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台区> 汉中市汉台区经济合作促进中心

汉中市汉台区经济合作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22 15:13
单位名称 汉中市汉台区经济合作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实施全区吸引外商投资工作,负责全区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重大招商项目的包装和发布;负责重要客商的联络、接待和项目洽谈;负责全区国内外客商投资项目的初审和外来投资项目的备案工作;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陕西省汉中汉台区中山街80号
法定代表人 闫楠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83万元 66.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本年度未发生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以来,区经合中心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聚焦“3552”现代化产业体系,紧扣内资、外资两大主要指标,狠抓项目招引和落地两个关键,奋力推动全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一是高位谋划强推进。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区级领导亲自对接客商、亲自带队考察、亲自协调问题,各行业部门和镇办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进本行业、本辖区招引项目。围绕汉台产业规划在深入各部门、镇(街道)调研摸底现有项目、资源基础上,高质量谋划46个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总投资约444.81亿元。同时围绕我区14条重点产业链提早谋划筹备2023年重点招商项目。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带队赴深圳、珠海、上饶、山西、重庆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17次,参加了第六届丝博会等重点投促活动,考察了正威国际集团、谷川联行、百度(山西)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重庆汉沙科技、猪八戒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30余家,邀请接洽回访企业江西华彪、正威集团、58前行科创等100余批、400余人次,签订了华彪5G智能电动车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特来电汉台智慧充电网、现代循环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标准产业园等合作项目,形成了以高质量招商推动汉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完善机制抓落实。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工作机制。督促有招商引资任务的部门、镇(街道)建立起“四个一”招商工作机制,每周将各单位招商引资线索项目对接、项目推进、活动开展、重点工作计划、外资工作开展情况及预计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出台《汉台区招商引资“回补冲刺”工作方案》,以周为单位倒排任务表,对未达到均衡进度的部门、镇(街道)抓好督促。三是链式招引促实效。制定《汉台区产业链招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统筹指导各部门、镇办加大目标企业、延链补链项目线上、线下招引力度,保持招商行动不断档。聚焦装备制造、现代材料、数字经济、生态循环经济、商务服务、生态康养等重点领域,持续跟进产业地产、奥特莱斯小镇、营运车辆电动化及新能源换电站等51个重点招商引资线索项目。四是创新方式提质效。开展以地招商。针对前期摸排出的闲置建设用地与自然资源部门及地块属地镇(街道)联系,就再生资源利用、装配式建筑、产业地产等项目积极对外招引推介。依托关系人招商。主要是对汉台籍在外企业家、领导干部、学界名人、专家学者、海外侨胞等重点群体进一步摸排梳理、建立名人名录库,积极加强联系,扩大招商朋友圈。探索飞地招商。用好“四区五投”协同联动推进机制和招商引资项目流转和共享机制,与航空经开区等周边园区积极对接,探索推进“注册在当地,办公在飞地”“税收在当地,经营在飞地”“研发在当地,生产在飞地”等模式,实现与园区有效衔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五是冲刺外资谋突破。完善重点外资企业联系机制,结合“进知解”先后3次对全区19家外资企业走访调研、深度挖潜。全面了解掌握了辖区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困难问题,建立清单台账逐个协调解决,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堵点”。同时,将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物资流通、资金奖补、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稳经济大盘政策通过各种方式精准送达,引导支持企业增资扩股、拓宽境外融资渠道,协助策划开展境外直贷、内保外贷等业务引进外资。积极推介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招商项目,稳定企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六是靠前服务强保障。深入实施“项目体检”专项行动,对全区2019年至2021年172个签约项目(合同项目117个,协议项目55个)全面排查,纳入“问题项目”10个,并分别向相关责任单位发出问题督办单,紧盯项目落地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及时会同制定整改措施,协调解决项目问题。