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科技和经济发展局

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科技和经济发展局

发布时间: 2023-03-28 15:28
单位名称 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科技和经济发展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建设项目稽察;经济管理;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静泉村商丹园区管委会
法定代表人 贾小成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48335.62万元 2493969.81万元
网上名称 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科技和经济发展局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根据业务范围开展的工作情况:(一)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亿元,同比增长8.4%;完成工业总产值178.4亿元,同比增长10.7%。(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高新区共实施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116.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44亿元,1-12月份完成投资30.19亿元。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13个,年度计划投资20.72亿元,1-12月份完成投资20.77亿元,占年度计划100.21%,省级重点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7.66亿元,1-12月份完成投资7.66亿元,占年度计划100%,比亚迪单晶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基本建成投产,海恩新材料电池产业园三期氟磷酸钒锂正极材料车间主体完工,秦岭云大数据中心、陕西国蜂蜜水大健康产业园、商洛陆港铁路线改扩建、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高新区标准化厂房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政务服务人员能力素质;积极推行“上门服务”,主动走进企业提供事项办理指南并现场审查申报资料;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早餐会,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等方面困难问题。二是积极申报中省资金,今年共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7个,陕南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0个,产业结构引导资金1个,亚洲银行贷款项目1个。三是打造优质发展环境。制定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区二十一条措施,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做好减税降费、规范市场秩序等重点工作,为19家企业减免房租156.8万元,为6家企业办理各类退税1.6亿元,协助企业申报专项资金22407万元。(四)科创工作深入推进。成立了商洛高新区秦创原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秦创原(商洛高新区)孵化器,与市科技局签订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共建协议,挂牌成立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孵化器。与商洛学院签订共建大学科技园合作协议,打通了科研人员到企业家的通道,8个商洛学院博士团队创办企业,入驻秦创原商洛高新区秦创原孵化器,配套出台了高新区首个科技服务高企奖励政策。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新建孵化载体1个;申报省各类科技项目10余项;新增科技中小企业8家,高企复审1家,技术合同交易额2485.8万元,落实开发科研助理岗位2名。(五)市场培育持续增强。建立高新区重点项目和“五上”企业培育库,加强动态监测,实施“一对一”帮扶,确保及时纳统、应统尽统。截止2022年12月我区“五上”企业共3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1家,有资质建筑企业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限上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企业3家;全年固定资产新入库项目13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5.7亿元,目前在库项目共计42个,其中工业项目32个,服务业项目5个,地产项目4个,基础设施项目1个。(六)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开展4次地铺式排查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责任企业做到立即整改。累计排查企业72户次,发现安全隐患52个,对存在隐患的企业下达整改单17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针对企业疫情防控情况,成立了企业防控领导小组,设立检查站(点)28处,确定35名包抓责任人包抓33家企业,累计印发中省市及园区防肺办等文件25份,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10余次,下发各类通报、文件等宣传资料200余份,未发生一例感染病例。二、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1.积极争取项目及资金。申报陕南发展资金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亚洲银行贷款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等19个。拟争取陕南发展专项资金、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省重大项目前期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工业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22407万元。2.积极为企业申报荣誉。支持林强电缆申报认定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君威农贸、天士力药业、香菊集团、海恩新材料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香菊集团、林强电缆、美恒科技参加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评选;高德公司获得省级公共服务平台认定;君威农贸熟制板栗仁、商丹粮油小榨菜籽油获得市级“康养特色产品”认证;香菊集团、天士力药业获得市级“平安企业”创建;海恩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列入陕西省重点新材料目录。3.“创一流,夺红旗”成效显著。筹备了全市第一季度秦岭云大数据、第三季度钒储能电池项目开工仪式、第四季度全市项目观摩活动。给比亚迪解决杆线迁移,为公司节省880万元;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积极推动整车生产线落户商洛高新区,打造一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三、存在问题一是园区承载能力不强。园区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受土地、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产业集约化不高,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不足,循环经济产业水平仍处在初始阶段,交互循环发展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二是项目支撑力度不够。项目储备不足,推进困难,尤其缺乏大企业、大项目等实力雄厚的行业巨头对园区进行拉动,增量仅靠原有企业增资扩产,使得园区缺乏新经济增长点。三是企业服务有待加强。园区职能还不健全,企业注销、用水、用电、用气、纳税、金融、社保等业务均无法直接办理。园区无税务、银行、金融等机构,相关政策不能应享尽享,助企纾困力度不够。四是创新能力还需提升。区内传统企业较多,双创载体数量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大,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人才匮乏,人才引不进、留不住,致使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滞后,科技成果研发速度较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对招商签约项目加大跟进力度,确保早落地,早开工。对已开工项目严格落实包抓责任制,推进秦岭云大数据中心、国蜂大健康产业园、高新区标准化厂房、海恩电池产业园三期、高新区绿色建材基地等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树立以“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瞄准中省专项资金等投向,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中省计划盘子,依托各类中省资金,拉动更多社会有效投资。聚焦三大产业集群,围绕补链延链谋项目,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确保项目推进后继有力。二是优化企业服务。对停产半停产企业,积极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为企业谋划新项目好项目,并通过银企对接会解决企业融资,寻求各大投资公司以股份形式注资等方式化解资金问题;对产能未有效释放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全面核实原因,实行“一企一策”,帮助商洛比亚迪、天士力、君威农贸、林强电缆、商丹粮油、天野新材料等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融资、招工、销售等方面的困难,确保企业尽快达产达效;对于大企业大项目,借鉴比亚迪专班经验做法,力促香菊药业、天士力、海恩新材料等在明年提质增效,逆势增长。继续推行包抓企业机制,力争盘活君威数字经济产业园、跃迪遗留厂房、正太新能源、中小企业孵化园等空闲厂房,为高新区注入崭新活力。三是推进科技赋能。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秦创原(商洛高新区)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扩大双创载体面积,推进科技政策落地,完善培育体系,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科学家+工程师”科技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对外合作交流,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链接高校科技资源,落实与商洛学院合作协议,以科研项目为媒介,协同打造产学研创新平台。四是提升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做好减税降费、规范市场秩序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试点改革,大力推进“一号、一网、一窗”,就近办、减证办、帮代办,从便利行政相对人的角度出发,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和部门多跑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持续完善区内水、电、气管网、标准化厂房等配套设施,继续提升我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强化基础设施服务,提升园区环境和形象。五是加强数据监测分析。围绕管委会的中心工作,把握需求导向,提高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及时开展统计分析服务、统计法宣传工作,增强企业依法统计意识,主动做好企业纳规入统工作,力争下一年度新增规上企业2户,做好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指导和培训,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健全完善统计监督机制,努力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六是夯实安全生产。不断夯实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老问题复发,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为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20年1月6日至2025年1月6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