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城固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 |
住所 | 城固县大东街大七拐巷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翟敏 | |
开办资金 | 88.5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城固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3.01万元 | 150.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纪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1.土地承包政策法规宣传。结合进知解及农经工作深入村组宣讲,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形成社会广泛参与、支持的强大合力。2.健全流转制度,强化服务管理。为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陕西省陕西省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细则,制定印发了《城固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具体办法》,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工作程序,积极推广使用统一合同,要求镇村建立健全流转台账。3.抓好农地纠纷仲裁工作。我县县镇村三级仲裁调解机构健全,县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为23人,仲裁员22人;17个镇办均设有仲裁调解机构,每个镇办调解人员不少于5人;每个村都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小组,确定了3名调解员。形成完备的县、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4.积极巩固确权成果,做好后续工作。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县农地确权成果,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年初印发了《关于开展农地确权纠错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安排各镇办对需要纠错及变更的农地确权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向县农业农村局做了汇报,向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农地确权数据纠错及常态化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报告》,争取县财政支持,尽快展开纠错工作。(二)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调查指导,总结林胜粮油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予以推广,积极提升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荐林胜粮油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起草了《城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项目实施方案》,支持省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规范提升。推荐蔡云家庭农场申报全省生态农场,组织开展了新型经营主体调研,总结上报了两个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其中代玲家庭农场典型案例被省上收录。(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1.组织镇村按时完成了2021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及系统上报、审核工作。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跨区域重复人员系统处理工作。2.草拟《第一批农村集体三资合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征求县级领导及相关单位意见建议,印发文件,深入17个镇办开展试点村(每镇1个村)的三资合同清理清查。3.为落实农村集体所有权,理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关系,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县财政局、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移交的通知》,要求各镇办高度重视集体资产移交工作,切实把集体资产移交提高到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来,扎实履行职责,抓好政策指导,及时处理权属争议和矛盾纠纷,按期完成移交任务。4.配合农业农村局改革股围绕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目标,深入县镇示范村(县级5个、镇级每镇20%村)开展专项调研,梳理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2022—2025发展计划统计。5.分两期对全县村两委成员开展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村两委成员的综合素质、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6.积极参与全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会现场准备工作,从调研选点到材料准备、展板制作全程参与。(四)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工作加强“一户一宅”、“八不准”等宅基地政策宣传,及时深入镇办检查指导。因地制宜大力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的有效途径和盘活利用模式。(五)农经统计工作指导镇村实事求是严格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报送相关报表,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汇总,按时完成上报了各类农经统计年报和季报,做到数据准确真实,同时建好统计台账。(六)信访查处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及时解决处理相关矛盾纠纷。对来单位咨询、反映问题的农民群众,热情接待,从不推诿,认真给予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解释、解答。截止目前共查处农地承包信访及纠纷12起。其中,督促协调镇办调解处理10起,县仲裁委调处2起,有力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2022年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9.8万亩,流转率41.9%。2.举办仲裁员培训1次,培训人数28人。还积极与普法办、综治办协调沟通,以普法培训法制宣传为契机,到镇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今年新培育发展县级示范合作社17家,示范家庭农场15家,市级示范合作社5家,示范家庭农场8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示范家庭农场2家。4.培育了以合丰村为代表的民宿型、乐丰村为代表的古镇旅游型、崔家山村为代表的创业租赁型等模式,已累计盘活290余宗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虽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工作进展不理想,取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招商方式方法有待创新;二是由于单位严重缺编,工作任务繁杂事头多。个别工作上存在顾此失彼现象。2.改进措施: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将招商引资作为积蓄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破解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广泛搜集掌握投资信息,在单位形成全员招商人人有压力的氛围;二是积极与编制部门对接增加人员编制,招聘工作人员,充实农村经营管理队伍,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规范化建设,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和完善《章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2.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加紧资料整理归档,做好档案日常管理。做好政策宣讲落实,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队伍建设,开展调解仲裁培训,妥善调处矛盾纠纷,提升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工作质量,完成调解仲裁年度考评工作。3.提升新型经营主体水平。继续完善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做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信息填报和动态更新工作。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组织开展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培训,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精准严实完成好统计调研工作。做好农经统计半年报、年报工作。按时按要求上报产权制度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等相关报表。继续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调查调研。5.抓好宅基地管理和改革工作。加强工作指导检查,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鼓励节约利用宅基地,积极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