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喜河镇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理疗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 |
住所 | 石泉县喜河镇王家庄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梁国亮 | |
开办资金 | 608.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5.34万元 | 530.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2年12月变更登记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全面落实各项医改工作任务。合疗统筹工作规范运行,覆盖率达100%;(二)认真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全年,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率达100%;(三)分级诊疗工作有序开展,全年镇转县级90人次,村转镇级26人次;(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严格执行集团化管理模式,全面落实集团制定的人事、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各项管理机制和薪酬制度。(五)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按时组织开展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培训与考试,确保人人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全年镇村两级医疗机构无医疗纠纷及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六)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开展情况。1、免疫规划:2022年开展了春秋两季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半年各开展适龄儿童摸底调查,每季度开展0-6岁儿童卡册整理工作,常规接种2543针次,接种率98.5%,各接种点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接种资料齐全且符合预防接种规范要求。2、健康教育:制作宣传材料3万余份,发放26447份;累计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530份,2208小时;制作更换宣传栏113期;结合卫生宣传日共开展宣传活动10次,受众4064余人次;针对癌症、肿瘤、慢性病患者、住院病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开展了个体化健康指导300余人次;3、慢性病及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管理慢性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25人(其中高血压1134人,糖尿病312人,严重精神障碍79人),确诊患者实行季度随访、康复指导,随访6100余人次。高血压管理率36.3%,糖尿病管理率26.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89.25%。4、老年人管理:共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450人,已完成体检1841人,体检率75.1%,根据体检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指导指导。5、中医药健康指导:共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450人,对1750名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中医药健康指导,完成比例71.4%,共管理0-36月龄儿童170人,对128名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完成比例75%。6、孕产妇保健管理:2022年(截止11月30日)我镇共有产妇20人,活产20人(男12人,女8人)。孕妇女摸底20人,共早孕建卡20人,产后访视20人,高危孕产妇管理11人,各项指标均达100%。7、0-6岁儿童健康管理:全镇共有7岁以下儿童327人,截止全年儿童保健覆盖325人。5岁以下儿童198人,3岁以下儿童135人。为辖区内6-24月龄农村户籍儿童共发放营养包83人,555盒。8.卫生监督协管:建立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巡查台账(供水单位2所、医疗机构16所、公共场所8所、学校4所),共计30个卫生协管巡查对象,完善工作资料,每季度进行了日常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约120余次,对存在问题的巡查对象下发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指导意见书41份,责令限期整改,配合县疾控中心完成了2次农村饮用水采样、送检工作。9.计划生育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是60对,120人,已建档61对,122人,已检查61对,122人,任务完成率100%,系统信息录入率和管理率分别达100%;发放避孕药具152人,随访率为100%。10.传染病及肺结核管理:2021年门诊和住院共计诊疗12419人次(其中:住院487人次),发现丙类传染病4例(水痘),已通过网络直报,新发肺结核7例,已纳入管理,大疫情网络追踪2人,可疑肺结核推介转诊36人。(七)健康帮扶工作成效显著。按照一户一档建立帮扶档案,贫困人口签约建档率和服务率均达到100%,并完成量四次入户随访。(八)疫情防控工作情况:1.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2.规范发热患者就诊流程。3.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定期核酸检测。(1)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全年为辖区内医院、敬老院等重点人员免费核酸采样;对辖区居民实施“应检尽检”、“愿检尽检”。(2)从严加强住院病区管控,病区设置有过渡病房,新收入院的患者先安排在过渡病房,对其进行核酸检测,待排除核酸检测阳性后再转至常规病房进一步住院治疗。(3)加强公共场所环境核酸检测,对村卫生室、村活动室、敬老院等公共场所门把手、桌面等物表进行定期核酸采样送检。(4)从严加强返乡人员管理。镇村两级医务人员协助政府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管理,对中高风险地区反乡的人员由卫生院派救护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镇村医务人员负责对居家隔离人员实施体温监测,健康指导,核酸采样送检,有效降低输入性疫情风险;(5)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1月15日,我镇共接种新冠疫苗23326针次,接种过程中无异常或不良反应发生。(九)利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契机,自筹资金26万元,对门诊住院综合楼外墙进行了整体修缮、墙面采用真石漆粉刷,并对门诊科室布局进行了调整,对诊疗区域内医护办公、便民生活设施进行了装修改造,使诊疗区域内科室布局更加合理,便民服务更加人性化,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同时投资两万多元,对树林农村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阁进行了装修改造,既美化了卫生室环境,又提升了中医文化内涵。(十)按照上级要求,我院2022年度申请创建老年友善医院。通过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就医体验、购置相关设备等措施,目前我院创建工作已按照标准通过了县卫健局的初验,正在等待市上复验。(十一)注重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度我院选派一名中医人员参加市卫健局组织的中医技能培训,并多次派人参加县中医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我院内部也定期组织各项卫生方针政策、核心制度、疫情防控知识、院感控制、业务技能等相关培训。为提升医务人员自身能力水平打好基础。(十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以开展“学党史”.“行风教育专项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了支部和活动阵地,按时组织党员干部强化思想教育,狠抓工作作风,营造出浓厚的活动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诊疗情况。2022年全年门诊就诊共计11932人次,住院共计534人次。较2021年相比,门诊人次增加151人次;住院人次减少46人。(二)业务收入情况。2022年全年医疗收入2452214.55元,其中门诊收入1571085.01元,住院总收入881129.54元。较2021年相比增加310696.96元,增加12.7%,(其中门诊收入增加328107.35元,增加20.9%,住院收入减少17411.19元,下降2%)。门诊药占比为58.04%,下降9.2%,住院药占比为49.9%,上升0.4%。(三)全镇开展的十一项基本(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各项目指标均达标,有效促进了公卫与医疗、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深度融合,已基本形成了防治结合的格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一)业务用房紧缺,制约医院发展。喜河镇中心卫生院现有医务人员31人,用房面积共计2275平方米,除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业务工作外,还要为31名职工提供用餐环境和住宿用房,业务用房出现极度紧缺,目前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占用的是职工周转宿舍,用房紧缺已成为制约卫生院发展的瓶颈。(二)医疗质量管理薄弱。目前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这主要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在质量控制方面缺乏学习和自我约束的主动性,科室负责人对医疗质量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医疗质量控制没有内涵。(三)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仍不够科学,不够完善,不能充分调动少数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要体现在部分被动接收业务的临床科室和公共卫生科室方面,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四)村卫生室管理不够规范。近两年因为疫情防控和健康帮扶工作量较大,影响了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导致部分村卫生室业务退化,工作成绩下滑,这主要还是卫生院相关业务科室对村级的管理经验方法不足,督导力度不够,工作要求和质量把控不严造成的。改进措施(一)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医院诊疗环境和职工生活环境。(二)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质控内涵,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三)严格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取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使基层医务人员能够奉献在基层,扎根在基层。(四)按时组织村医学习各类卫生方针政策、医疗知识及公共卫生项目知识,每月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村执行医改政策、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规范检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限期整改,确保村级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及时兑现村级服务经费,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强人才培养,通过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赴上级医院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更新管理机制,鼓励各科室积极开展新业务.新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二)加强对村卫生室监管考核力度,不断完善镇村两级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取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逐步改善乡村医生福利待遇,织牢镇村卫生健康服务网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号:77699386361092211C2101有效期:2022年04月27日-2028年04年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