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中心敬老院

陇县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3-03-22 16:56
单位名称 陇县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收养服务,弘扬社会精神。老年、残疾或未满16周岁村民中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农村自愿入住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的社会代养。
住所 陇县温水镇街道72号
法定代表人 吕小龙
开办资金 2513.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18.13万元 2147.61万元
网上名称 陇县中心敬老院.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2年7月12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卢杰变更为吕小龙。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力做好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及时转运、全力救治”工作总基调,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抓:1.坚持体温测量。每天严格为老人、工作人员测量体温2次。2.坚持值班制度。门卫24小时值班,严格人员管控,实施驻院上班制度,工作人员无事不得外出,外出严格登记,严禁外来人员入。3.全面消毒。全院坚持每天2次用84消毒液对活动广场、办公区域、老人房间、餐厅、公共区域、卫生间等区域进行全面物理消杀防治。4.做好老人防护。为每位老人配发医用防护口罩,倡导老人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居室每天开窗通风,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讲卫生”,引导老人搞好个人卫生,做好自我防护。5.加强膳食营养供给。灶务组合理安排老人一日三餐膳食,制定食谱,科学搭配,清淡营养,每天让老人吃到新鲜果蔬、食品,保证老人健康营养需求。6.加强文化精神慰藉。护理组组织老人每日2次参与锻炼,做体操、健身保健操,增强老人体质。娱乐组组织老人敲锣打鼓扭秧歌,工作人员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心理慰藉,对老人进行心理调适,防止院内恐慌情绪产生。7.加强防疫物资储备。面对年末新冠疫情严峻形势,我院积极协调为全院储备医用口罩5000个,84消毒液20箱、免水消毒洗手液4箱等防疫物资,各种药物200余盒,共计花费12000余元,保证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的充分供应。(二)积极创建三星级敬老院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三星级敬老院创建,树立陇县中心敬老院新形象,努力建设环境优美、服务规范的敬老院,开创陇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新局面,按照《省级星级养老机构评分标准》,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三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全院掀起创建高潮。截止目前,我院共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10余份,购买消防器材合计8000余元,粉刷我院餐厅墙壁等一系列软硬件提升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创建三星级敬老院任务。(三)全力实施适老化改造提升项目为进一步提升陇县中心敬老院的照护能力,强化特困老人的兜底保障,我院实施无障碍通道和室外活动场地软化改造项目及厨房、大门提升改造项目和护理床采购项目,项目具体包含:1.翻新原有无障碍通道松动地砖,更换原有无障碍通道遮阳板,新建三号楼到餐厅无障碍通道;拆除原有室外场地方砖,然后再进行软化;2.拆除现有燃煤灶,改用电灶台,对现有厨房进行全面设计改造,使电气线路、厨房排水和排烟更加合理,对原有陈旧厨房设备进行更换,新建一个冷藏储藏室;3.对现有大门进行改造,达到温水街道统一规划要求;4.采购医用护理床120张,提高我院护理床占比,是我院达到养老机构护理床占比要求。通过适老化改造提升项目,我院硬件设施不断提高,同时使我院基础设施达到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的质量要求,为创建更高星级的敬老院打好了基础。(四)提升“多保”保障力度1.吃: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餐饮管理六大体系,灶委会根据院食堂管理和疫情防控指南要求,根据老年人饮食习惯和时令、天气建立食谱,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按照每月食谱精心安排老人一日三餐,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饭菜品种丰富多样,保证老人吃饱吃好。2.住:全年采取询价采购的方式为每位老人定做服装一套,网上采购春鞋、冬鞋各一双。并结合季节变化,为老人寝室配备凉席、夏凉被、油布、两床被子、暖水袋保证老人消暑和过冬;并对供养房间精心布置,营造温馨的供养氛围。3.医:继续与镇地段医院协作,聘请医生周二、周四定时坐诊,加强院医务室管理,实施三级医疗,保证院民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全年,院医疗室日常坐诊看病1167人,温水地段医院住院15人次,县级医院住院18人次,市级医院住院86人次。平时做好健康管理,做好日常血压、血糖、体重监测、日常用药记录,全面建立了健康档案;全年为院内特困老人采购常用药品花费17321.50元,确保特困老人健康有保障,切实做到小病不出院,疾病大病送医院,无病保健康,患病医生管。4.