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 | |
住所 | 城固县汉江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张辉 | |
开办资金 | 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城固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5.85万元 | 74.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稳定粮食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狠抓水稻提质增产扩能示范工程、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竞赛活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新型服务主体培育等工作,大力推广稻油全程机械化、水稻直播等轻简节本增效技术,不断提升全县粮油综合生产能力。2022年全县种植水稻24.5万亩,玉米种植5.7万亩,大豆面积达14173亩。在8个镇(办)101个村实施水稻提质增产扩能示范工程,实施区域示范面积7万亩,辐射带动10万亩水稻提质增效。顺利完成陕西省水稻品种审定区域试验6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试验3项;开展油菜试验示范4项。2、狠抓示范推广,稳定蔬菜保供。一是做好蔬菜农机农艺结合示范推广。二是做好“三棵菜”(豇豆、芹菜、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三是示范推广“大棚春提早马铃薯+秋延后番茄”、“大棚春提早马铃薯+生姜”、“春提早黄瓜+芹菜”等八大高效模式,平均亩效益达2万元以上。四是申请上级专项扶持资金150万元,在莲花办庙坡村设施蔬菜基地建成3个占地12亩的高标准棉被型蔬菜大棚,为我县设施蔬菜转型升级做好示范引领。五是在全县8个镇办48个村落实豇豆订单生产1.5万亩,平均亩产3000多公斤,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3、围绕技术标准,提升中药材品质。一是对照新《药典》制订元胡标准化技术规程,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二是建成董家营镇、上元观镇两个万亩元胡标准化种植基地;在上元观镇嵩山寺村和董家营镇董家营村建成元胡标准化示范基地。三指导建成加工型元胡合作社和加工大户近80家,新购大型烘干设备25台,日烘干能力近300吨。四是在双溪镇蒋家河村、天明镇高坝村流转土地200亩建设元胡良种繁育基地。4.依靠特色产业,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山花生态示范园荣获省、市首批生态示范茶园称号;张骞现代园区—秦诚生态茶园—南沙湖革命烈士纪念碑—地母茶园—上元观古镇荣获汉中市和省农业农村厅首批精品茶派线路;六个生态示范园申报全市第二批生态示范茶园基地。二是加大茶叶品牌宣传培育,提升城固茶叶知名度。其中:荣获汉中市茶艺大赛三等奖一个,优秀奖一个;全省手工红茶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各一个;汉中白茶品质评鉴芽茶类前5名一个,白牡丹、贡眉类前5名一个。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发对外开展外贸茶业务,全县销售外贸茶200吨,产值400多万元。5、提振产业信心,推动蚕桑及食用菌产业发展。一是做好春蚕技术服务指导工作,积极探索饲料化养蚕新模式,主动解决群众售茧难的问题。二是加大羊肚菌产业培育力度,在三合、董家营等镇设置羊肚菌烘干仓储布点20个,在莲花池村新建30亩羊肚菌交易市场,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用地手续报批等事宜。成功组建城固县羊肚菌产业联盟(协会),成为全市首家羊肚菌产业专业协会。撰写完成了《城固县2022年羊肚菌产销情况分析报告》,为全县下一年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6、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提升土肥技术推广手段。一是建设土、肥、水监测国家级和省级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77个。二是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固定式无线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6个。三是完成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试验14个,82小区。四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建设“三新”技术示范片2个,示范面积1万亩,树立标志牌2个,建设示范田0.25万亩,带动全县推广面积45万亩,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五是实施完成耕地保护与提升项目,完成土壤—农产品10点20个样品的检测,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核心示范区1万亩。六是开展秸秆还田工作。全县建立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5个;实施主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深耕3万亩,实施蔬菜秸秆收集堆沤还田3000亩,建立集中堆肥点10个。七是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验收阶段工作。7、狠抓沼气安全不松懈。印发实施方案、召开培训会、入户调查,确保各项任务扎实完成。8、常抓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全年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35场次,培训农民2600余人次。组织职业农民培训班4个,培训职业农民186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粮油生产:全县夏收油菜10万亩,总产17253吨;小麦10.72万亩,总产31791吨;水稻24.5万亩,总产14.5万吨;玉米5.7万亩总产2.73万吨;大豆14173亩,总产134.1万公斤。2、蔬菜生产:全县复种面积20.6万亩,总产87万吨,产值18.7亿元。3、中药材生产:年种植面积12万亩,产值10亿元。4、茶叶生产:全县茶园达到17万亩,茶叶总产6822吨,实现总产值10.08亿元。5、食用菌生产: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0.8万吨(鲜),产值2.8亿元。6、蚕桑生产:培育养蚕大户(8张以上)15户,收获蚕丝3吨,产值12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受疫情、人员等影响,今年业务工作重视程度较往年有所降低;二是招商引资项目任务重,全面完成难度较大;三是单位办公经费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业务工作的开展。四是内部管理仍需加强。2、改进措施:一是继续加强学习教育和队伍管理,弥补不足,不断创新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创新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注重科技提升、示范引领,不断提升全县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三是积极探索与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公司、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抓好粮食安全工作,破解土地撂荒问题。2.高度重视,抓好耕地质量保护与监测工作。3.精心组织、持续推介品牌,推销产品,唱响“张骞故里·丝路茶乡”这一旋律,不断增强城固茶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4.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5、继续抓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2月被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评为全省园艺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2月被汉中市农业农村局评为汉中市水稻提质增效扩能示范工程先进集体;2022年3月被汉中市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评为全市农技推广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