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西安市新城区委党校(新城区行政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党员干部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轮训区级中层、街道、社区及区属企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科级干部、基层公务员和党员发展对象以及理论、宣传等部门的骨干人才;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西七路37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建斌 | |
开办资金 | 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西安市新城区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1万元 | 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西安市新城区委党校.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强化主业主责,培训工作圆满完成。完成新城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新城区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新城区第一、第二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新城区应急响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新城区党员轮训暨新任职党代表履职示范培训班、2022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等6项7期主体培训班次,培训学员1283人。2.更新教学专题,课题开发卓有成效。全年围绕教学共形成13个教学专题:《走好必由之路用好有利条件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牢记殷殷嘱托铆足赳赳“拧劲儿”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学习贯彻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世界未有之大变局:台湾与中美关系走向》《国家外部战略环境的地缘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述》《应对大变局迎接新挑战》《2022经济运行形势分析》《红色桥梁》《居安思危,重温毛泽东的三次对谈》《回顾伟大十年坚持三个务必走好必由之路》。3.助推中心工作,基层宣讲提质增效。一是深入部门、街道开展《走好“必由之路”用好“有利条件”—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17场;二是组织全校教师配合西安电视台做好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市党代会、市两会精神新闻报道摄制工作,并被西安电视台《西安新闻》于4月5日播出;三是微课《同样的起点不同的归宿——从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看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被省委党校微课堂第196期录入并播出;四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一方面成立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完成集体备课,深入街道、部门社区开展宣讲3场次。另一方面与区委组织部联合,拟计划组织师资力量拍摄制作“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微党课。4.坚持问题导向,科研实力日益增强。一是向全省党校系统第36次理论研讨会报送论文6篇,我校被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评为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6次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提交的6篇征文中《西安市新城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调研与思考》荣获二等奖;《新形势下基层党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和《五四时期陕西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以<共进>杂志、共进社为例》荣获三等奖;二是2021年度省党校结项课题《西安市新城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获合格等次,《后疫情时代金融资本“虹吸效应”研究》获省党校2022年度科研课题立项;三是《走好“必由之路”用好“有利条件”有效预防化解金融风险》申报市委党校系统2022年课题,完成市党校系统2021年度课题《后疫情时代老城区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结项工作;四是向区委宣传部提交“延安精神”主题征文2篇。5.依托“红色”场馆,党性教育常态开展。今年来通过正容镜前忆初心、党史长廊铸信念、党性教育学先进、警示警醒明底线、党性会诊查病根等环节,引导88批次1281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其中6月份以来以“温誓言、守初心、担使命”为主题开展政治体检58场次,党员708人。二、取得的主要成效。1.主体培训扎实推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持续深化“一班一策”,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形式,开设线上培训,截止目前共举办主体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1283人。2.课题开发卓有成效。全年围绕教学共形成13个教学专题,其中《居安思危,重温毛泽东的三次对谈》作为赛教课题参加全市党校系统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同样的起点不同的归宿——从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看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被省委党校微课堂第196期收录并播出。3、科研成果成效显著。向全省党校系统第36次理论研讨会报送论文6篇,获奖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我校再次荣获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2项课题获得省、市党校立项;1项课题荣获陕西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2021年度结项课题课题成果合格等次。4、送教上门反响良好。全年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二十大精神等主题深入部门、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宣讲活动20场,受众1000余人。其中做好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市党代会、市两会精神工作被西安电视台《西安新闻》于4月5日播出。5、场馆作用持续发挥。今年来通过正容镜前忆初心、党史长廊铸信念、党性教育学先进、警示警醒明底线、党性会诊查病根等环节,引导88批次1281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其中6月份以来以“温誓言、守初心、担使命”为主题开展政治体检58场次,党员708人。6、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2名同志转正定级,2名同志职级晋升。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党校教师一线轮岗锻炼、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社会经验、社会实践能力欠缺,做群众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二是被区委区政府采纳或批示的高水平教研和科研咨政成果不多。四、整改措施、下一步工作计划。1.办好主体班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一是高质量完成办班培训任务。创新管理理念和办学机制,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干部主渠道作用,强化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支持,结合实际做好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区委组织部下达的调训计划,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培训任务。二是大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比重,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开发教学专题。分析研判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形势任务,把组织要求、履职需求、干部诉求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教学布局,打造具有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测评和激励机制。2.紧贴中心工作,切实提高服务大局能力。一是努力扩大科研咨政影响。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围绕全区重点工作的推进开展调研,形成多点开花局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优势,结合新城实际,认真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新城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努力抓好党的二十大宣讲。组织全体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拟定专题,进行备课,反复打磨,确保备课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教学培训和宣传宣讲中,讲清学理、讲透道理、讲深哲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我区发展实际,进一步引领干部群众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以主力担当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近群众。3.坚持人才强校,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采取公开招考等方式,完善中青年教研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积极选派青年干部教师到上级党校参加培训,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用好用活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和年轻干部使用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4.推进校址迁建,持续优化后勤服务。根据市委党校评估要求和办学实际,着眼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抓好基础建设和服务保障,按照功能配套完善,保证绝对安全的目标,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搞好校园规划和建设,推进校址迁建。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设备水平,加强校产管理和教学服务,实现学校后勤服务精细化,做到后勤服务安全、优质、满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省委党校授予2022年度第36次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