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千阳县蚕桑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蚕桑技术引进、推广、应用,技术培训、指导,技术服务。 | |
住所 | 千阳县工业开发区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引科 | |
开办资金 | 30.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千阳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45万元 | 37.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千阳县蚕桑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站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站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单位章程情况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一.抓技术提水平围绕蔬菜、西甜瓜、药材等特色产业生产,结合农时季节,在全县特色产业重点村组,开展以生产形势、标准化栽培、新设施新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多次邀请市农科院、市园艺站蔬菜专家来我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培训,现场开方解决技术问题;组织单位技术人员赴凤翔、岐山等兄弟县区参观学习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先进技术,坚定发展蔬菜生产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站技术人员坚持经常性深入基地园区一线,全程跟进指导蔬菜、西甜瓜等特色产业生产。先后在千塬、冉家沟、纸坊沟、水泉、坡头、新文、斜道巷等村开展了线辣椒、西甜瓜、蚕桑、中药材等技术培训106场次,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0多份,深入基地园区现场指导100多次,我县的西甜瓜育苗及管理现场被宝鸡新闻、宝鸡新闻网各报道1次,被县级电视新闻信息报道5次。根据市、县局安排,我站3名技术人员列入市级入园服务专家,分别包抓服务冉家沟、纸坊沟和千塬村大棚瓜菜提质增效科技示范基地,单位、技术人员、园区签订了三方共建协议,落实了服务内容和责任;其他4名工作人员分别包抓坡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产业园、龙山玉珠设施葡萄园、新文村辣椒种植示范园、宏盛森中药材种植基地,全程跟进指导,解决生产困难,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提升园区生产技术水平。二.抓项目扩基地积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突出包村联户工作,培育科技示范主体21户,建设示范基地2个。围绕绿色叶菜生产,建立了有机王蔬菜提质增效科技示范基地,引进了大叶实杆茼蒿、大叶菠菜、中国红鸡毛菜等叶菜新优品种,示范推广半地下日光温室一棚多茬周年生产、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面积100亩;围绕瓜菜生产,建立了纸坊沟村瓜菜轮作提质增效科技示范基地,引进了8424西瓜、绿宝甜瓜、千川“透心红”胡萝卜等优质瓜菜品种,示范推广瓜菜轮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面积60亩。全力督促完成了2021年设施农业老旧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其中在张家塬镇王家庄村改造老旧日光温室42座240亩,在南寨镇闫家村改造老旧日光温室24座160亩,维修了温室损毁墙体、棚架、立柱,在温室后背墙铺设了防雨布;在城关镇冉家沟村改造老旧瓜菜塑料大拱棚126座105亩,配套了通风防虫系统、水电及水肥一体化先进生产设施;通过设施农业老旧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大大地提升了我县设施农业生产能力和安全性,保证了我县设施蔬菜周年生产、常年供应,有机王设施叶菜成为宝鸡市区最大的叶菜供应基地。指导崔家头镇斜道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了新品种辣椒种植推广项目,配套购置起垄覆膜机、拖拉机、栽植机各1台套,定制包装盒子5000个,引进示范种植宝椒13号线辣椒150亩,亩产量达到了1400公斤,示范带动群众种植线辣椒200亩,亩产量达到了1320公斤,受益群众115户,户均增收260元,机械耕作预计年节约资金2.1万元左右,节省人工610个,节约资金7.3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收入108万元。三.抓试验推技术立足蚕桑产业现状,创新工作思路,优化生产管理方案,对吴堡、丰池、鲁杂3个茶桑新品种试验区和台湾长穗桑、日本果桑2个果桑品种栽培试验区进行规范管理,按生长节点开展果桑品种对比试验和抗冻栽培技术试验调查、茶桑栽培和收获技术试验调查、高效蚕桑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等工作。围绕瓜菜生产,克服今夏持续高温干旱不利因素,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千塬、冉家沟、纸坊沟、新文、斜道巷等村,引进西甜瓜、辣椒、西红柿等新优品种8个,落实穴盘育苗、增温保湿、稳苗促壮等关键技术,开展瓜菜育苗860万株(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育苗675万株,西甜瓜育苗185万株),全县种植蔬菜5.13万亩、大棚西瓜3800亩、甜瓜1100亩、高山蔬菜2000亩;同时发展羊肚菌46亩;种植中药材22个种类5600亩。组织惠家沟等村实施了珍稀菌赤松茸林下试验种植项目,试验面积32亩,其中草碧镇坡头村12亩、张家塬镇晖川村10亩、城关镇惠家沟村(侯家坡村)6亩、城关镇段坊村10亩,配套了木屑粉碎机、铡草机、烘干等设备,林下试验种植赤松茸在我县获得成功,产品销往我县的宾馆酒店以及蔬菜市场。