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7 11:06
单位名称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技术监督提供信息与技术服务。国内外标准资料的收集、加工与咨询服务,标准化科研、服务及标准制修订;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相关工作;全省商品条码系统成员的注册、变更、续展和注销;全省质监系统信息化建设、管理及信息发布;标准质量图书报刊(涉及到资质许可的,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业务范围为主)。
住所 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
法定代表人 支良生
开办资金 1406.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6.7万元 1140.4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从业人数  7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突出标准化工作重点,让标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我院始终坚持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科研项目历练队伍、提升实力,进一步提升了标准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标准化科研成果丰硕(1)按计划做好在研科研项目。一是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汽车销售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顺利通过验收。二是完成了陕西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商洛丹参》的编制工作,并于世界标准日前夕正式发布。三是完成了陕西省地方标准《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工作,等待验收。四是省局科技计划项目《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模式》,已完成了前期调研、资料搜集、核心问题研究等工作,并撰写研究报告1份。五是与陕西省地震局联合申报的《地震小区划数据库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已于2022年7月27日发布。与该标准配套的技术文件《地震小区划制图规范》也成功立项为2022年度陕西省地方标准项目。六是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开展了《陕西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标准化建设与对策研究》、《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过程管控体系研究与应用》和《陕西省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工作需求分析》的研究工作,形成研究报告3份,标准草案2份。七是联合有关单位有序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规范》、《专利申请前评估规范》、《科技成果评估服务指南》、《展览会现场服务规范》、《会议现场服务规范》、《工业旅游服务规范》、《食堂盐、油、糖管控指南》等多项地方标准的培育和研制。(2)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一是聚焦我省养老服务领域,对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储备完成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我省养老服务标准实施效果提升路径研究》软科学项目一项。二是在国网陕西电力科学院横向课题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组织申报了市场监管科技项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的选培路径与对策研究——基于陕西电网实践》。三是申报了《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基层劳动就业服务水平》和《企业标准随机抽查现状及对策研究》2项省局科技计划项目。2、标准化服务事业蓬勃发展2022年,主要为10个项目提供了标准化服务。西安曲江新区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技术咨询项目。西安曲江会议中心标准体系建设项目。西咸新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咨询项目。礼泉县养老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的技术咨询项目。(5)陇县国家级奶山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咨询项目。(6)陇县劳动就业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咨询项目。(7)彬州市太峪镇寺家庄村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项目,项目已顺利通过终期验收。(8)杨凌王上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项目。根据王上村实际起草了相关标准52项。近期,相关部门已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9)渭南市商务局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贸易流通专项)。(10)协助省人大完成了《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建设规范》地方标准修订工作。3、标准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以服务省局重点工作为己任,积极为省局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开展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监督检查工作。全年共出具企业标准监督抽查报告400余份,为50多家企业提出了企业标准完善建议;出具团体标准监督抽查报告70余份。二是完成了2022年陕西省农业农村领域180项地方标准申报项目的立项审查工作。三是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制定了《2022年陕西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实施方案》,完成了2022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征集工作,编制了《雪花粉》、《普通硅酸盐水泥》等产品标准技术指标评估方案和技术指标的评估工作。举办了企业标准“领跑者”暨《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公益网络培训。四是承担省局对标达标行动办公室秘书处工作,负责沟通协调、填报培训、技术指导、网上咨询、定期汇报等全方位服务工作。对标目标任务,各项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1、条码中心完成系统成员注册711家,续展1618家,系统成员保有量超过5000家;完成了4500件商品的源数据采集工作,有效提升了商品信息数据质量;免费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出具商品条码检验报告483份。2、代码中心共接收、校核和上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2676423条,其中重复赋码1651条,一码多赋321条,错码115条。3、《陕西质量之光》杂志如期完成了杂志的组稿、编印工作。主要围绕省局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热点,全方位报道了省局各项新闻工作动态,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4、声像中心为省局公益拍摄158天256人次;省局网站和公众号采用新闻照片260余幅。拍摄陕西市场监管新闻宣传视频素材3600多分钟;制成《陕西市场监督管理声像资料数据库》1100多分钟。5、信息中心在做好质检大厦相关单位网络运维服务工作的同时,年初按照省委网信办发布的漏洞预警文件要求,对大厦各相关单位的网络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排查;积极推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应用工作,以光盘为介质提供统一代码数据共1828286条。数据应用部门访问数据接口共94865次,获取统一代码数据共1443705条。6、汽车争议中心为全省各地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三包争议法规和汽车质量知识咨询800余起;协助西安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理汽车三包法规投诉57起。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三包法规与汽车质量知识解读153条。二、创新工作、亮点工作及成效(一)标准化基础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标准馆不断丰富标准资源库内容,通过加强陕西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标准化基础服务能力。累计更新标准题录数据信息11.69万条,新增国家、行业标准题录19287条,国外和国际标准题录52094条,累计访问量达15.58万人次。同时,不断拓展标准服务平台功能,开发的《标准动态跟踪管理系统》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开发的《标准有效性核查系统》也已进入测试阶段。(二)中亚中心标准化工作成效进一步显现一是作为旱区农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技术标准创新团队,中亚中心利用自身优势,在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建设中,积极开展标准化咨询,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二是通过中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发布中亚国家标准化动态11条、贸易资讯22条,向国家标准委报送热点、重点信息8条,编辑报送《工作简讯》3期;三是帮助“走出去”海外园区建设企业中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搜集吉尔吉斯汽柴油、沥青等标准题录52条,提供GOST标准两项。(三)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联合开展地方标准制定和培育工作。主动对接我省重点行业,联合省发改委政府投资评审中心、西安市科技大市场(西安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支撑单位)等多家单位,分别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规范》、《专利申请前评估规范》和《科技成果评估服务指南》三项地方标准的预研和培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