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县域乡村振兴、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农村能源推广提供服务保障。统筹推动全县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负责全县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人居环境、乡村产业、休闲农业、农村能源推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等项目建设及技术指导服务。 | |
住所 | 定边县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大楼7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益程 | |
开办资金 | 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7万元 | 1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一)党建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加强学习,以落实学习计划为要,在单位开展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重点学习中省市县各级党代会及文件精神;二是开展“人人上讲堂,个个做学员”活动,领导干部、党员、业务工作者都讲一节党课或者业务课,共计12次;三是积极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按时收缴党费工作。中共预备党员张淋云同志如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四是积极开展党员管理工作。做好流动党员、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的管理;五是做好党员的“三类五星”评定工作。按照新的“六个带头”评分标准开展“三类五星”评定工作;六是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组织干部参加局里及其他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七是积极创建“六型”模范机关建设。积极建设学习、服务、创新、廉洁、健康、和谐型“六型”模范机关,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良好形象;八是组织好每月的党员活动日。组织好党员主题活动日,做到每月有主题、有内容,丰富了党员组织生活。九是严肃开好组织生活会。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做到人员归位、思想回位、工作到位,以良好的状态、十足的干劲,开好头、起好步;十是认真落实每季度党建工作安排部署及党员思想汇报工作。采取党员口头思想汇报或书面思想汇报的形式汇报。十一是认真开展好“党旗一线飘,一线党旗红”活动,主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十二是认真开展好书记项目,组建党员田园突击队,大力宣传政策并狠抓落实。(二)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提升一是强化部署,稳步推进工作。制定党风廉政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计划,并严格落实。二是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5次,有针对性的对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显著提高。三是落实责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党纪国法。党员、领导干部强化自我约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四是认真做好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召开研究部署会及学习会议3次,拟定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方案,查摆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按期整改。五是开展好警示教育。通过观看反腐教育片、纪律检查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意识形态工作稳步推进一是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三是做好一岗双责,推动齐抓共管。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支部书记对党负责的态度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四是定期研判,把握工作形势。党支部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及时解决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五是抓好单位党员思想教育。以主题党日、集中授课、学习交流等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四)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齐抓共管一是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双亮”工作,以“亮、学、赛、督、考”为路径,深化干部作风整顿。二是完善学习制度、制定单位学习计划,通过学习,增强了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理论修养和决策能力。三是创建“五个过硬”模范机关,进一步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形成了“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良好作风。四是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严明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五)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扎实高效在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不发生到市赴省进京规模性聚集,不发生涉访个人极端行为、不发生因信访问题引发的各种负面炒作。(六)扫黑除恶工作不折不扣按照中省市县工作部署,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到位,逐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线索摸排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局党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七)疫情防控扎实有效统筹抓好单位和核酸检测点、隔离酒店、转运组、消杀组及包抓乡镇的疫情防控,严格落实核酸检测、佩戴口罩、门卫查验、人员隔离等各项制度。二、主要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八)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稳步进行2022年全县农作物覆膜面积为38.23万亩,农膜使用量为1862.5吨,回收废旧农膜1547.9吨,农膜回收率达到83.1%。(九)农田残膜监测工作科学开展对20个监测点位进行调查采样工作,共采集样品100份,并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彩页、悬挂条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精准实施对我县25个国控监测点位进行采样调查,每个点位样品采集包括土壤样品2个、农产品样品2个及环刀样品1个,将土壤和农产品样品移交检测。(十一)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继续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质量提升行动;二是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秸秆处理能力建设;三是做好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台账建设,为实现秸秆利用精准监测,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户的环保意识,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十二)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宣传指导工作积极开展多措并举做足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工作,协助完成国家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申报工作。全年累计发放宣传册11000余册。(十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固提升一是印发了《定边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等文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集中开展“清洁村庄·献礼二十大”百日攻坚行动和“干干净净迎盛会”村庄清洁行动;三是常态化开展督查指导工作,推进督查暗访、公开曝光、评估通报“三个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十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分类推进一是抓好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重点对2013年以来财政支持改造的卫生厕所进行摸排整改,发现问题厕所2555座,完成整改2555座;二是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市上下达户厕改造任务2500座,建设完成2509座;三是推进公厕建设项目。安排公厕11座,建成率100%。(十五)乡村振兴重点镇、示范村建设统筹推进一是白泥井镇产业提质增效项目。打造陕北田园综合体、创意田园小镇、休闲农庄、农业研学基地等多诉求目标为一体的白泥井特色小镇。二是白尔庄村产业提升项目。购置羊子1400余只,带动30户以上农户发展产业。三是油房庄村产业提升项目。购买肉羊830只,带动31户农户发展羊子产业。四是团结村产业提升项目。入股白泥井镇镇村经济联合体辣椒加工厂,辣椒加工设备试运行状况良好。五是仗房湾村产业提升项目。已购肉牛25头,产牛犊14头。(十六)农村能源安全监管永不懈怠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监管措施,规范监管行为,将安全隐患抑制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属地管理责任。三是排查整改,着力推进隐患排查,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广泛宣传,深入村组3次,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4200余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三、主要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严抓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2.统筹多方资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落实相关政策要求,促进我县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3.做足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等新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全社会支持乡村振兴和农业环保的良好氛围。四、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2022年,完成问题厕所整改2555座,完成户厕改造2509座,公厕建设11座。2、2022年全县农膜使用量为1862.5吨,回收废旧农膜1547.9吨,农膜回收率达到83.1%,该工作为保护土壤结构、土壤生态微环境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了标准化的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及运行机制,保证了监测工作长效稳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为掌握全县秸秆产生利用状况及区域分布特征,实现秸秆利用精准监测,科学决策提供依据。5、农村能源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宣传培训、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等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和谐安全的社会氛围,提高了沼气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消除了安全隐患,切实保护了农户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单位干部职工结构出现断层。2.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协调作用不明显,人居办工作人员不足。3.需对废弃或停用的沼气池进行填埋处理。六、2023年工作打算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3.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