葬:对弥留之际的老人开展临终关怀,老人去世后,院丧葬委员会及时妥善的处理丧葬事宜,洗理,穿衣、守丧,护灵返乡,及时拨付丧葬费6396元,全年为李永义等7位老人办理了丧葬事宜,保证老人人生最后一程走的体面尊严。5.日常护理:按照养老机构“115项”服务标准要求:卫生达标、安全保障、生活照料细致、记录标准规范、就医方便及时,结合我院特困老人生活习惯特点,全方位为老人提供高效优质体贴细致的护理服务。6.精神慰藉:根据老年人心理特点及疫情防控闭院管理需求,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与老人谈心谈话,掌握供养人员情绪变化;院社会工作者定期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老人心理障碍,保证老人心态健康,精神愉悦,全年共为111位老人举办12期集体生日庆生,让老人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7.文化娱乐:根据疫情防控封闭管理要求和老年人身体特点和喜好,加大文娱投入,保证秧歌队、锣鼓队、合唱队、阅读、书法、刺绣、自乐班等兴趣小组正常运转,开办太极拳班,组织老人下跳棋、象棋。采取物质激励措施,为每天参与锻炼、每周参与套圈圈活动的院民发放小零食。全年举办趣味运动会2次,举办九九老年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活动共3次,举办节日文艺汇演4次,丰富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做到了让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五)多措并举,提升院务管理水平1.加强特困人员的法律法规、院内规章、社会公德学习教育,建立供养对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组织机制,保证院民爱院如家。2.每日三次查房、院民、工作人员外出登记、用火、用电安全、卫生保洁、护理服务等院内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绩效考核组每周不定时开展督查,严格按照省市县星级评定相关要求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并做到时时有记录,事事可考量。6月份在我院举行了陇县第二届养老护理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练,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3.积极开展“特困老人返乡探亲活动”和“帮助特困老人完成小心愿”活动,全年共计接送特困老人返乡探亲33人次,带领特困老人外出郊游20余人次,陪护老人外出超市集体购物61人次,全员完成特困老人小心愿80余次;(六)强化安全长效管理巩固安全管理成果,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落实“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摔倒、防打架、防走失、防中暑、防冻伤、防食物中毒、防流行病爆发”安全“十防”措施,杜绝各类意外安全事故发生。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陇县中心敬老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安全责任。加强消防器材、安全隐患自查、整改力度,每月开展1次安全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及时整改落实。全年共开展4次突发灾害、地震、消防和疫情防控演练、6次消防安全培训。对于省安委办暗访抽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及时上报县安委办。(七)抓好福利生产实现以副补院合理规划、挖潜增效,充分利用生产用地,按季按需种植大陆蔬菜8亩,养猪16头、鸡160只,鹅16只,鸭21只,实现产值9.65万元,基本满足院内肉菜蛋的自给自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为全县111名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提供了吃穿住医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切实发挥了敬老院保障基本民生、服务弱势群体的托底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干部职工业务学习开展不经常,服务技能、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入住对象的安全教育工作抓的不紧。3.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抓得不够,特困老人对疫情防控工作配合度不高。(二)整改措施:一是丰富学习形式,加强自主学习和护理技能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和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二是结合供养对象实际,采取老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安全教育知识,逐步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三是利用电子显示屏、展板、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加强院内疫情防控宣传力度,让老人切实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配合院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努力完成三星级敬老院单位的创建。(二)按照星级敬老院创建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三)完成我院三年服务改造提升工程中的医用电梯加装项目。(四)积极参与省民政厅“千人培训计划”,继续支持护理员参加养老护理员护理培训,保证全员持证上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