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冯地坑镇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与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 | |
住所 | 定边县冯地坑镇政府所在地 | |
法定代表人 | 郭江丽 | |
开办资金 | 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9.35万元 | 72.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定边县冯地坑镇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基本情况冯地坑镇位于定边县西南白于山区,地理条件差,山大沟深,全乡共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500人,流动人口6481,本院现有职工17名(其中借调4名,在外学习1人,在职8名,有临时工3名,健康扶贫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16名。有村医5名。全院现拥有固定资产137万元,其中,村卫生室56万元,总建设面积656.9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626.9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30平方米。加强学习,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乡党委、政府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学习,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和奖罚制度,加强学习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本院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了学习有计划、工作有安排、有记录,妇幼工作、卫生防疫工作、安全工作、医保工作,公共卫生、乡村振兴工作,我们都以任务书形式下达专干,制定相关奖罚制度,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坚持抓重点,抓难点。切实维护主管部门的权威,做到了政令通畅,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三、社会经济效益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冯地坑镇辖区常住人口6500人,截止12月底全镇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131份,2022年新建电子档案录入36份;高血压管理档案454份,新增高血压患者档案37份;2型糖尿病管理档案59份,新增糖尿病病人7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档案21份,新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0人;老年人管理档案536份,免费体检359人次,老年人中医服务359人。截止11月底,居民健康档案(纸质版)与(电子版)建档率达到100%。2、健康教育:按照规范要求,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发放教育印刷资料13种,健康教育宣传栏42期(院12期,村卫生室30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次(院12次,村卫生室0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3次。3、预防接种:全年接种I类疫苗共141人次,未发现及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查验接种证的小学和幼儿园1家,查验率100%。4、0-6岁儿童管理:2022年全镇0-6儿童应管理:1208人,本年度0-6岁儿童接受1次及以上健康管理:1032人;新生儿家庭访视:建立手册48人:访视40人;满月儿健康管理:48人;婴幼儿健康管理:(3月龄44人;8、18、30月龄:216人次;6、12、24、36月龄:257人次。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611人次,0-3岁儿童:421人;中医保健277人/403次;高危体弱儿3人,随访管理3人。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调查工作,排查我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上报死亡数1人,无漏报。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本辖区总计管理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536人,已经免费为359位老年人进行了体检,同时进行了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对查出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了慢性病规范管理。体检率为81.8%。6.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主要是针对454名高血压患者和59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共计为454名高血压患者和59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体检,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随访的同时免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随机血糖监测,并针对辖区慢性病人群开展连续科学的健康评估、干预措施等,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我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共有21人,管理率为100%,规范管理21人,规范管理率100%,规律服药16人,服药率为76%,体检21人,体检率100%。8、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对村医的传染病培训,督促村医对个村村民定期宣传结核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相关防治知识。我科定期每月去学校进行传染病的督导工作,检查学校的相关工作记录以及晨午检记录。在重要的宣传日,去学校为学生进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培训。9、卫生计生监督工作:在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以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非法行医等工作出发点,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对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置,到镇及各村巡查非法行医,排查公共场所单位和个人;全年开展巡查4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0、中医药健康管理: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511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498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97%,0-36月儿童64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49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7%。11.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全年发现结核患者0例,发现疑似结核病0例。1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院已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个,辖区常住人口6500人,已签约3156人;辖区0-6岁儿童已签约124人,;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已签约536人;孕产妇已签约12人;辖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已签约454人;2型糖尿病患者已签约59人;肺结核患者已签约0人;辖区已确诊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签约21人;残疾人已签约279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已签约39人;农村建档立卡脱贫户已签约1265人,地方病患者签约0人。13、上措施、促成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全体职工努力工作,能尽职尽责,坚持上山下乡出诊、坚持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满足患者需求,受到群众好评。全年门诊就诊6237余人次(其中急诊105人次,出诊176人次,转诊162人),业务收入480906.92元(其中药品收入453643.86元,医疗收入27263.06元)。14、抓管理:(一)年初本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挂牌管理、制度管理、人性化管理,充分建立起激励和制约双重机制,提高警惕,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促进优质服务,改变面貌,促进文明建设,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彻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杜绝吃、拿、卡、要行为,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塑造单位良好的形象。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我院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卫生人员在岗率达到100%,无串岗、超岗、外出行医情况,有明确的岗位制度和考核制度,严格实施药品零利润销售,杜绝B超鉴定胎儿性别,未销售米非司酮类药品。(二)组织机构健全。认真学习城镇医保实施方案,大力宣传报销比例,落实政策,严把住院关,按时公示门诊统筹及住院金额,实行直通车报销,全年门诊统筹、门诊慢性病人及职工病人2847人,报销金额148142.17元,无住院病人。(三)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实行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新会计制度,收入全部上交县卫生局核算中心,上交现金32764.75元,严格遵守财经物价管理,报账实行3人签字制度,严禁高收费现象的发生,并及时做到上报各类表册。四、存在问题公共卫生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扎实。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加强对卫生院内部的管理,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续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和培训学习,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培训,开展好乡村医生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争取年底培训不少于四次。认真做好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坚持以自学为主,院内外相结合,短期学习与进修相结合的原则,定期组织全院性的业务学习活动,鼓励和支持在职医务人员接受学历教育,参加院外短期培训及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2、根据上2022年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查缺补漏,加强防疫保健工作力度,在防保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和人员。疾控工高基础疫苗的接种合格率和及时接种率;开展好结防、艾滋病防治工作;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同时做好上级下达的各种临时指令性工作。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技能,及时掌握各村孕产妇和儿童情况,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管理率,特别是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的管理。3、开展好医护质量监管工作,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加强医疗护理管理,健全和完善各项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狠抓医疗基础工作,重点抓好病历书写质量,处方质量,各类检查报告质量,查对制度,疑难危重死亡病人讨论、会诊制度,环节质量及各类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医疗质量控制,促进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充分发挥医疗质控组织的作用,在认真做好各科日常质量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定期对医疗、医技、药品、病案等进行监督、检查、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医疗质量稳步提高。4、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稽查、审计制度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核算,增收节支,开源节流,降低运行成本。严格控制各项非医疗性支出,办一切事情都要考虑到医院的实际和承受能力。5、提高服务意识,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病人就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完善服务措施,简化服务流程,加强导医服务及门诊窗口科室管理,规范服务用语。继续开展“满意服务,从我做起”,实施“首问负责制”,杜绝医生生、冷、硬、顶、推现象。采取各种办法简化和优化服务环节,缩短各种等候时间。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医患和谐关系。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合理检查,合理诊断,合理用药。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根据业务发展和职工生活需要,逐步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更新设备。改进工作环境,改善生活环境,简化工作流程,开展一些新业务,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