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救助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以“自愿救助、无偿救助”为原则,对我市流浪乞讨生活无着落人员实施临时救助,救治、管理、教育、护送和安置。 | |
住所 | 兴平市县门街西路5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祁炳辉 | |
开办资金 | 4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3.37万元 | 509.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救助服务站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救助服务站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民政局党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咸市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以“自愿求助、无偿救助”为工作原则,依据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2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业务完成情况。2022年,救助服务站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了党在基层组织的全面领导,激发了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信仰,增强了全站干部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和凝聚力。一是:围绕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成果巩固工作,建立并完善了第三方监督管理员和特邀监督员制度,建立民政部门负责人联系制度;按照“社会参与、群防群助,积极劝导、扶危济困,传递温暖、让爱回家”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和6.19主题宣传日工作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救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形成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引导社会共同关注并参与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来,在全市形成共同关爱和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力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2022年共救助66人次,其中站内救助44人次,站外主动救助22人次,安置长期滞留人员2人,跨省接送3人,省内护送返乡31人次,开展街面主动巡查210次,出动576人次,发放棉衣棉被和食品、饮用水等物资51份,发放救助引导卡3400余份。二是:严格落实救助工作“24365”工作模式和领导带班制度,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联合福彩中心在城区主要干道、广场和重点区域共筛选10个流浪乞讨人员临时联络点,提供食品、疫情防控等必要的基础物资,方便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求助。三是: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各班组安全责任,采取定期排查、不定期抽查,重大节假日前夕大排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召开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全年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12次,安全知识培训2次,消防演练2次,疫情防控演练1次,先后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5个,并通过即查即改和建立整改台账限期整改等方式全部到位。通过安装消防安全逃生窗、微型消防站,安装烟感报警系统,升级改造监控设施等措施,进一步补齐了全站在安全生产领域长期存在的需整改未整改的短板,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安全的照料生活环境。四是:建立健全食堂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管理员制度,食品留样制度、健康卫生制度,后勤物资和药品管理和定期排查制度,确保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基本饮食,确保站内照料人员健康成长。2022年未发生集体中毒等饮食安全事故。五是:严格按照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指南(2021年第六版、2022年第七版)、《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要求,严格出入管理,对办公区域、服务对象生活区域实行分区管理,定期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消杀制度等,确保全站职工和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安全。2022年社会面经历的几个阶段性复杂形势,全站服务对象无一例感染,工作人员未发生集中集体性感染,确保了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疫情防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六是:积极开展创文创卫工作。2022年共组织41人次定期到包抓路段开展创文创卫活动,帮助包抓路段店面商户清理门店前杂草、治理路边乱堆乱放,向广大市民积极宣传创文创卫政策,积极督促店面商铺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为全市创文创卫工作贡献了救助站力量。七是:持续扩大对外宣传工作,2022年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印制了购物袋、纸杯、纳凉扇等宣传品,通过6.19主题宣传活动和常态化政策宣传工作,广泛向市区老年人、热心市民、商铺店面经营户等发放宣传品,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同时制作宣传美篇3篇,在市政府网站发布宣传报道2篇、咸阳市微信公众号1篇,咸阳日报1篇。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是依托福利彩票店,在城区内建立了10个临时救助联络点,更加便捷群众和服务对象引导和求助;二是联合公安部门协调周至救助站用时半年帮助我市在外流浪60余年的孔宪斌落户并安置,进一步发挥了兜底保障职能,切实维护服务对象基本权益,彰显了政府关系关爱特殊困难群众的“温度”。三、存在问题一是整体队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在综合能力上还有待于加强;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还不能形成合力,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有效发挥。四、整改措施一是持续常态化开展救助队伍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工作,有效提升全站工作人员面对新时代下困难群众对救助工作的新期待、新期盼和要求,进一步提升全站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切实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急难愁盼”;二是进一步发挥联系会议协调机制,督促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织牢织密特殊困难群众救助网络。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持续强化意识形态引导教育,持续加强全站党员干部政治学习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升全站上下队伍战斗力,不知不扣落实好中省市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部署,切实保障好服务对象基本权益。二是深入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和日常政策宣传工作,确保求助对象精准有效救助;三是持续规范和强化站内照料服务,严格按照救助管理办法和工作规程的有关要求,按照“站内照料是常态、站外托养是例外”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站内规范照料服务,扎实为救助对象提供优质的临时照料服务;三是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协调在救助工作中形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兜底保障职能,进一步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