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滨区> 汉滨区瀛湖中学

汉滨区瀛湖中学

发布时间: 2023-03-29 09:42
单位名称 汉滨区瀛湖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汉滨区瀛湖镇阳坡村
法定代表人 唐明军
开办资金 1288.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5.53万元 2382.9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聚焦立德树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一是始终把德育摆在首位。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支部书记讲党课、团队课、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师生瞻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新团员走进“牛蹄岭战斗遗址公园”举行入团仪式、党员教师参观旬阳红色革命遗址等活动,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汲取奋进力量。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活动,讴歌人民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二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模式初见成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教研教改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了协同育人新模式。努力形成“学校处处都是育人的课堂,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新局面。上好健康教育课,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心理健康教师培养,充分利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三是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施教,凝聚向上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坚持“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激励人”,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激励性和导向作用。开足开齐课程,强化体育健康工作,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三常规两细则”,夯实教育教学目标主体责任。2.坚持从严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慎终如始,常态化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按防疫指挥部门的要求,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严格做好校园内外环境消毒消杀,充分储备防疫物资,持续开展师生健康状况监测,落实好晨午晚检、体温检测、因病缺课学生追踪制度。做好季节性传染病防治,确保校园的“一方净土”。做好校舍卫生管理和师生饮食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安全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3.坚持严管厚爱,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加强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汉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行为“十严禁”》、《汉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行为“十不准”》,进一步健全并落实教育、管理、考核、监督于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行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培养”机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克服了职业倦怠,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激情,增强了教师的精进精神。二是切合校情实际,优化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持续推进“师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的强师计划,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师全员专业化成长为目标,通过国培、省培、远程培训、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高级研修等形式,加大了“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强化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学科专业技能,提高了薄弱学科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涌现出一批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三是关心关爱教职工,用心做好服务,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做教师依法执教、依法施教的坚强后盾。4.持续做好控辍保学,确保教育帮扶取得新成效。关爱特殊群体,始终把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实施目标责任制,抓实抓好辍学失学劝返工作,确保控辍保学取得新成效。建立好留守儿童、三残儿童等教育关爱专档和结对帮扶工作,做好家校联系、结对帮扶和送教上门等工作,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和惠民工程,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确保了控辍保学取得新成效。5.加强财务自查内审,做好后勤服务保障。严守财经纪律,坚守财务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办区政府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成立了校务公开监督小组、财务稽核领导小组和物品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财务监督和自查内审。深化校务公开,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完成了旧餐住楼维修改造和综合楼后挡护卸载加固维修工程,加快推进新餐住楼消防工程建设,并于年底通过验收,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围绕学校发展大局,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大力改善师生在校学习、办公和生活条件,切实做好教学一线的后勤保障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教师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敬业精神空前增强,校风学风明显好转,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团队意识显著提升,师生主人翁意识增强,共同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出智出力。3.教研工作成绩斐然。五篇教学论文推荐市区获奖,其中市级获奖1人,区级获奖4人;1名教师推荐市上赛教获奖,2名教师分获市、区级“教学能手”称号;1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1项市级课题顺利立项。4.被共青团安康市委评为“安康市中学示范团校”,七名学生在共青团安康市委、安康市少工委等五部门联合组织的“全市第十七届少儿书信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5.教学成绩显著提升。初中质量检测各年级成绩总体稳定、位次靠前;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实现三连升,2022年首次突破100人大关,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师生共读共写共成长在全体教师中没有达成共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工作热情没有得到有效激发;教研实效性不强,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养成教育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巩固和拓展。2.改进措施:在师生共读共写共成长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努力提高全体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激情,促使教师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抓好教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以教研促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巩固养成教育工作成果,拓展养成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使其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四、下一步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党建、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持续做好安全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做好“五项管理”、“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积极落实中考体育改革,认真谋划新高考改革工作;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度,被共青团安康市委评为“安康市中学示范团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