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韩城市> 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

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9 09:43
单位名称 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做好全市花椒产业发展规划。业务范围:全市花椒的种植、管理、采摘、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花椒的科研开发和深加工工作。
住所 韩城市新城区太史大街中段政府大楼
法定代表人 朱宏伟
开办资金 1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韩城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5万元 24.7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以来,我单位在韩城市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科技下乡,持续夯实产业基础。一是引导椒农树立绿色有机种植理念,先后设立花椒绿色生产示范基地6个,完成有机产品认证1000余亩,有机转换认证1890亩;建立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区2500亩(核心区500亩);指导建设优质花椒苗木繁育基地200亩、优质花椒芽菜栽植基地300亩;开展并完成花椒产品安全监测20批次,土壤检测9批次。二是常态化花椒管理技术培训工作,全年举办花椒管理技术线下培训会51期,线上网络直播5期,《花椒科技大讲堂》录制40余期。电视新闻媒体宣传报道31期,报纸媒体报道4期,美篇技术宣传13期。累计下乡600余人次,培训5000余人次,技术指导10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0余份,完成花椒低产林低效林改造5万亩。三是加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城花椒试验示范站建设。目前基础建设已完成。(二)主动作为,保持产业发展优势。“黄盖”花椒顺利通过陕西省林木和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孟一沟、鸿顺翔及向峰合作社成为陕西第一批获得国家有机认证的品牌。发布《红花椒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和《花椒籽油》国家标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初显成效,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试点研究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三)发挥优势,打造科技服务平台。依托科研团队优势,打造集花椒科技服务中心,全年接待各级政府部门、涉农单位、企业等参观百人以上。9月15日我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上成功揭牌,成为全省首家花椒科技馆。(四)调研走访,做好助企纾困服务。定期深入包联企业,了解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及安全生产情况,摸底存在问题,梳理发展思路,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五)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品牌保护。规范“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使用,累计受理286家,发放证件245家。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职能部门组织召开市场规范专项整治座谈会、花椒市场规范经营观摩会,组织宣传车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市场专项整治宣传。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加强合作交流,“云空间”携手川陕滇,共话产业发展未来;接待民进韩城市委会带案视察花椒产业发展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来韩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二是积极连通上下,主动履行中国经济林协会花椒分会职责,圆满完成花椒分会纳新及2022年会召开事宜;发挥行业部门职责,指导韩城市花椒协会开展理事纳新及换届工作。三是精心谋划组织,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五省(市)花椒产业联合体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2022第七届韩城花椒大会”,扩大了韩城和韩城花椒产业的影响。2.经济效益:2022年全市花椒产量3500万公斤,三产产值突破40亿元。同时以花椒大会为桥梁,线上线下共签订大红袍花椒及系列产品购销协议超过1.5亿元,有机花椒生产基地建设协议500亩,我市涉椒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新希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收获颇丰,喜讯连连,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椒园树龄老化,领先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产品研发不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销售模式传统,花椒品牌保护力度不够。整改措施:加强花椒基地建设,倡导嫁接苗建园,推广绿色、有机花椒标准化栽培技术;支持涉椒企业延链扩能,加大研发;加大花椒品牌宣传,规范市场管理,谋求多种销售渠道,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市场环境。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设计韩城市花椒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二是持续开展花椒管理技术培训,引培高品质花椒良种,培养椒农标准化和有机化种植管理意识。三是加快推进西农大韩城花椒试验示范站建设。四是支持精深加工涉椒企业强链补链,引导涉椒企业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向中高端化发展。五是加大宣传推介促销力度,推动韩城花椒电商升级,推动五省(市)战略合作长效工作机制良性运转,筹办2023第八届韩城花椒大会。六是加强“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和新包装的使用管理,定期开展市场规范专项活动,加大品牌保护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