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区第十二小学

榆林高新区第十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28 08:15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十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与明珠大道交汇处
法定代表人 王军利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7.72万元 254.5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十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规违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全体十二小人围绕高新区教育局的工作指引,秉承“和合教育·和谐育人”教育理念,积极投身教育工作,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并取得丰硕成果。现就本学期具体工作情况作以下总结:一、加强纪律作风教育,树立良好师德师风(一)专题教育狠抓作风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教育大会”、“节前警示教育大会”、“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双减、五项管理、课后延时服务专题会议”等专题会议狠抓作风。(二)承诺明责转变作风校长带头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党员签订“党员承诺书”、教师集体宣誓等形式,细化责任要求,正风肃纪,严守底线,转变作风。(三)强化整治锻造作风进行常态化巡检。通过总务安保检查教师办公室,优化办公风气;教务教科检查课堂,落实教书育人风气;党建办对学生进行教师有偿补课调查问卷;行政中心及时组织总结反馈等形式,强化整治力度。(四)解决问题体现作风学校在“解决上学难、规范招生秩序、整治教师在校外辅导机构有偿补课、治理在职教师以教谋私、课后服务、落实双减”等方面下功夫,主动摸底调查,设立举报电话、投诉信箱、发布告家长书的形式,找准问题,建立线索台账,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二、抓常规、夯基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中心严格落实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整体编制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増进学校课程效能。1.依托第一课堂,坚持“五育”并举。举办了秋季校园足球、篮球联赛活动;开展体育级本课、音乐素养课,花样大课间活动,通过整体融合推进、打造精品特色课程。2.线上教学稳中有序。严格保障机制,线上教学稳扎实打。为规范教学行为,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制定制度2个,相关表册4个,并成立由校长牵头,校委成员、业务人员组成线上教学巡查监管领导小组。通过线上课堂,将德智体美劳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更注重孩子的德育教育。保证每日阳光课间1小时;每日2次眼保健操;每日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每周特色劳动教育,开展整理房间,捏面花,厨艺争霸等活动。开展了“我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最美书架”评选获动等。通过问卷调查把握需求,了解家长、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困难,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学校、科任教师的建议,针对存在的明显问题予以解决和答复,形成良性的家校沟通氛围。3.践行核心素养,培养全面人才。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规范数字比赛“书画比赛”系列活动、“粉笔字规范书写打卡”、“古诗文背诵”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书写小明星”、书画小达人等的评比,树立学习榜样,营造学习氛围。三、抓教研、提能力,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以观念制度为引领,构建高效教科研工作新机制。1.更新观念,营造氛围。“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学校提倡广大教师将办公室教研与每周教研活动相结合,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2.完善机制,明确职责。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强化教研组长职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年级组长进行培训,各位组长带领青年教师与教研备课组长成为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形成教科研工作的合力。(二)以校本教研为平台,构建培训管理新常态。1.立足校本培训,丰富培训方式。本学年立足校本,组织学校教师从教师基本技能、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研读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聘请田小涛老师面向全体教师的课题研究培训,1次教材研读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4次新课程标准培训,包括陕西省教师暑期网络课标培训、榆林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陕西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培训以及校级课标培训1次。2.加强外出培训,开阔教育视野。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合理、科学规划培训项目和培训人员,其中王军利校长分别赴渭南、杭州、宝鸡参加培训,李宏薛分别参加了陕西省信息化2.0省级专家培训和陕西省316督导培训,通过培训开阔视眼、提升理论水平。(三)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促进教师技能新发展。本学期我校围绕“聚焦教材赋能课堂”这一主题,在全体教师当中开展系列化的教材研读活动,11月4日我校邀请特聘专家田小涛老师做《读教材、想原因、悟教法——文本解读三部曲》专题讲座,并在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开展了系列化教材研读活动,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参加了4次各级各类课标培训。(四)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新媒体新技术大赛、语文主题大赛、思政课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学能手大赛区级参赛教师磨课活动。以创文活动为契机,赴榆林市二十四小送教交流开展送教交流活动,并进行座谈交流活动,在研讨与交流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坚持以德育为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落实第一、第二、第三班主任的职责与分工,相互配合与参与,通过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职责、班主任考核细则,班主任奖励考核,评选优秀班主任等措施,大大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2.