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送教送培及教学视导。1.助推基础教育发展。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聚焦课堂、重在导向、科学诊断、交流研讨、提升质量的原则,对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进行了教育教学管理全面督查、指导。一是在峡口初中、白勉峡九年制学校、骆家坝九年制学校、城北中心校等12所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现状质量研判。二是通过集团办学、联盟办学、“教研超市”等形式,组织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深入峡口初中、两河口中心校、柳树中心校、茶镇九年制、葛石小学、城北小学附属幼儿园等8所学校开展“送教送培”活动,送示范课18节,开展讲座14场次。三是对茶镇、私渡九年制等6所学校开展毕业班工作教学视导,并对全县初中教师进行了中考复习备考能力提升培训。2.持续开展教学实践。一是继续开展“三课”活动。为了强化我室研究、管理、指导、服务职能,单位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还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提高他们课堂驾驭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对峡口初中、沙河初中、城北中心校、骆家坝九年制等15所学校开展教学质量精准视导,通过课堂诊断、方法指导,提升教师能力素养。(二)强力推进教科研工作。3.大力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完成2021年5个省级课题顺利结题,成功申报2022年省级课题14个;2021年市级课题结题36个、5个课题为教科研优秀课题;2022年市级立项课题35个;2022年县级课题立项102个。4.建立县级“教研超市”。为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的常态化,我室对各校教研超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建立了县校两级“教研超市”,开展活动68项(其中:小学38项,初中30项),为教师搭建起了学习、交流、探讨、提升的研学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5.建设学科基地。组织、指导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申报、遴选及启动运行工作,全县共建成的市县级34个学科基地,基地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强化教师研修,累计开展研修活动173次,送教送培80场,专题培训120次,教学交流186次,参加活动人数8421人次,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6.教科研成果丰硕。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成果评选,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一是组织教师参加《陕西省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4人均获奖,其中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1个;参《汉中市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8人获市级奖励。二是组织指导推荐了陕西省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教育教学成果申报工作。三是组织了汉中市第二届优秀学科作业设计遴选推荐工作,推荐8件成果参加市级展评。四是组织教师参与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17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获全国二等奖,并参加了全国第四届名师课例展示及网格答辩活动,获全国一等奖。五是开展了第四届西乡县中小学学生优秀社团及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表彰,评选了113个“优秀学生社团”,187名教师为“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六是为教师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分享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交流教育教学管理经验,2022年编辑刊出《西乡教育》6期。七是组织教师参评“天汉好课堂”精品课,32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23人。7.智慧联盟,资源共享。全面实施以“远程互动在线课堂”为支撑的县域优质资源共享传播机制,把全县中小学、教学点按照“10个联盟长学校+30个一级联盟学校+35个二级联盟学校”架构,建立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结对帮扶网络联盟,实现城乡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学生“同上一堂课、共享一名师”,促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8.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组织开展全员赛教、县级赛教,积极参加三级三类骨干教师评选。159名教师参加县级赛教,评选县级教学能手55人;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学能手赛教,25人获市级教学能手,5人推荐参加省级教学能手赛教;开展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申报推荐评选工作,评选第五届西乡县中小学学科带头人60人;成立西乡县首批5个名师工作室。9.开展2022年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展示暨研讨活动,持续推动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一体化发展,6人获县级思政课“大练兵”教学骨干称号,2人获市级“大练兵”教学骨干称号,2人获省级“大练兵”教学骨干称号。10.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一是通过国、省、市、县培,年度内培训教师7777人次其中国培6600人、省培740人、市培147人、县培1027人。二是承办启东骨干教师来县支教、交流互访。三是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11.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十百千”教师培养计划,确定市级培养对象36名、县级信息化应用骨干教师166名;实施全县中小学(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整校推进及县级考核,3125名教师考核合格,合格率100%,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四)高考中考工作。12.中考。一是对全县6所初中学校毕业班的复习备考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二是举办了“西乡县2022年中考复习备考能力提升网上培训研讨”活动,促进全县九年级教师驾驭复习备考工作能力水平的提高。三是开展了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暨607名教师能力素养检测。四是对全县22所初中(含九年制学校)8608名毕业生进行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县考试中心。五是组织实施了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网上阅卷工作。13.高考。一是开展高中创建魅力课堂同课异构活动及高中学科基地活动,先后在西乡一中、二中分四批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共上展示课16节,组织听课评课研课系列交流研讨活动8场次,学科兼职教研员做专题辅导4场,两校教师共600余人次参加,促进县域高中教研信息交流与共享,助力教育质量提升。二是组织两所高中参加全市高三两次联考、统一评卷、成绩统计及全市质量分析会。三是组织两所高中开展高考复习备考各学科的线上培训活动。四是组织两所高中举行2023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将2396名考生考核结果上报县考试中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名师骨干体系已初步形成。本单位紧紧围绕教体局中心工作,优化发展中心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职能,促进教研、培训、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共培养县级教学能手55人;市级教学能手25人,5人推荐参加省级教学能手选拔;县级学科带头人60人;成立西乡县首批5个名师工作室,助推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能、教学质量双提升,2.教育信息化成果丰富。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市县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活动,640人荣获表彰奖励;获得各类集体荣誉68项,其中省级优秀案例1个,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素养。3.指导组织师生参加省市县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活动,640人荣获表彰奖励;获得各类集体荣誉68项,其中省级优秀案例1个,市级优秀案例3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职工主动干事、创新工作的意识不强。二是教职工的教研水平、学习热情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建设“教研、培训、应用”功能完备、三位一体发展服务机构。二是持续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坚持绩效量化考核,帮助教研员克服职业倦怠,促使自我加压。三是服务学校、服务教师,常态化开展教学视导、送培送教、常规检查等教研活动,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研水平,为教师素能提升持续发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坚持以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国培”、“省培”计划为引领、“市培”计划为抓手、县级培训为基础、校本研修为本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2.坚持每学期结合教学质量检测情况,针对质量滞后学校、学科教师开展精准教学视导;结合需求针对性开展质量提升、常规落实、复习备考、送教送培送研等专项视导。3.建构教研新格局。依托34个市县学科基地、每学期教研超市、5个名师工作室、10个集团化办学集团,扎实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构建多元教研融汇融通,时时、人人、处处有教研的体系化、网格化教研新格局,服务教育发展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