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12345热线平台建设和日常管理、运维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文化南路与泰安路十字市民大厦7楼 | |
法定代表人 | 祁玉婷 | |
开办资金 | 3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万元 | 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在市政府、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奋楫笃行,锐意进取,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广受市民好评。特别是今年全城疫情管控期间,中心上下坚守岗位,逆行而上,为民发声,确保热线不停摆,服务不停歇,构筑起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桥梁。现将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一)以整合为着力点,推动一号听民声2022年累计接听市民来电100.93万件,办结率97.87%,满意率95.23%。为全面推进“一号听民声”,热线中心致力于优化接听处办流程,将已经整合归并的29条公共服务热线进行再梳理,根据不同诉求领域,设立营商环境专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专区,开设法律援助专席、交通服务专席、住房公积金专席、人社专席,今年累计营商环境类诉求14370件,法律援助类诉求23905件,交通服务类诉求39195件,为民讨薪兑付7705.65万元。(二)以数据为着眼点,助力政府决策与市纪委问政办、市营商办建立联动反馈机制,累计报送问题线索28条,通过“周统计、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每月专题分析”的报送模式,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及各承办单位主要领导通报典型问题、工单受理情况汇总分析等数据报告累计77份,并将考评“红黑榜”每月在榆林日报专栏发布。(三)以民生为聚焦点,助力疫情防控本年度中心受榆林市联防联控办委托,24小时集中受理群众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政策咨询、困难求助、监督举报和意见建议等诉求,按照疫情防控一类归口、疫情关联二类归口、热点问题三类归口进行分类统计、整理汇总,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问题线索和数据支撑,2022年以来累计接听涉及疫情防控来电17.81万件。11月全城静默期间,坚持在岗服务,为配合市委改革办疫情防控任务,紧急增调话务员,奋战三天,外呼2.1万余次,圆满完成了市委交派的疫情流调相关任务。(四)以服务为出发点,完成各项任务一是承接一码通业务,保障省运赛事。2022年3月确认了12345热线作为“陕西省一码通”的官方服务热线,依托热线受理机制,建立“一码通”一号受理接通,分类转派诉求体系。今年7月初至8月6日期间,12345热线24小时受理省运会相关诉求,为来榆参赛运动员和观赛观众提供服务,全力保障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成功举办。二是集中热线优势,助力青少年成长。充分发挥12345热线资源,联合共青团榆林市委开展12355青少年热线专题培训,围绕“倾听青少年呼声,服务青少年需求,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宗旨,通过培训熟悉接线情况和接转步骤,充分发挥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功能,为畅通青少年诉求通道奠定了基础,为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三是与110报警服务台建立联动机制。多次与110报警服务台召开座谈会,明确职责管辖,针对联动方式交换意见,商讨联动内容,确认双方转办事项清单,建立转接机制、日常联动机制、会商联动机制,科学合理分流非警务诉求,提升协同处置效率,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五)以宣传为切入点,打造热线品牌热线中心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热线服务质量提升这项核心工作,配合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抖音、微博的运营,定期更新宣传。本年度发布一周集萃40个,共126条;抖音发布97条,获赞2344个,吸粉1459个。热线工作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肯定。今年5月,在由市总工会主办的“五一巾帼标兵(岗)”表彰大会上,12345热线中心荣获榆林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并作为获奖单位,受邀参会发言。今年9月,中心参加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D3方评估平台、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报送案例获“服务经济典范奖”。(六)以创新为突破点,推进服务提升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受理渠道,积极推进互联网渠道升级扩能。一是推动与“百姓问政”的融合。起草《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百姓问政”联动融合实施方案》,积极与市纪委、市政府办、传媒中心沟通对接,推动二者融合运行。二是创建官方网站。与技术公司对接,完成前期页面设计、内容规划、域名映射等工作,官方网站完成等保测评正式交付,9月份在榆林市人民政府网和榆林政务服务网双平台上线试运行。三是上线公众号/小程序。完成了页面及内容设计工作,微信渠道上线运行,启用微信诉求渠道,并不断更新内容信息,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增至6449人,发布5次共10条文章推送,视频号发布12条视频推送,微信受理各类诉求达7464件。