组织班主任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共享班主任管理锦囊妙计。邀请校外优秀班主任分享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组织班主任走出去学习高新区班主任工作论坛、班主任技能大赛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3.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宣传班主任好的工作方法,先进事迹,为评优打好基础,请工作有成绩、有特色的班主任介绍经验。对成绩不明显的班主任给予定期的工作指导,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解除后顾之忧。4.开展队前教育,教唱队歌,敬队礼、佩戴红领巾、少先队礼仪知识,利用建队日组织入队仪式,召开少代会,成立少工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5.结合各大节日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9月开展了“迎中秋感师恩”主题活动、“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大队委竞选活动,成立了学校大队委组织。10月开展了“喜迎二十大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主体队日示范活动,第一次少代会的召开。6.组织少先队员观看红领巾爱学习主题云队课、“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云队课。取得的主要成绩1.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美育发展新局面;开设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2.开展特色音乐课程。为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积累审美体验,制订我校特有的学生音乐技能培养体系,不同年级,不同乐器,小学6年掌握6种小乐器。3.开展特色体育课程。落实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学校从课间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安全保障等方面跟进指导。成立校园足球、篮球队,体育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每天早晨早到校进行科学训练,为创立体育品牌特色学校而打好基础。4.本学期我校分别报送红领巾争章“二星章”个人10人,集体两个中队。5.组织教师参加校、区、市、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先后有8项区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成功结题。6.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3次,市级培训4次,校级培训6次。7.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将“快乐星期二、特色星期五”课程纳入我校课后服务课程。健全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设学科拓展类、艺术素养类、科技探索类、体育技能类、地方特色类五大类别43门校本课程,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使素质教育达到计划、内容、时间、人员四落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开发校外教育基地,与榆林市科技馆合作推出了8门精品课程。优化了《榆林高新区第十二小学课后服务收支管理办法》,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课后服务顺利开展。8.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科研成果丰硕,共41人次获得区级以上奖励,其中2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人次获省级奖励,24人次获市级奖励,13人次获得区级奖励。六、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1.新校区刚刚建立,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不足。2.师资底蕴较弱,教师培训不足,青年教师缺乏经验。3.部分教研组缺少老教师、专家引领,教研活动不够深入细致。4.家校共育需要全体教师以及上千家庭的共同努力,在已取得的成就之上,继续做好做实这一工作,以求为学生的更好发展服务。七、整改措施1.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推进“缔造完美教室”。2.推进教师“结对帮扶”工作,把握机会,开展或参与多种类多层次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增长经验,提高业务水平。3.推进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向其他优秀学校学习先进经验,建设“发现、反馈、整改、总结、提高”的管理体系完善机制。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鼓励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组织力量。2.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更加丰富与规范,争创区级书香校园。3.班级管理模式特色明显,班级文化建设成效显著。4.积极开展校级、区级课题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教师大胆实践和探索,寻求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新模式。5.进一步规范学校制度建设,实行人文化、民主化科学管理。6.继续开发以和乐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上好第二课堂。7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模式向家长开放,家校配合更具特色。8.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全体教师教科水平,打造高效课堂,争取培养1—2名区级教坛新秀、1名市教学能手。9.落实“双减”政策,借助“一校一品”契机要求,艺体活动特色更加明显,参加上级各级各类艺术和体育比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2022年,高新十二小的每一位教师不忘初心,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更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称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食品经营许可证JY36108940066816有效期限:2023年02月08日至2028年02月07日止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榆林高新区2021-2022年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榆林高新区2022年家长满意度测评优秀学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