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植保植检站

长武县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3-03-23 08:45
单位名称 长武县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检测防治保障。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植物检疫、植保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住所 长武县创业二路
法定代表人 崔俊锋
开办资金 65.0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农牧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37万元 71.59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植保植检站.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预警防控。(1)夏粮作物:我站从2月下旬开始对十里铺、胡家河、相公三个代表不同地势的小麦、油菜田每周进行一次定点系统监测,每月随机选点进行一次大面积调查,并及时汇总调查结果,通过电子邮件上报省、市植保站,累计向省、市站发送周报28次。(2)大秋作物:我站秋季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从4月份开始,采取以定点系统监测和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测报方式,全面系统的掌握了今年当地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及消长规律。从6月1日开始对全县玉米田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并悬挂草地贪夜蛾诱捕器25套,每周监测调查,未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及幼虫危害。(3)果树病虫:从2月份开始对苹果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发生程度进行系统监测。根据监测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指导大田防治。2、及时防控,控制危害。(1)指导全县麦田化除10.1万亩。(2)开展小麦条锈病、蚜虫等主要病虫为主的“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面积9.7万亩,其中带动村集体自防3万亩,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0.1万亩的96%。小麦杂草统防统治化除2万亩,自主性果树病虫害统防统治2万亩,指导全县防治8.5万亩。举办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2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份。(3)悬挂诱捕器25套,对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重点害虫开展监测,对全县20多个村玉米田进行普查。未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及幼虫危害。(4)针对春播、秋播及时开展地下害虫调查,根据虫口基数,制定了防治方案,指导群众种植。3、苹果蠹蛾定点监测。于4月12日-9月30日对苹果蠹蛾进行定点监测。在监测点的选择上,重点以陕甘交界、312国道沿线、风险果处置场、染疫果填埋厂为主。每隔200米设置1个诱捕器,共悬挂苹果蠹蛾诱捕器60个,并对每个诱捕器做了GPS定位,以便观测时查找。监测范围涉及5个乡镇13个村,全线长约15公里,幅射面积达1000多亩。站上固定2名专职检疫员负责监测工作,每周一、周四逐个对诱捕器进行详细观察,每月更换一次诱芯,随时根据诱虫密度更换粘虫板。将诱集到的生物全部详细记载,每周二、周五及时给市站上报监测结果。同时定期开展果园疫情调查,密切监测疫情动态,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联系沟通,掌握疫情最新动态,严防疫情传入。经监测调查,未发现苹果蠹蛾疫情在我县发生。4、剖果检查。于6-8月份开展了苹果蠹蛾剖果检查工作。主要以312国道沿线3公里和福银高速沿线2公里周边果园开展调查,调查涉及甘肃的窑店镇、飞云镇,陕西的洪家镇、丁家镇、昭仁镇共5个乡镇的13个自然村,累计调查面积360亩,捡拾落果80公斤、1500余个,剖果未见梨小、苹小、苹果蠹蛾等幼虫,虫果率为0,蛀果率为0。5、苹果蠹蛾消杀。严格按照消杀防控方案要求,做好重点地区的消杀工作。防控区域从陕甘交界凤口高速公路引线至五里铺高速公路引线(即312国道沿线)两边的果园、绿化带、低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高速、低速超限检测站、果汁厂周围及垃圾倾倒场等高风险地区。共实施苹果蠹蛾防控药剂消杀10次,累计消杀面积768810㎡。6、加强残次果收购点检疫监管。我站积极推广果汁加工原料果运输监管系统微信管理平台二维码的应用,在各乡镇、村组原料果收购点张贴二维码,建立了果汁加工原料果收购群,现场及群内指导收购人员掌握使用方法,所有残次果品运输车辆扫码装车,加强果汁加工原料果溯源管理。7、农作物种子苗木产地检疫。对县域内种子、苗木生产育种基地进行摸底调查。经查,我县无苗木繁育基地。小麦育种基地1个,长武渭北旱源小麦试验基地。按照《陕西省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工作流程》要求,对该基地进行了产地检疫备案,建立了企业信息档案,生产检疫监管档案。设立了企业报检员,落实了产地检疫制度,规范产地检疫程序。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成熟期和收获期进行了田间检疫调查,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8、其它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1)小麦腥黑穗病菌专项调查:从5月份开始到6月上旬,我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小麦蜡熟期至收获前在全县采取踏查和重点调查的方法,对小麦腥黑穗病菌进行了调查,8个乡镇共调查小麦2万余亩,未发现以上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县发生。(2)苹果黑星病菌调查:从4月份开始到11月上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的苹果黑星病菌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每隔15天调查一次。