(七)以制度为根本点,规范工作运行本年度印发了《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运营外包服务质效考核办法(试行)》(榆政审批发〔2022〕7号),通过专项考核,日常检查、社会评价等质效考核机制,采取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评分,保证考核工作的公正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不断创新运营外包服务质效考核方法,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对运营外包服务供应商服务质效的有效监管,确保热线服务质效稳步提升。二、取得成效2022年累计接听市民来电100.93万件,办结率97.87%,满意率95.23%。为全面推进“一号听民声”,热线中心致力于优化接听处办流程,将已经整合归并的29条公共服务热线进行再梳理,根据不同诉求领域,设立营商环境专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专区,开设法律援助专席、交通服务专席、住房公积金专席、人社专席,今年累计营商环境类诉求14370件,法律援助类诉求23905件,交通服务类诉求39195件,为民讨薪兑付7705.65万元。2022年3月确认了12345热线作为“陕西省一码通”的官方服务热线,依托热线受理机制,建立“一码通”一号受理接通,分类转派诉求体系。今年7月初至8月6日期间,12345热线24小时受理省运会相关诉求,为来榆参赛运动员和观赛观众提供服务,全力保障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成功举办。本年度发布一周集萃40个,共126条;抖音发布97条,获赞2344个,吸粉1459个。热线工作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肯定。今年5月,在由市总工会主办的“五一巾帼标兵(岗)”表彰大会上,12345热线中心荣获榆林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并作为获奖单位,受邀参会发言。今年9月,中心参加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D3方评估平台、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报送案例获“服务经济典范奖”,热线发展得到有力肯定,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话务人员匮乏。热线坐席人员均超负荷运行,热线中心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中15秒接通率和知晓率距国办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制约指标的唯一因素为缺少必要的坐席人员。同时百姓问政平台月均受理量达2000件左右,与12345热线融合后,话务量将成倍增长,亟需新增话务人员。(二)智能化运用程度不高。目前智能坐席、语音接线均未投入使用,一定程度限制了话务接线量,因智能化使用少,热线中心对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低,相关统计报告准确度不高。(三)人员待遇不佳。热线话务员全年全天候工作,工作性质特殊,工作强度大,但人员待遇一直不高,缺少年终奖等奖励激励措施,一定程度影响工作积极性。四、整改措施:(一)扩充人员队伍。积极与人社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配齐坐席人员,保障接线和回访团队人员充足,提升接通率。(二)提升智能化系统运用。智能AI的创新应用。包括坐席助手、工单助手、智能交互、智能分派、工单辅助填写、智能知识库等工具的开发应用,缓解人员不足,有效提升日益增长的话务量处理水平,提高处办效能。(三)提高人员待遇。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对接,出台相应的福利待遇机制,提高话务员待遇水平,针对话务员夜间、周末、法定节假日值班发放相应补助,提高工作积极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拓宽受理渠道,扩大群众影响力一是当前12345热线与“百姓问政”融合工作已到了关键阶段,下一步我们将理顺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归并受理渠道,保障融合过程服务不减,全面完成融合运行。二是进一步深化全媒体受理渠道,高效利用网站、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受理渠道,实时推送信息,借助互联网发展潮流,推动热线工作再上新台阶。(二)充实人员团队,提高服务满意率一是积极与人社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配齐坐席人员,保障接线和回访团队人员充足,提升接通率。二是提高人员福利待遇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需要。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对接,出台相应的福利待遇机制,提高话务员待遇水平,针对话务员夜间、周末、法定节假日值班发放相应补助,提高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人员培训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满意度,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我们的力量。(三)升级软件系统,强化硬件支撑力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热线话务平台也要不断升级更新。一是智能AI的创新应用。包括坐席助手、工单助手、智能交互、智能分派、工单辅助填写、智能知识库等工具的开发应用,缓解人员不足,有效提升日益增长的话务量处理水平,提高处办效能。二是升级数据分析系统。升级数据分析算法,形成具备高频热点问题分析、数据预警等功能的智能数据分析系统。三是可视化大屏升级。对大数据分析结果的进行实时展示,包括全媒体渠道、民生热点、事务办理、办结评价、承办考评、网络舆情、城市智囊等信息动态分析,便于第一时间掌握诉求热点,高效处办舆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5月,荣获榆林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并受邀作为获奖代表参会发言;2022年9月,在“第六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中荣获“服务精进典范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