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平利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平利县城关镇月湖南路 | |
法定代表人 | 田东 | |
开办资金 | 46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平利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16.23万元 | 10634.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平利县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9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平利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疫情防控稳步推进。持续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精心安排部署,抓严抓实抓细各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措施,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优化措施以及现阶段等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做好院感防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资源储备、重点人群管理等各项工作,全年无院感事件发生,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二)综合医改全面深化。一是完成首批122人编制备案制工作,充分调动了医院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了部分人才流失;二是按照《平利县紧密型医疗卫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要求,与5个乡镇卫生院组建医共体,通过建立双向转诊、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区域“资源共用、风险共担、成效共享”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便于群众就医,中医院总院多措并举,全力帮扶乡镇卫生院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县域就诊率稳步提升;三是积极配合医保预付制度改革。精准掌握医保政策和医疗业务,研究足额支付政策,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尽早实现90%患者不出县,努力达到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三)服务能力加速提升。一是全力抓好医院提能改造工作。医技楼已改造完工投用,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以及大型医疗设备正在加速采购中,预计2023年二季度前投用;二是重点专科、新增科室建设稳步推进。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今年共选派专业技术人员20人到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一般性人才培训106人,“五大中心”创建、新增科室建设稳步实施,为科室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二级甲等医院复审顺利通过。严格对照二甲中医医院标准要求和各项指标,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022年7月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四是医疗业务稳中有进。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以“等级评审”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各项医疗业务、护理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医保“四合理”制度规范执行,多措并举,促推医疗质量稳步提升。五是财务管理规范运行。巩固提升“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规范采购、规范管理、规范使用、按期审计、台账真实,各项工作平稳运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利县中医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全民制事业单位,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每一位就医患者当成亲人一样对待,不断从细节上增加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不仅取得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效益节节攀升。(一)设立导诊台,提供水杯、纸巾,实行残疾人、孕妇、现役军人、70岁以上老年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对危重患者设立了先就诊后挂号、先抢救后交费、先住院后办手续的绿色通道,启动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为民服务的惠民政策,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二)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医共体建设等方式,积极开展大型义诊义治、健康宣教、送医送药、免费残疾评定等活动,切实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暖心的医疗服务。(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轮流选派医、药、护、技等骨干人才赴省、市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大大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临床诊疗和护理水平。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培训,不折不扣落实医保政策,让群众得到实惠。 2022年,县中医医院门诊人次185485,同期增长12.08%;出院人数9692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9%;手术台次1335,比去年同期增长4.05%;平均住院日7.91,同期上浮2.20%;床位使用率0.83%,同期增长7.83%;药品占比43.48%,同期上浮1.19%;医疗业务收入6303.04万元,同比增长2%。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医院发展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近几年受疫情防控、艾家湾滑坡等诸多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一定程度制约了医院发展。二是医疗环境有待改善,大型设备未采购投用、项目建设影响便民措施的实施,群众就医体验有待加强。三是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新增科室和“五大中心”建设缓慢,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缺乏,缺乏高精尖技术人才。(二)改进措施。一是倒排工期,狠抓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主管部门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抓好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以及大型医疗设备采购,确保2023年二季度前完成投用。同时,严守纪律红线,确保所有程序合法合规。二是抓住重点,改善就医体验。加快完成项目建设的绿化环境、停车场规划、中医药文化园建设以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多措并举,全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定期开展医务人员培训,举办学术交流会,每年选送医、药、护、技等专业技术骨干到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多渠道多范围引进紧缺型人才,持续推动新增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五大中心”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再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当前“防重症、防死亡、防大规模感染”不动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疫苗接种以及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救治等方面的能力,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局、县防控办等上级部门要求,落实落细各阶段疫情防控措施。(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和大型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力争在2023年二季度前全部完成投用。项目建成和设备投用后,将快速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条件,为重点专科建设、发挥中医特色、培育高水平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充分发挥医共体总院牵头作用,加速完成“五大中心”、新增科室、重点专科建设,不断提标扩能,持续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持续推进人事编制备案制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议将备案人员养老保险纳入与在编人员同等管理,真正实现同工同酬,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确保留住人才,促进工作;二是加大力度引进人才。继续坚持每年公开招考、专科生、本科生招聘等方式,为医院补充优秀人才。对紧缺性人才,适当放宽招录条件,争取更多的新鲜血液;三是强化措施培养人才。拟定2023年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持续选派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三级医院进修学习,邀请对口帮扶单位三级医院来院讲座、查房、手术以及业务帮扶指导,建立友好协作联系。(五)持续加强医疗业务工作。坚持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导向,以国家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和2022年二甲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为抓手,持续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诊治能力,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拓宽医疗技术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25544261092611A2101,有效期限:2019.1.1-2023.12.31)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登记号:M6129264710000005,有效期限:2022.10.1-2025.9.30)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10月10日,江苏武进区医院捐赠防疫物资,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12月22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捐赠防疫物资,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