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一支队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一支队

发布时间: 2023-03-28 08:09
单位名称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一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行使管辖范围内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履行的城市违法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和运输,消纳建筑垃圾(渣土)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责。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上郡路太白路十三中西侧
法定代表人 朱兆隆
开办资金 3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拔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5万元 21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一支队.公益 从业人数  28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一是研究完善《政治理论组学习制度》和《工作调度会制度》。每周一为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每周工作良好开启,每周五召开工作调度会,掌握本周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周工作。累计开展政治理论组学习32次,各党支部组织理论学习86次,召开工作调度会29次。二是围绕“一系统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城市管家”党建品牌创建,并将品牌融入到“城管六进”“主题党日+”活动中,邀请志愿者、服务对象“零距离”体验城市管理工作,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组织了“小小城管”别样六一活动、举办了沐浴书香读书会、开展了为爱逆行捐献血小板等各类活动46次。三是积极宣传城管工作,传播城管正能量,被市局采用发布稿143件,《提升管理水平保障改善民生》《坚守“城管蓝”致敬“中国红”》《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助企纾困“夜经济”点亮城市“烟火气”》等42篇稿件分别在《陕西日报》《省住建厅官网》《榆林日报》等媒体发布,助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不断深入民心。(二)坚持以法制思维和方式推动各项工作。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针对执法过程中调查谈话、取证固证、立案办案方面存在的问题,举办了依法行政专题会议,结合日常执法实践,以案释法,提高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开展案卷评查,优化了《行政处罚案件评查表》,审查内容细化成9大项59小项进行评查打分,提出整改建议,确保案件无瑕疵。三是积极探索推行“一信通”,制定地址确认书制度,通过要求相对人签订《地址确认书》,添加法律文书送达微信工作群,破解了法律文书送达难问题,累计添加当事人70人次,利用微信送达方式9次。四是建立完善包容审慎的“721”工作法,印发了《推行行政执法免罚清单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城市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实行事前指导、风险提示、劝诫、约谈、回访等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五是实行“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建立餐饮服务企业名录库753家,渣土运输企业库23家,执法人员名录库67名。细化抽查事项、抽查内容、抽查依据、抽查对象、抽查方式和抽查频次等内容,共抽查餐饮服务企业165家,渣土运输企业15家。(三)坚持推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落细落实。从问题整改发力,锤炼过硬作风。一是围绕“六个聚焦”和“四不一任性”等顽瘴痼疾,247名工作人员通过全面检视自查互查,群众提、组织点,共查摆出问题311个,列出了问题清单,制定了整改方案,建立了整改台账,全过程跟踪督察督办,形成了整改报告,基本建立了工作闭环机制。二是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即谈话警示,提前打好“预防针”。谈前制发谈心谈话预约卡和谈话表,谈中实事求是、直击要害,谈后报告备案、跟踪问效,实现谈心谈话从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全覆盖、常态化。三是充分发挥督查作用,采取拉网式排查、随机式暗访、点穴式抽查等方式传导压力,扛实责任,让“躺平式”的躺不住,让“混日子”混不下。(四)坚决遏制违法建设行为。一是增强一线巡查力量,增加日常巡查频次,按照“严查、严控、严拆”管控措施,严厉打击私搭乱建和抢修抢建行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11起3491.91平方米。二是严格大型工地监管,规范附属设施备案审核,动态监管个建和临建的修建情况。实时跟踪监管52处建设项目(40处手续齐全、12处手续不全),备案审核附属设施5处,切实做到从严从细从实监管。三是开展岗亭和售卖亭专项整治,摸排统计辖区各类占道设置岗亭35座,依法清理31座手续到期、外观剥落严重,影响城市容貌的售卖岗亭。(五)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秩序。一是按照“规范化治理、合理化疏导、人性化管理”原则,加大对重点区域管控力度,清理占道经营34784起,暂扣违法经营物品及工具1796件。二是依法处置违规设置、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商业性墙体广告和陈旧破损的公益广告及宣传栏。累计拆除广告牌匾678块、灯箱广告312块、广告栏15块,清理破损公益广告牌26块,清理各类横幅、“野广告”3568处。三是清理主次干道路障、残留地脚螺栓、露头钢筋50多处,恢复路面原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六)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从严、从实、从细、从源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一是开展“2022清炉行动”。