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2022年,全区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177.96亿元,占市定参考指标174.23亿元的102.14%,同比增长40.54%;其中省际项目到位资金138.38亿元,占省际参考指标138.05亿元的100.24%,同比增长41.67%。实际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占年度任务1800万美元的100%,完成新设外资企业1家任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投资体量大、含金量高、创新性强的项目储备不足。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项目储备较少,缺乏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大项目、链主项目。二是外资任务完成难度较大。现有外企大部分未实际经营,同时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等外部因素,可认定利用外资相应减少,加之外资项目的招引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难度日趋加大。三是专业招商人员力量不足。去年产业链招商专班抽调人员陆续返回原单位工作,区经合中心现在岗10人,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工作开展捉襟见肘。2、改进措施一是强化链式招商加速产业集聚。依据《汉台区产业链招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全区14条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相关工作,督促各产业链牵头单位制定“一图两库一方案”,完善产业链招商专班设置。二是做好项目谋划夯实招商基础。严格落实“五个季度”抓项目工作要求,按照“梳理-谋划-研判-完善-储备-转化”项目谋划工作流程,结合“十四五”产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发展规划等,在深入走访调研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基础上,对现有政策、资源全面摸底,重点针对城市经济、数字经济、循环经济等方面,对2023年拟招引项目进行深度谋划。三是建强队伍强化招商力量。依托全区14条重点产业链,继续在全区干部中抽调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充实到产业链招商队伍中,负责策划推介项目、跟踪线索项目,促进洽谈签约、优化落地保障等工作,为全区打造一支“三懂三会”的专业招商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聚焦年度任务,提早研判定向。紧盯市考和高质量考评各项指标,以月度、季度、半年等为时间轴重要节点,按照“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思路,提前谋划、报告、协调,确保目标任务按时点有序推进。二是聚焦资源禀赋,狠抓项目谋划。按照《汉台区产业链招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14条重点产业链承办部门分析产业链全球、全国、全省投资热点,围绕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加快编制“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绘制产业链招商地图,明确招引方向。同时按照“梳理-谋划-研判-完善-储备-转化”项目谋划工作流程,结合“十四五”产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发展规划等,在深入走访调研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基础上,对现有政策、资源全面摸底,重点针对城市经济、数字经济、循环经济等方面,对2023年拟招引项目进行深度谋划,策划包装产业链招商项目,建立产业链(子产业链)招商项目库,并按照边谋划、边招引的方式,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见效。三是聚焦重点产业,推进项目招商。深化开展产业链招商,统筹指导各部门、镇办聚焦数字经济、生态循环经济、商务服务、生态康养等14条产业链,全面摸清产业现状,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细分重点招商领域,灵活组建招商分队,切实提高目标企业接洽成功率。精心筹备系列投促活动,重点以丝博会、陕南绿色循环、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等投资促进活动为契机,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集中对接一批优质资源,签订一批产业项目。狠抓线索项目推进,重点加大同正威集团对接洽谈力度,力促合作项目尽早签约,以华彪5G电动车研发基地、特来电充电桩项目为带动,对其上下游产业链条企业持续开展循链延链招商,形成产业聚集。四是聚焦难点弱项,全力攻坚突破。针对外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挑战,坚持目标、过程和结果“三个导向”,持续深化稳外资专项行动,横向协作强化政企沟通,加大中国电力、达意融资、秦岭园林等重点外资企业加强沟通联系,推动外资利用存量转化,做到外资数据应统尽统。纵向挖潜增效整合招引资源,拓宽外商投资进资渠道,对辖区内对秦峰液压、陕十建、朝阳机械、青岛啤酒等经营状况较好、有实力、有贷款需求及额度的企业开展一次“大走访、大摸排”,协助做好境外直贷、内保外贷,尽可能获取更多实际利用外资。五是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培训宣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项目招引水平,完善土地、金融等项目要素服务、保障机制,深化“三专”跟踪服务,全面提升在谈、在建项目要素保障水平,为投资企业提供从引入到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招商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懂经济、懂产业、懂情报、懂心理”的“四重标准”抽调干部参与招商,并据招商工作实际,常态化、点餐式开展招商引资业务培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