨政功能。打通与各行业部门的双向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部门的工作动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反馈给各部门。向县委决策提交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论文2篇。研究出台新形势下党校科研工作考核制度,对科研工作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四)坚持开放办学,党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注重整合干部培训资源,做好借力文章。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培训工作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县级党校无论在师资上,还是财力上,都比上级党校要稍逊一畴。为此,我们从本县的实际出发,一是“请进来”,诚邀省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以及各级领导到党校主体班课堂作专题讲座和经验分享,传统送宝,弥补了师资力量不足提升了教学水平和质量。二是“走出去”,每年都不定期组织全校骨干教师到乡镇、部门、企业进行宣讲,充分发挥政策理论宣讲“领头雁”作用。三是“教学基地化”,先后在石光银治沙展馆、白泥井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李守林治沙展馆、三五九旅打盐革命遗址等地建立了现场教学基地,以增强干部培训的效果。二是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外聘教师引进办学办法》,积极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和人才引进。2022年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委党校、市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师资班,培训人数10人次,另外参加线上培训班两期,学习二十大精神。(五)坚持从严治校治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在严以治校上,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修订完善《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校委会制度》、《教务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授课管理。教务室对授课老师从时间、内容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监督,实行每课一评,由学员根据个人感受对授课老师分项进行评价,促使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教学相长,提升了教学质量。三是在严以治学上,优化学习环境,投入4.5万元安装智慧党校系统,实行线上线下学员量化管理,上半年学员反馈的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县委党校牢牢把握新时代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通过对乡科级、村级和青年干部三个层面的教育培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员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中发挥名副其实的主渠道作用,对贯彻落实县委12365发展思路,提升我县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政治站位,更加自觉在服务大局中保持蓬勃朝气,踔厉奋发,勇毅担当推动定边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党校的智慧和力量。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年度,我校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师队伍严重断层,师资水平亟待提升;二是高质量科研资政报告不多,咨政水平低;三是教育培训特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2023年工作要点一是持续抓好主责主业;二是坚持抓好党的建设;三是做好新校区搬迁工作。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全力推进新校区工程建设,确保质量按期完工,按时完成新党校搬迁工作;四是不断增强师资队伍。2023年我们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再接再厉,踔厉奋发,不断提升我县党校办学质量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6月,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评为“办学有特色县级党校(行政学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