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学生服务中心(佳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核、发放、回收工作;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后勤服务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5号(教体局窑洞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志江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万元 | 3.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一)全面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制定出台了《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认真开展了政治理论的学习,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决的实际行动,坚持不懈抓具体、抓深入,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上下工作。1.讲好红色故事,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一是聚焦重点集中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读原文、悟思想”专题学习,确保学习全覆盖。二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充分发挥“领头雁”示范作用,安排各干部分别领学,认真学习报告内容,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2.参观党史实践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先后赴延川梁家沟、米脂杨家沟和佳县神泉堡等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学习,激励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深入基层困难学生家庭,落实资助同时,在中、高考期间搭建爱心资助宣传专点,大力宣传助学贷款,学生资助政策并为考生免费发放矿泉水、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制定出台了《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查找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和任性用权等问题,通过问题整改、警示教育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有效推动,使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近年来佳县学生资助上访、问政、舆情零记录。二、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一)组织机构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苗少林佳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副组长:屈海军佳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成员:马志江佳县学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明银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雷明友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单位全体职工,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佳县学生服务中心,由马志江负责日常事务。(二)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把关,积极落实,实行公示制,建立专门档案;规范使用各类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提高资助工作的透明度,公示各类资助项目及受助名单。三、强化精准资助,落实资助育人(一)从学前到中职的资助情况我县全面实施了对适龄在园幼儿100%免除保教费政策。2021年至2022年累计发放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66.38万元,资助人数达1770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共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66.48万元,惠及4666人次。3768人次享受四类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助金额99.64万元。县财政严格按文件要求比例百分之百匹配资金,“一补”资金已全部下发到受助学生手中,无结余;普通高中共发放国家助学金74.625万元,惠及665人次。国家助学金现已通过银行卡的方式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中职共发放国家助学金13.575万元,惠及135人次。(二)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情况为了进一步发挥生源地信用助学货款的教育资助作用,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确保“应贷尽贷,好事办好”。2021年度,对1741名大学生办理了国家生源地助学货款,货款金额共计1415.52万元。2022年为我县1596名大学生办理了国家生源地助学货款业务,货款金额共计1580.94万元。做到无一名大学生因困难辍学或放弃学习。(三)中央彩票公益金及励耕计划资助情況为了使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2021至2022年共计拨付专项资金19万元,用于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路费。我中心通过本人申请、评审、公示,确定了320名贫困大学生为最终受助对象,其中资助省内院校录取的学生260名,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的学生60名,每人1000元,现已全部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中央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教育助学项目。通过本人申请、主管部门复审,最终确定78名教师为资助对象,共计资助金额82万元。其中重点资助2人,资助金额6万元,以“直通车”形式直接打入贫困教师的工资当中。四、强化财经纪律,夯实责任监管(一)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和高中教育资助工作监管。1、按照政策要求,认真做好资助对象的评审工作,严格履行程序、按章操作,保证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资助范围和标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保证资助范围不扩大、不缩小,确保公示名单与各“资助子系统”中受助学生名单完全一致。按照有关规定审核所辖区域受助学生信息,及时做好异动处理,保证资助信息准确无误,确保无虚假注册、套取、骗取国家资助资金等违规行为。2、严格实行资助卡制度,采取集中发放方式发放国家助学金;对于符合免学费条件的中职学生,严格按照国家免学费政策有关规定执行。3、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无截留、无挪用。4、建立健全受助学生档案库,加强学生资助工作档案管理,做到资料齐全、管理规范。(二)加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监管。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县级学生服务中心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操作流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预案等各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将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分开,关键岗位交叉监督设置,财务工作人员不存在不是在编正式员工、临聘和兼职现象等;2、贷后管理是监管的重点。学生提前还款流程合规,特别是提前还款资金按时足额划转至开发银行、不存在挪用情况。五、强化政策宣传,传递教育好声音(一)做实做细宣传工作,确保教育资助政策深入民心。我中心工作人员每年对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进行有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讲解,发放《致贫困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和《佳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货流程》几万份。组织人员深入学校进行政策宣讲,指导各学校利用晨会、班会、家长会等方式宣讲,同时,利用中、高考期间在佳中、一小和一中专场外对家长及考生散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撰写的《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高职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一览表》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货款预申请通知》几万份,使家长和同学们知晓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解除了他们无法负担学费的后患之忧。(二)利用佳县教育QQ群、佳县教育微信平台、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宣传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利用佳县教育QQ群将《致贫困学生的一封信》电子版下发各中心学校,及时张贴并散发到镇、村学生及全县学生家长手中。每年七月份,在佳县教育微信平台、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生源地信用用助学货款的相关信息,让社会、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家的有关助学货款政策。取得的主要效益。1、2022年我县对适龄在园幼儿100%免除保教费。2、2022年共发放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66.38万元,资助人数1770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共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66.48万元,惠及4666人次。3768人次享受四类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助金额99.64万元。普通高中共发放国家助学金74.625万元,惠及665人次。国家助学金现已通过银行卡的方式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中职共发放国家助学金4.725万元,惠及47人次。本年享受营养餐学生9542人次,资助金额386.85万元。精心组织,落实了作业本、学具和校服的配发工作。2022年共发放作业本38.43万本,发放金额85万元;发放学具13493套,金额9960元;校服2552套,金额31万元。为了使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今年核拨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路费。2022年中央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教育助学项目继续在我县开展。通过本人申请、学校初审、主管部门复审,最终确定39名教师为资助对象,共计资助金额41万元。其中重点资助1人,资助金额3万元。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贷款容易还款难”,目前本单位存在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收困难的问题。大学生路费补偿卡不及时领取的问题。财政局下拨资金不及时的问题。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单位通过打电话、QQ、微信、企业微信等网络平台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大学生能有充分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完善还款渠道,是还款方式多元化、灵活化。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通知督促未领取路费补偿卡的大学生及时领卡。积极与未取到卡的大学生联系。领导与财政局领导积极对接,安排好资金下拨事项。十、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认真做好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工作,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一)加强教育资助,不断提升惠民水平。开展好2023年度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做好学生作业本、校服和学具的订购发放工作。(二)加强后勤管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维修及食堂“明厨亮灶”工作。做好监管,保证“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高标准实施。着力改善餐饮环境,注重监控硬件设施的建设。创建文明宿舍,营造舒适、绿色、和谐的育人环境。佳县学生服务中心2023年3月07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