集中整治露天烧烤和餐饮油烟污染。对辖区1206户餐饮单位、166户烧烤门店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发放清洗维护记录表,定期督促清洗。对800多户使用2年以上及新增油烟净化器完成检测。二是召开渣土整治专题民主生活会,成立工作专班,尽锐出击,对辖区渣土车和建筑工地进行全面检查。三是加大经营性单位散煤使用情况常态化监管,查处焚烧烟煤行为3起,制止焚烧废弃物污染环境14起。二、取得的成就一年以来,我支队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以拼搏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举措,不断开创城市管理执法事业新局面。(一)开展新建路标准化管理。牵头制定了《新建路标准化管理工作方案》,协调8个单位完成10大项20小项整改任务。新建路沿线及东西巷道内流动摊贩全部取缔,出店经营全部清理,打造了夫子庙便民集市,提升改造了中赢早市场。清理沿街废弃破损的岗亭11座,拆除广告牌匾和楼顶单体字34处。扩建、改建停车场5处,增加停车位392个,划设非机动车泊位5000多米,安装了智能停车诱导屏6块。设置隔离座椅9套、隔离花箱282套、组合花箱7套,摆花19000株,完成57个通信光交箱刷漆翻新,12处架空光缆全部入地或清理。(二)保障省十七运会赛事。围绕省十七运赛事保障,以金沙路为重点,按照“六个好”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对驼峰体育馆对面28间商铺门头牌匾集中更换,对驼峰路、长虹路、上郡路(局部)、桃源路、榆麻路沿线户外广告进行集中整治。建设了红山路临时便民市场、北岳庙便民规范点,提升改造了桃源路便民市场。新建了桃源路停车场,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施划机动车泊位474个,非机动车位1130个。全力以赴保障了省十七运会场馆周边、赛事路线市容环境秩序。(三)推进“两房一字”拆除。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净化城市空间,消除安全隐患,持续开展屋顶彩钢房排查拆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摸清自家底数,分类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及时消除隐患。累计拆除新增违建1.05万平方米,屋顶彩钢房3000平方米。动态监管大型项目配套施工用房,充分运用法律、行政、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发挥自拆典型带动作用,累计拆除大型项目配套施工彩钢房3.8万平方米。推进楼顶单体字拆除工作,累计拆除单体字2000块,进一步提升了市容市貌,消除头顶隐患。三、存在的问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管理顽疾,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特别是12345等市民群众投诉问题仍居于高位。二是便民市场及便民规范点规划和布局不够,容量依然不足,仍有大量摊贩不能就近引导入市经营,选择流动摆摊设点,“脏乱差”依旧存在。三是彩钢板建筑存量大、隐患较多、成因复杂,缺乏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排查、取证、拆除等工作难度大,推进缓慢。四、整改措施(一)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要积极探索理论学习新途径,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谋划工作思路、研究解决工作难题、推动工作上新台阶。(二)坚定政治定力。深入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不推责任、不怕担责,对安排的工作不折不扣,勇挑重担,淡泊名利,尽职尽责地把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好,不断强化城市建设的责任感,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自信心。(三)保持工作劲头。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干事创业的干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善作善成的韧劲,以城市管理重点、难点工作为突破,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再细化,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标准、按时限快速推进和落实,对于工作推进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充分应用和发挥党的创新性理论知识,集中力量攻坚,确保把各项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一线。五、2023年工作思路和建议2023年,我支队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效能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就破解难题的本事。围绕“事要解决”这一核心,认真办理好“百姓问政”、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把城市管好,让百姓满意,让组织认可。(二)紧扣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组工作部署,坚决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大型工地监管,严查严惩违法建设行为,坚决遏制新增违建,有效治理存量违建,积极稳妥推进规划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推进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迈上新的台阶。(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巩固提升城市品质,打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支持设置“外摆位”,积极发展“夜市经济”“地摊经济”,推进便民市场和早夜市场点的建设,解决困难群众摆摊维持生计问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