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平利县>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敬老院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3-03-29 11:11
单位名称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五保供养、敬老院及残疾人托养工作的方针、法规和政策。承担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残疾人的托养服务,农村自愿入住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的社会代养。
住所
平利县长安镇梁家桥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柯炎培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平利县长安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4.83万元
149.4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2年5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平利县长安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定期为特困供养人员理发、检查身体,院内设有卫生室,派驻专职医生,护理员每天对特困供养人员的血压、体温进行日查,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为特困供养人员配发相应的生活用品,督促、帮忙特困供养人员日常洗漱,清洁整理居住房间,随时为特困供养人员修剪手脚指甲、理发,剃须,手把手教特困供养人员正确使用配置用品和生活用品设施;做好敬老院日常清洁工作,保证敬老院办公场所、特困供养人员寝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洁。(二)为特困供养人员提供文化娱乐用品,丰富他们的日常娱乐生活,同时用心组织特困供养人员参加义务劳动,整理公共场所、清除杂草等,透过劳动教育增加了特困供养人员之间的凝聚力。(三)按照县级部门要求及大多数特困供养人员的意见,及时制定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用餐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安管理制度、入住特困供养人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四)在院内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绩效考核的用人管人机制,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考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五)对所有财务进行登记造册,所有物品进行入库登记制度,落实专人管理。伙食方面,制定每周菜谱,按照季节性蔬菜品种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按照食谱严格核算,尽量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努力提高饭菜质量。资金使用方面,始终坚持勤俭办院的方针,对用量较大的原料和物品实行集中采购,最大限度节省资金,降低成本,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六)加强安全防范,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一是增强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二是规范供养人员用电用火行为,当班安保人员每日不少于2次深入院民宿舍及院内重点部位进行防火巡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定期组织院民、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演练;三是加强和供养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化解矛盾,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组织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开展1次安全大检查,排除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情况,院内危险物品规范管理情况(如刀具、钝器等),以及院民有无存放过期和不卫生的食物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信息通畅,及时掌握安全动态,消除安全隐患,全年共进行12次安全大检查。(七)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院把防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县民政局疫情防控要求,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严禁一切外来人员入内,要求在院老人非必要不出,谢绝一切探访活动,所有工作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14天一轮岗,返岗人员必须持48小时有效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上岗,从源头上杜绝可能的传染源,保证老人身心健康;做好防疫物资储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现有特困供养对象86人,特困供养人员每人每月生活费及电价补贴525元,护理费按照全自理每人每月175元,部分失能每人每月263元,完全失能每人每月438元三个等级按时发放,2022冬季取暖费共计43000元,所有特困供养资金使用透明合理.敬老院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可供150名特困供养人员同时入住,设施配备齐全,功能完善,现有工作人员共13人,截止2022年底共有特困供养对象86人。按照县民政局、医保局关于医养融合发展的有关精神和相关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本院特点的医养结合模式。率先示范,和卫生院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建立医养室,保证特困供养人员有病能及时发现及时检查治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农村特困供养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失能半失能老人逐渐增多,护理难度增大,护理人员严重缺乏,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定期对服务人员专业技能进行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二是敬老院于2019年中下旬建成,暂未安装娱乐健身器材,供养人员娱乐活动单一。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对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尽快安装娱乐健身器材。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做好日常化服务的同时,丰富供养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严格按照供养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继续做好各项服务提升工作。定期对敬老院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4、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敬老院安全、稳定、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