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三原县>
三原县信访局
三原县信访局
发布时间:
2023-03-29 11:24
单位名称
三原县信访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办理。
住所
三原县城关镇政府街县政府东一楼
法定代表人
谢红卫
开办资金
37.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万元
12.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信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情况。按照咸阳市信联办关于在镇街道成立信访联席会议的文件要求,我县下发了三信联办发(2021)05号《关于在镇(办、中心)建立信访联席会议机制的通知》,并成立了联席会议工作专班,对各镇办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目前全县10个镇、街道办已全部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构,联席会议运行情况良好。2、改革信访业务运行机制。今年以来,信访局以创建人民满意窗口为契机,积极推行倡导让群众“最多访一次”,不断完善对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简易办的工作机制,通过矛盾源头化解、联合接待处置、领导包案化解等措施,变群众“到处跑”为干部“代跑”,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约访,让群众“最多访一次”,甚至“不用跑”。2021年1至11月份,我局共接待来访群众230批2179人,与去年同期168批901人相比,批次和人数分别上升了36.9%和141.8%。其中赴省集访9批105人,赴市集访4批86人,来县集访78批1816人,来县单访101批132人。3、扎实推进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情况。认真受理网上投诉信访件,尤其是上级转送的来信、网上信访件以及省以上通过网上信访信息系统转送、交办的来访事项,以规范的程序,推动责任单位依法依规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截止目前,网上信访系统共办理网上投诉271件,其中已办结253件,18件正在办理中。省信访工作考核系统三率一占比情况:及时受理率100%;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省信访局信访部门97.5%、责任部门94.7%;国家信访局信访部门72.6%、责任部门69.2%;重复信访占比31%。“县长信箱”共受理信件705件,已办结695件,未到期10件,到期办结率100%。。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县长信箱”的快速办理、及时回复、妥善解决,受到群众的高度赞誉。4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我局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逐一解决和化解。在全国“两会”和其他重大活动期间,我局给各镇(办)、各部门共交办了156件信访事项,切实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2021年各镇(办)、各部门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10件,化解了94件,化解率85.4%。6、实做好重点时期信访保障情况。今年省市县“两会”和全国“两会”期间,我县提前谋划,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安排信访隐患排查、落实包保稳控责任、加大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力度和频次、加强驻省驻京驻市的接劝返值班力量等措施,实现了重要时段我县进京赴省越级上访“零”记录,保持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二、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乡镇、部门在信访人员配备力量不强,信访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二是遗留问题调处难度大。有些信访问题本身情况比较复杂,加之时间跨度长,经办人员变故多,调解处理增加了难度。三、改进措施。一是持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力度,往深往细往实走,确保矛盾隐患排查到位。二是加大《信访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依法信访理念。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在全县大力推广“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二是大力推进信访案件化解工作。继续坚持对重点信访案件定期梳理,及时交办,建立责任清单,跟踪推动化解,确保不留死角,努力实现信访案件清仓见底的目标。三是细化完善领导接访包案制度。深入推进县、镇两级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重点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加大各类信访案件的接待处理力度,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事项。四是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在全县大力开展信访基础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网上信访工作“三率一占比”,逐步完善阳光信访改革,努力实现“最多访一次”的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