同时结合每周的苹果蠹蛾监测对监测果园及附近果园进行调查,随时了解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发展情况。9、推进农药减量化及环保工作。(1)先后引进推广金纹细蛾性诱器1500多套、苹小卷叶蛾和桃小食心虫性诱捕器200多套、苹果蠹蛾性诱捕器230套、粘虫板3000多个、诱虫带2000多个、太阳能诱虫灯10台,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先后引进推广苦参碱、阿维菌素等农药6种。(2)引进推广新型施药器械。先后引进推广新型施药器械9台,其中永佳牌3WZ-500L型自走风送式果园喷雾机2台、法美特风送果园喷雾机2台、自走式麦田宽幅喷药机3台、无人机5台,以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减少农药用量。(3)苹果绿色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在洪家镇丁村、天丰示范园,亭口镇双矮示范园共建立3个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面积2488亩,带动辐射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治面积50000亩。示范区健身栽培、理化诱控、免疫诱导、药剂组合、高效药械等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100%,病虫防效9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辐射带动全县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45%以上。10、加强宣传培训。出动宣传车12次,集中宣传6次,向群众宣讲《生物安全法》《植物检疫条列》《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悬挂横幅8条,印发宣传资料2种共20000多份,咨询人数3000多人次,举办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200多人次。11、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为包扶洪家镇丁村脱贫户49户建立了详实的资料和帮扶计划并积极开展帮扶工作。逐户开展“六必防”活动。建起了“丁村爱心超市”。开展技术培训6期。12、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县疫情指挥部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做好单位及包抓小区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全县悬挂草地贪夜蛾诱捕器25套,对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重点害虫开展监测,对全县20多个村玉米田进行普查,未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及幼虫危害。开展小麦条锈病、蚜虫等主要病虫为主的“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面积9.7万亩,其中带动村集体自防3万亩,小麦杂草统防统治化除2万亩,自主性果树病虫害统防统治2万亩,指导全县防治8.5万亩。对苹果蠹蛾进行定点监测,重点以陕甘交界、312国道沿线、风险果处置场、染疫果填埋厂为主,悬挂苹果蠹蛾诱捕器60个,监测范围涉及5个乡镇13个村,全线长约15公里,幅射面积达1000多亩。实施苹果蠹蛾防控药剂消杀10次,累计消杀面积768810㎡。引进推广性信息素诱杀技术、灯光诱杀技术、食饵诱杀技术、诱虫带诱集技术、色板诱杀技术,推广植物源、矿物源、农用抗生素、生物农药。引进推广金纹细蛾性诱器1500多套、苹小卷叶蛾和桃小食心虫性诱捕器200多套、苹果蠹蛾性诱捕器230套、粘虫板3000多个、诱虫带2000多个、太阳能诱虫灯10台,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引进推广苦参碱、阿维菌素等农药6种。引进推广新型施药器械9台,其中永佳牌3WZ-500L型自走风送式果园喷雾机2台、法美特风送果园喷雾机2台、自走式麦田宽幅喷药机3台、无人机5台。在洪家镇丁村、天丰示范园,亭口镇双矮示范园共建立3个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面积2488亩,带动辐射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治面积50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45%以上。出动宣传车12次,集中宣传6次,向群众宣讲《农作物病虫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悬挂横幅8条,印发宣传资料2种共20000多份,咨询人数3000多人次。举办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200多人次。举办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2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份。举办绿色防控培训班5场(次),发放资料300本。开展小麦条锈病、玉米高产技术、果树病虫防治等技术培训6期。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由于植保工作专业性强,特别是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植物检疫、各项试验示范对专业性要求很高,非专业人员很难胜任,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整改措施:希望有关部门能为我单位吸收专业技术人员,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四、下年度工作计划1、做好以小麦、油菜为主的夏粮作物、以玉米为主的大秋作物、以苹果为主的果树病虫害的监测工作,为全国农技中心及省、市业务部门和县农村农业局提供病虫害发生情况,为各级决策提供依据。2、做好苹果蠹蛾监测预警工作。3、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工作。4、做好“苹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示范”工作。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广大群众的科学防治病虫害技能。6完成好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它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