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党史县志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全县党史研究性地方志资料编排工作为宗旨。负责中共在商南各个历史时期活动的资料征集、研究、编辑及出版工作;负责全县革命遗址修复和保护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地方志文献资料;督促、组织、指导和依法检查各部门志、行业志的编写工作。 | |
住所 | 商南县东街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勇 | |
开办资金 | 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商南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59万元 | 0.4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南县党史县志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室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要求和部署,服务商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党史地方志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突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党史专题研究、部门及行业志书编纂、综合年鉴编辑出版、商南旧志校点、党史地方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党史业务工作。一是完成陕西党史工作二十年(2002-2022)成果登记表的汇总,并及时将著作类和专题类成果上报市党史研究室;二是制定我室《关于商洛市中共抗战、解放战争口述史料征集整理与研究工作方案》,及时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县老干局对接,摸清健在亲历者情况,认真做好口述史料征集整理与研究工作;三是对全县红色教育基地室内外展陈资料进行督导检查,对表述有误的及时进行指正修改;四是常态化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紧扣党史宣传育人这一主业,我室先后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县直部门、镇、村(社区)等多家单位为党员干部宣讲中共党史、中共商南历史,为各镇(办)村、县直部门发送宣传材料。先后为县直多个部门及镇村送阅《中共商南县历史》一、二卷,《土地改革》《商南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商南县剿匪斗争》《商南95年史略》《商南改革开放四十年年谱》《党史小故事》《中共商南历史大事记》《商南县志》《商南年鉴》等史志书籍600余册;五是积极为商南党史馆申报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商南县烈士陵园的展陈内容和解说词把好政治关和史实关,认真修改、审核把关;六是认真做好全市红色资源普查与研究利用工作,我室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落实,措施到位,精心组织,有序开展,对全县红色资源做好图片资料收集整理,建立健全红色资源档案,及时向市党史研究室上报红色资源普查工作报告和每处红色资源普查资料,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七是为有关单位提供党史相关书籍的查询或借阅。(二)地方志编修工作。一是持续做好二轮志书赠送与交换工作,为中省市地方志部门及商洛各县(区)、县内多家单位、全县县级领导及成员单位送阅志书1000余本,先后与宝鸡、铜川、安康等多个市县志书部门交换二轮县志及年鉴,学习先进经验;二是积极指导《县幼儿园志》的编修工作;三是指导农村多部家谱编写并陆续编辑印刷;四是完成了《商南年鉴》(2022)的编纂出版工作,年鉴编写更加精简、印刷质量更加提高;五是积极开展旧志整理校点工作,已对商南县首部县志明嘉靖《商略·商南县集》进行校注形成20余万字的校注初稿,启动清乾隆志的校注作;六是制定我室关于编纂《商南古树志》《商南名山志》《商南名水志》工作方案,做好商南历史文明传承,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为商南“四大名城”建设丰富精神文化内涵;七是配齐配强史志干部队伍,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和地情研究,加强地方史志编修力量,为党史专题研究、党史三卷本编写、三轮修志、地方史编写、指导各类志书编修储备人才,组建“史志专家库”,吸纳黄元雍、田光庆等23人为商南县党史地方志专家成员,积极为田光庆同志申报商洛市和陕西省地情专家;八是做好陕西省第二轮优秀志书申报工作,上报《商南二轮县志编修工作回顾》和《锻造精品佳志的有益探索》两篇文章;九是按照市史志办要求,对山阳县新一轮县志编修试点工作撰写并上报一篇理论文章。二、2022年工作成效顺利完成《商南年鉴》(2022)印刷出版工作,并呈送所有县级领导、县直各部门、有关行业部门和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反响评价较好。对商南县首部县志明嘉靖《商略·商南县集》进行校注,形成了20余万字的校注初稿。为推动党史和地情研究,加强地方史志编修力量,成功组建史志专家库,聘任黄元雍等23人为县党史地方志专家成员。(四)二轮县志被评为第二轮志书质量评定优秀成果。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抓得不够,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因驻村及疫情防控等工作需要,抽调较多导致业务工作人员力量不足;三是因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印刷经费不足,导致2022年年鉴未能按时公开出版;四是部门志、乡镇志编纂进度缓慢。整改措施一是采取周例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体研讨等形式,通过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抓干部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提前谋划年鉴工作,及时做好组稿、审核、修改编辑工作,2023年年鉴实现公开出版;三是积极指导志书的编纂工作,多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和各镇办指导工作,加快志书纂进度。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史志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讲政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唯物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史志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史志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二是有序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常态化做好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同时,加大革命旧址遗址的保护力度,争取使每一处革命旧址遗址都得到保护和标识。持续做好综合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为三轮修志工作奠定基础;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外出考察学习,积极探索地方史编修路径和方法,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支持,早日启动地方史编修工作;指导开展名镇志、名村志、行业志、部门志的编纂工作;开展读志用志活动,让志书进学校、进社区、进镇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三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干部的学习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史志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开门办史志,积极发挥商南史志专家库的力量,为党史地方志事业转型提质献计出力,更好地开展党史地方志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