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留坝县> 留坝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留坝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3-22 15:24
单位名称 留坝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了改善陕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对避灾移民进行搬迁工作;实行楼房化安置;统规统建安置;统规自建安置;分散安置户补助;危房改造;移民技能培训和就业。
住所 留坝县南环路50号国土资源局二楼
法定代表人 焦鹏
开办资金 43.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留坝县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743079.53万元 12653184.82万元
网上名称 留坝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以来,我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积极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将避险安居搬迁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经济增长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基础,为加快“四个留坝”建设增添新动力、作出新贡献。2022年我办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完成市上下达我县避险安居搬迁300户任务,其中地灾洪灾搬迁40户;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办理工作;完成市县安排部署的其他工作。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避险安居搬迁工作情况1.年度方案及任务分解情况。一是按照市专班下达我县300户888人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已于2022年5月8日印发了《留坝县2022年度避险安居搬迁工程实施方案》(留移民组发〔2022〕1号),将2022年度任务分解至镇(街道)。二是2022年6月25日印发了《留坝县避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留办发〔2022〕25号),明确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各年度搬迁任务以及职责。2.安排部署情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避险安居搬迁工作纳入县“4111”调度会,每周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工作进展。3.新建安置点建设情况。一是该项目于6月10日动工建设,8月10日召开2022年第7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留坝县避险安居搬迁工程(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项目新建6栋6层住宅楼安置156户群众,同时配建部分商业附属设施,总用地面积约18.8亩,总建筑面积17736.12平方米,其中住宅17648.76平方米,商业附属设施87.36平方米,容积率1.41,建筑密度24%,绿化率33%,机动车地上停车位7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353个。二是项目分二期进行建设,一期修建安置楼3栋,总建筑面积约11700平方米房屋96套,施工许可证已办理完成,完成1号楼、2号楼、3号楼一层主体建设,目前正在房屋二层正在施工。三是县城新建安置点已完成纳规入统3500万元,2022年计划投资1750万元,目前已入统1533万。4.安置群众完成情况。目前已累计完成301户967人的搬迁任务(含避灾搬迁40户114人),其中存量搬迁房安置28户,宅基地自建房安置82户,商品房结合安置89户,新建安置点签订认购协议102户,并逐一建立户档。(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200户678人,全县共建设3个移民安置点。1.持续抓易地搬迁群众入住工作。结合“进知解”活动,通过摸排,重点对分散安置户、五保户、独居户等重点人群入住情况进行检查,对整户外出、死亡、服刑等几种特殊情况按季度进行了台账更新。目前全县200户搬迁户中,举家外出15户,整户死亡5户,入住精神病院和敬老院3户,投亲靠友5户,其余172户全部入住。2.易地扶贫旧宅基地腾退工作。通过排查,没有发现应拆未拆,整改不彻底,群众两头住,搬迁群众在临时搭建的生产用房居住等现象。目前,全县完成旧宅基地腾退200户(含29户无房户、14户可不拆除户),腾退率100%;完成旧宅基地拆除复垦157户,拆除复垦率100%。(三)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2022年“两会”期间,我局共收到人大代表议案7件,其中主办1件,协办6件;政协委员建议2件。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自接到县政府办人大议案、政协提案交办通知后,我局迅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办理人员积极主动同代表、委员沟通联系,听取代表委员建议意见。2.明确责任,强化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办理方案,逐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规定办结时限和办理要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办人员认真办”的工作格局,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截止8月10日前已全部完成涉及我局的3个提案议案办理工作。办理结果均为满意,并将印证资料分别报县人大办、县政协县、政府督查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