通过引进珍稀菌赤松茸林下试验种植项目,我们对珍稀菌赤松茸的种植时间、种植方法、用料种类、用料比例、堆料技术、温湿度要求等有了全新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产实用技术。在城关镇冉家沟村、水沟镇纸坊沟村、张家塬镇七一村河南省信阳市“透心红”胡萝卜品种2个,与我县千川牌“透心红”胡萝卜进开展胡萝卜品种对比试验,引进河北省沧州青县“透心红”胡萝卜、行品种对比试验,从目前产品品相和口感初步判定,我县千川牌“透心红”胡萝卜市场销路畅通,适合在我县及宝鸡地区推广种植。四.抓排查保安全针对今年春季低温霜冻、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秋季阴雨等自然灾害、以及用药用肥用膜残留,及时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多次深入有机王和锦泰设施蔬菜基地、龙山玉珠、大棚草莓等农业园区,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检查43次,排查安全隐患20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使园区安全生产,规范运营,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立足我站包抓水沟镇农业生产服务工作,组织全体工作力量,积极深入一线,指导各村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在农业机械作业旺季,向农业机械机驾驶员宣传农机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境域内全年无一起机械安全事故发生;针对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组织单位全体同志,多次深入水沟镇各村,督促指导各村和群众利用一切水源和灌溉设施开展玉米等秋粮作物抗旱行动,全力抓好秋粮灌溉等田间管理工作,做到了应灌尽灌,最大化减少了旱情对秋粮作物的影响,确保了粮食安全生产。五.抓帮扶促振兴今年我站继续包抓南寨镇千塬村,针对该村瓜菜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开展调研,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先后到村调研帮扶12次,配合解决实事3件。:一是为村上投入西甜瓜新品种引进推广资金2万元;二是为村上老年活动室捐赠椅子10把、桌子2张;三是协助村上争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棚改造奖补资金35万元,为示范园建设了生产用房,维修了大棚塌陷底梁,配套了水电设施等。落实预算单位采购、工会福利购买等消费帮扶政策要求,采购帮销消费帮扶重点产品5400元,占任务2730元的198%。站上4名同志联系27户脱贫户,帮扶干部坚持每月两次深入开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以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重点对存在问题整改、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为年度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六.抓防控阻疫情按照局系统区域规划,我站包抓县机电公司和县农商银行家属楼疫情防控监管工作,对两个家属楼院小区,由我站主要领导负总责,落实4名人员成立专班,轮流值班值守,同时在小区、单位院内悬挂横幅4条,配套音箱3个、体温计6个,对楼院常住户和单位人员进行全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随时排查掌握情况、登记外来人员信息,使此项工作与主管部门有效衔接;积极服从局里安排,落实安馨家园隔离专班人员1名、全员核酸检测扫码人员2名、全员核酸检测服务人员3名,全力为全员核酸检测搞好服务,督促两个楼院48户122名常住人口全部参与县上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活动,积极服从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和要求。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立足职责,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围绕“菜篮子”产品保障供给,强化蔬菜、西甜瓜、药材等特色产业技术服务措施,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全县种植蔬菜5.13万、中药材5600亩、西甜瓜4900亩,培育蚕桑试验示范基地500亩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步工作打算1.存在问题。受劳力困境、产业结构调整等大环境因素,特色产业规模小、相对效益不高,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改进措施和下步工作打算。一是抓学习,增技能。按照“在田间中教学、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思路,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增技。二是抓服务,促管理。按照特色产业农事季节及生产关键节点,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总结生产关键技术,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业务职能,强化干部队伍培训,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力投入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工作上来,为实现产业振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市果业蔬菜发展中心、园艺技术工作站表彰为全市蔬菜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