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3-03-23 08:11
单位名称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文物研究,弘扬民族文化。考古发掘与研究,文物调查,整理编写发掘报告。
住所 咸阳市环城西路1号
法定代表人 谢高文
开办资金 23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7.8万元 133.5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咸阳市考古所以习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严格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工作方针要求,在配合基本建设、文物服务大局,注重公众考古、活化利用文物资源,加大资料整理力度、阐释中华文明,开展业务培训、增强专业能力,科技考古、深入挖掘文物内涵,文物外展、加强交流互鉴六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配合基本建设,文物服务大局本年度,我所开展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项目共计33项,为历年来开展发掘项目数量之最。截止年底,完成26项,其余7项正在进行,发掘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墓葬、灰坑等各类遗迹1026处,出土文物3859件(组)。所有发掘项目均按照要求申请了考古发掘执照,并有国家、省、市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批复,工作程序均合法合规。二、注重公众考古,活化利用文物资源今年,我所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合作拍摄考古纪录片《咸阳平陵十六国墓》、《咸阳十六国墓》和《五代冯晖墓》,《咸阳十六国墓》已在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引起较大反响,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其他两部已拍摄完成,正在后期制作,这四部纪录片的播放将向大众普及文物考古知识,加深公众对咸阳文物考古工作的了解,为咸阳文化事业的宣传起到重要的作用。三、加大资料整理力度,阐释中华文明在考古发掘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加大了资料整理力度,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拼对、绘图、照相、描述等,深入展开研究工作。已完成陕西三为实业、古渡新家园、马泉新家园、咸阳阳光商贸、塔尔坡村改造、秦汉新城汉惠大道、兴平马干等12个项目,共计1879件出土文物的资料整理工作。目前,正在开展马泉中学、阿史那怀道墓、咸阳机场M81等3个项目的资料整理工作。2022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加快资料整理的基础之上,共发表论文1篇,学术报道1篇。1.陈秋歌等《苏州虎丘路三国大墓墓主身份再考》,《中原文物》2022年第3期。2.谢高文、赵旭阳、武海《陕西咸阳塔儿坡战国秦墓新发现金饰品》,《中国文物报》,2022年1月21日。已编写完成的简报有《咸阳姜家村西汉墓群发掘简报》、《咸阳高家庄东汉墓发掘简报》、《泾阳南里庄墓群发掘简报》、《咸阳贺家西村十六国墓发掘简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北魏墓发掘简报》、《咸阳北里村元墓》等。四、开展学术交流及业务培训,增强专业能力参加秦代文明及秦俑展、陈直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国家重大项目关中地区十六国墓开题会、秦汉学会年会等学术交流会。组织参加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举办的《2022年中国古代玉器鉴赏线上培训班》、《文物基础概论第二期线上培训班》、《文物摄影专业人才系列培训班》业务培训。本年度,我所继续开展咸阳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对咸阳考古历年来发掘项目进行梳理,完成考古发掘项目位置校准184个,在咸阳考古“一张图”上全面反映其相关信息资料,并对重点项目澳威光电项目数据录入。着手开展考古发掘历史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拟逐步完成我所历年来考古发掘资料数字化,进行资料整合和建立考古地理信息系统,支撑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和考古科研工作。五、科技考古,深入挖掘文物内涵本年度,我所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对塔儿坡秦墓出土金器进行金相分析研究;并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对东庄水库考古发掘项目罗家河遗址出土的植物残留物进行了现场提取、实验室鉴定分析;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塔儿坡墓地人骨标本进行全面、综合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六、文物外展,加强交流互鉴今年我所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合作,开展文物外展2次,借展文物6件,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秦汉文明与兵马俑展》、在兰州举办《大道攸归:五凉文化展》。出土文物的展览响应了习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讲话精神,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七、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考古发掘和文物调查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文物又为我市经济建设排除了隐患;2、2022年非税收入任务2500万元,实际上缴国库1404.7万元,为我市文物保护和经济大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八、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考古发掘工作任务大、工期紧,致使考古资料的整理滞后,学术研究成果较少。九、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按照“快出成果、快出人才”的工作思路。二是加强近年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缩短考古资料对外公布周期。十、下一步主要工作计划: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制定、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坚持“两利”原则,积极完成市文化和旅游局交办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3.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确保文物安全。4.持续抓好党建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5.完成市文化和旅游局下达的其他临时性工作。6.充分利用科研基地,加快整理积压的考古资料,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加大业务人员培训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