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国有资产监督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市属国有企业提供财务、法律等专业技术服务。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中路1号市政府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晓洲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3万元 | 5.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国有资产监督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企业党的建设得到切实加强。按照市国资委“12345”党建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参加学习市国资委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协助市国资委推动会议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开展“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开展党务工作存在问题专项清查整治;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清廉国企建设,开展涉水领域贪污腐败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全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始终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管理,是持续开展国有企业扭亏增盈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二是扎实开展“双压双减双提升”专项行动,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坚决清理四、五级公司,提升集团总部战略引领、资本运作、资源配置和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坚持全员绩效考核,以岗定薪、加大绩效占比和考核刚性兑现,合理拉开薪酬差距,构建差异化的薪酬分配体系,使政策更多惠及特殊人才、特殊岗位、特殊贡献类人员。四是推动末等不胜任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在2.5%管理人员实现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基础上,力争持续扩大退出比例,不断增强员工危机感,激发企业内部动力三、一是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一级监管企业39项专项改革任务完成率100%;市级86项重点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省级129项重点任务量化指标已按标准全部完成。二是根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集中统一监管方案,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企业21户,已完成7户企业的出资人变更。三是按照市政府确定的“3+3”融资平台整合工作要求,出台《榆能集团综合平台整合升级工作方案》和《城投集团综合平台整合升级工作方案》,有序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印发《榆林市市属监管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试行)》,开展“两类公司”试点,推动榆能集团和城投集团向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转型发展。四是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省级评估与问题整改。省国企改革办于8月1日至3日对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了集中评估考核,我市“五步法”国企改革工作得到了省上的充分肯定,被评为A级。我委针对评估中发现的5大类30条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对个性问题限期整改,对共性问题综合研判,务求问题整改取得实效。五是全面总结挖掘我市三年行动中涌现出的改革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指导企业集中开展典型经验材料的刊发与推送工作,大力宣传我市国企改革成果与取得的阶段性实效。四、取得的主要效益:2022年,我中心在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总目标,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和国企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市国资委工作要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态势,2022年1-10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48.28亿元,同比增长41.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0亿元的149.43%;实现利润总额122.33亿元,同比增长78.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亿元的244.66%;实现净利润106.73亿元,同比增长93.7%。截至10月底,资产规模达1386.40亿元,同比增长18.1%;负债总额736.97亿元,同比增长14.6%;平均资产负债率53.2%,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二是我中心配合市国资委积极做好信访矛盾化解,结合企业改制,“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社保缴纳等遗留问题,加强宣传和政策解释,推动信访案件有序化解,维护稳定发展环境。三是持之以恒防疫、防汛、防安全事故、防重大风险,落实“四防”责任,切实用心用力筑牢安全底线,全体职工下沉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开展消费扶贫等活动,组织开展了各类创文创建志愿活动,不折不扣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四是配合市国资委开展“学习先进、对标一流”专项行动,“一企一策”统筹推进,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以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力,竞争有力的综合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五、存在的问题是:1、我单位领导尚未配置。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等制度。2、对企业的服务精细化措施不够。六、整改措施1.进一步增强机关党员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整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提高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体现在工作指导上,要帮助中央企业强化发展意识,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和运营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开创国资委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2.中心每年召开工作交流会议2次以上,共同研究业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不断完善重大问题协调处置机制,对情况复杂、需要多处室协调解决的企业问题,主责处室应及时向委分管领导报告,有关领导要积极牵头,召集相关处室协调研究、共同办理,尽快予以解决。3.要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牵头领导、责任人,迅速整改落实;要把握职能特点,全面增强改作风优环境的针对性实效性,要转变国资监管理念,坚持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服务;要突出监管重点,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充分赋予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自主经营权;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快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推行“智慧监管”,提高监管水平。七、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市国资委的安排部署,以进一步夯实国企党建为引领,以深化国企改革发展为主线,以优化资本布局、加快融资平台整合为重点,以提升国资监管水平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国企支撑。统筹各方面因素,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强党建工作,落实党员理论学习活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明确监管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落实党委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探索研究混合所有制党建新模式。2.继续深入推动对标一流行动,认真总结“对标一流行动”前一阶段经验做法,评估对标行动效果,出台对标一流行动细则,形成一批管理标杆企业、一批管理标杆项目、一批管理标杆范式,提升企业现代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3.加强财务管理,重点强化市属企业财务核算、资金管理、成本管控、税务管理、资本运作五项职能,不断增强市属企业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强企业合规管理,推动监管企业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关键岗位,加强业务全流程管理,突出特殊领域风险防控,强化和改进日常运行监督,进一步提升企业合规管理水平。4.持续加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推动内控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内控执行更加高效合规。推进集团公司及子企业建立追责体系,构建权责清晰、约束有效的经营投资责任体系。持续加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推动内控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内控执行更加高效合规。5.持续开展国有企业扭亏增盈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扎实开展“双压双减双提升”专项行动,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坚决清理四、五级公司,提升集团总部战略引领、资本运作、资源配置和风险防控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